山东省政协委员韩绍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韩绍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她带来《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山东省政协委员韩绍华(1).png

韩绍华表示,氢能是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清洁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发电等多领域,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氢能发展,欧盟、美国、日韩、沙特等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市场状态等方面系统谋划,制定分阶段分领域发展战略,加速低碳制氢发展,探索液氢、有机储氢、管道输氢等应用,并在工业、建筑、交通、储能发电等多领域开展实践,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韩绍华说,2016年以来,我国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氢能发展。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路径。

而为抢抓氢能产业发展重要机遇,各地纷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围绕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开展推广应用。京津冀以冬奥会为契机,依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带动氢能车辆应用,并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非化工园区制氢等试点工程。上海、广东强化奖补措施支持氢能车辆推广,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探索氢能应用商业模式,在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形成引领优势,广东在佛山先行先试开展氢能智慧社区建设。浙江依托沿海风能优势,打造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和首个“电氢热”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四川对电解制氢企业给予电价优惠。上海、江苏、河南、湖南、甘肃等率先开展纯氢管道建设和燃气管道掺氢示范,推动区域高效快速供氢,降低氢气输运成本。北京、上海、广东、内蒙古等给予氢能车辆路权优惠,支持氢能车辆推广。广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开展氢能冶金示范。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2023年1月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营造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创新应用生态。氢能产业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发展,将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山东氢资源丰富、产业链条健全,具备发展氢能的基础与优势,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链条,但在氢能供应与输运体系、氢能多领域多场景应用、氢能监检测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为此,韩绍华建议,一是统筹布局氢能供应体系,鼓励开展管道输氢示范。目前,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开展了副产氢纯化、电解水制氢等项目,初步实现省内氢源保障供应。但氢能供应体系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济南起步区、潍坊高新区等氢气需求较多的区域仍需由长管拖车进行跨区域、长距离输送,氢气成本高、供应不稳定。建议将氢气管网列入能源基础设施,根据氢能产业配套、国家及省市氢能示范等需求,鼓励开展纯氢管网、燃气管道掺氢等建设,并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制氢企业供给监控平台,实现氢气智能化调配与利用,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外通内畅、安全高效的氢能供应体系。

二是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积极打造氢能生态体系。目前,山东省氢能应用聚焦在以城市客运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模式较为单一,氢气需求量较低,从需求端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建议科学谋划、系统布局制定出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支持氢能在工业、建筑、储能、发电等多元化应用,给予路权优惠支持氢能车辆在仓储物流、跨域运输等应用;给予财税奖励鼓励氢能备用电源在通信基站、数据存储等示范;给予购置运营补贴支持氢能热电联供在厂区、社区等应用,试点建设氢能社区、园区。

三是完善氢能监检测体系,建设检测机构和数据监控平台。目前,山东省已拥有一批副产氢纯化、可再生能源制氢企业,拥有长管拖车100余辆,建成加氢站30座,推广氢能车辆1300余辆,开展了氢能高速、港口的建设,但氢能产业监检测标准尚未统一,省内缺乏有资质的检验机构,部分产品需委托外地机构检测,氢能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缺失,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议鼓励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拓展氢能检测业务,建设第三方氢能检测机构,实现氢能产品就地检测。支持氢能产业链数据监控平台建设及运营,将平台作为山东省氢能奖补的数据支撑,要求氢源生产、输运、加氢站运营、氢能应用等数据接入平台,实时获取全产业链各项监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进行风险处置及资源调度。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营报 ,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月16日 11:36
下一篇 2023年1月16日 11:40

相关推荐

  •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运氢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由于氢冶金等应用场景的用氢量十分巨大,且对氢气价格十分敏感,要求终端供氢价格低于21元/kg H2,因此,未来预计以管道输氢为主要供氢方式,同时采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辅助,用于氢气的规模储存,保证氢气供应的连续性。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跨季…

    2023年4月28日
    37700
  • 联合株洲、岳阳等申报国家城市群!《长沙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发布

    一、发展目标 立足国内国际氢能发展前沿,以技术和产业突破为关键大力营造氢能消费生态,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加快长沙氢能产业实现后发赶超,成为具有区域引领力和全国竞争力的重要氢能节点城市。争取到 2025 年,氢能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 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

    2023年2月1日
    28400
  • 氢能产业“长坡厚雪”,重塑能源冲刺港股 IPO 背后的底气

    目前中国氢能产业建设尚处在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探索阶段,氢能产业生态尚未全面建立。这决定了氢能和其他战略新兴行业一样,布局核心技术的企业需要持续高研发投入,牺牲短期盈利,为长期发展提前布局。

    2024年3月8日
    17000
  • 电力央企为何“甩卖”光伏电站?市场的风向变了!

    作者 | 刘洋编辑 | 杨亦、王东连续三年狂飙突进、大干快上风光新能源之后,“五大六小”电力央企的态度在悄然转向?新能源不再是“香饽饽”了??近日,电力央企收紧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消息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一个很典型的事件是,新能源装机“巨无霸”国家电投在“甩卖”光伏电站——近日,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电投能源(SZ:0021…

    2024年9月25日
    16800
  • 全球氢能先河,国家能源集团“拿下首单”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商”平台完成第一单可再生氢对外电子销售,在可再生氢“制储输运加用”产供销一体化基础上,开创了全球可再生氢数字化平台销售的先河。具体来看,本次销售的氢气全部产自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公司)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的永利制氢厂,通过国家能源集团搭建的聚焦“煤炭、化学品、运输产业”的大宗能源供应…

    2024年9月19日
    1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