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日前挪威船级社(DNV)近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2050年氢能预测》,该份报告的主要观点:

氢在全球能源组合在2030年只达到0.5%,2050年将达到5%!

氢对于全球脱碳的目标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的目标,氢气将需要在2050年左右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约15%的需求。

但挪威船级社预测,氢在全球能源的占比并不乐观,2030年能达到全球最终能源组合的0.5%,2050年将达到5%,

虽然在世界一些地区的能源组合中所占的份额比较高,但目前看无法实现15%这一目标。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的目标,各国都需将氢能利用提升两倍。

投资与制氢成本

虽然5%这一数字在挪威船级社看来并不如意,但尽管如此,这也将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过程。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用于生产能源用氢的支出将为6.8万亿美元,另外1800亿美元用于氢管道,5300亿美元用于建造和运营氨终端。

因为电解成本到2050年将显著下降,在那个时期制氢成本将平均约为1.5美元/公斤,而且绿氢和蓝氢的利用将更加普遍。

全球蓝氢的平均价格将从2030年的2.5美元/公斤,下降到2050年的2.2美元/公斤。在像美国这样拥有廉价天然气的地区,成本将在2美元之下。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绿氢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与蓝氢的成本持平。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绿氢将日益成为大多数地区最便宜的生产形式。到2050年,72%的氢将由电解产生,28%来自化石燃料。而在2030年,用化石燃料生产氢气的比重是34%,一些拥有廉价天然气的地区将拥有更高的蓝氢份额。

输氢将是天然气管道为主

出于成本考虑,到2050年全球50%以上的氢气管道来自天然气管道,在一些地区高达80%。因为改造管道的成本预计仅为新建设成本的10-35%。

氢气将通过管道在国家内部和临近国家之间运输,但在广袤大陆之间长距离运输则不可能实现。长距离运输使用氨更安全,运输也更方便。到2050年,59%与能源相关的氨将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交易。

氢应用场景工业为主

氢气的应用场景将由制造业主导,制造业在高温过程中取代煤炭和天然气。钢铁等行业将在临近2030年时大规模使用氢气。

氨、甲醇等氢衍生物将在重型运输部门脱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航空、海运和部分卡车运输,但直到2030年代末才能出现规模化。

挪威船级社不看好乘用车用氢。用于建筑供暖的氢气,通常与天然气混合,但不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规模。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2050年氢能展望》中文版

(能源日参)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月22日 20:49
下一篇 2023年1月22日 20:55

相关推荐

  • “煤都”之变 榆林氢能产业集群蓄势而起

    原标题:“煤都”之变 榆林氢能产业集群蓄势而起 经济参考报记者 闫鹏 雷肖霄 2024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近日在陕西榆林开幕,氢能产届、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我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与“塞上驼城”城市之变。 近年来,榆林以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传统煤城正实现从“黑色革命”到“绿色…

    投融资 2024年8月27日
    10800
  • 上海: 将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港口/生态岛;《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近期发布

    据上海市政府官网:2024年5月-6月,上海市发改委分别对五位政协委员就氢能“提案”进行回复。本文对五位委员的氢能“提案”和上海发改委的相关回复以及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未来工作计划进行刊发,以飨氢友。回复还提到,《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将近期发布,将支撑本市加氢站建设。

    上市企业 2024年6月17日
    20100
  • 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竣工投产

    12月6日上午,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竣工投产。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作为国内最大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连续37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注汽系统年消耗天然气约14亿方,排放二氧化碳303万吨。高能耗、高碳排的现状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矛盾,亟需通过探索清洁能源替代的有效途径加以解决。同时,加快提升绿电消纳能力,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技术支…

    2023年12月8日
    17300
  • 现代汽车盛大亮相2024 CES 揭晓以氢能及软件驱动未来移动出行新愿景

    据介绍,现代汽车集团正在研发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用于生产绿色氢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通过共享燃料电池系统的组件,降低成本,从而与现有PEM技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此外,为实现制氢源头绿色环保化,集团提出通过废弃物制氢(W2H,Waste to Hydrogen)和塑料制氢(P2H,Plastic to Hydrogen)两种方式,旨在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清洁氢能。其中,废弃物制氢(W2H,Waste to Hydrogen)对例如食物、污泥等有机废弃物产生的沼气进行处理,从二氧化碳中提取氢气;塑料制氢(P2H,Plastic to Hydrogen)则是通过熔化无法回收的废旧塑料,从而得到氢气。

    2024年1月11日
    17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