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氢能公司完成股改,向IPO更进一步

2月6日,浙江蓝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新产品发布仪式举行,标志着蓝能股改顺利完成并向IPO迈出坚实的步伐。

“浙江蓝能不是孤军奋战,是申能集团在氢能板块三纵三横战略的重要执行者。”申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浙江蓝能董事长叶褚华介绍,全体蓝能人用三年的拼搏与汗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又一家氢能公司完成股改,向IPO更进一步

2019年申能能创成功收购了浙江蓝能,这是申能在氢能行业布下的至关重要的第一子,也应运而生了申能氢能板块“三纵三横”的产业布局。

关于“三纵”,申能集团着眼高端制造领域,布局氢气制备、储运设备、燃料电池三大产品,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多家企业均已发展成为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头部企业,如浙江蓝能、上海氢晨、鲲华科技、苏州擎动等。申能集团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

关于“三横”,申能集团聚焦应用场景,推动三大纵向产品在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实现氢能应用完整商业闭环。“第一横”将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打造包含加氢站、氢源基地、碳中和示范园区等优质项目的氢能基地;“第二横”将选取全国具有先发优势的区域,与当地政企合力打造氢能综合应用基地,探索多方共赢的规模化发展商业模式;“第三横”依托申能系产品的整合联动优势,多手段多渠道打造多元应用场景,积极关注氢能在港口、船舶、钢铁、热电联产等领域的应用。

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从产业战略角度去长期考量对浙江蓝能等公司的投资,而不是局限于短期财务分析。虽然早期一段时间承担了较大的经营和投资压力,但是申能集团通过对浙江蓝能等氢能产业公司的提前布局,已经开始从企业估值的成长获得了确定性的预期回报。

叶储华表示,三年来,浙江蓝能从以燃气设备为主的基础制造领域发展到氢能源方向的高端制造领域,从单一的压力容器制造商发展成综合型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传统红海市场的跟随者发展成国家新兴产业的领跑者,蓝能公司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行业焦点。

具体而言,申能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浙江蓝能营业收入、利润和产能呈现大幅增长。具体而言,蓝能营业收入从2020年2.13亿元增加到2022年7.96亿元,三年增长达到374%。蓝能主要产品的产能和销量增加3倍以上,2022年签订合同金额达到10.77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签订合同金额均实现同比翻番。

据了解,浙江蓝能作为在储运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产品已成为国内市场主流,其中站用储氢瓶组覆盖国内80%以上市场,碳纤维缠绕氢气长管拖车市场占有率75%以上。

同时,发布会现场浙江蓝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赵海岚以“升级”、“拓展”、“展望”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蓝能的最新产品、创新业务及合作项目,推出了30MPa缠绕气瓶管束式集装箱、99MPa储氢瓶式容器组、加氢站成套设备等新产品,52MPa缠绕式管束集装箱、70MPa车载IV型瓶等也即将投放市场,这些均是引领产业迈向下一台阶的首创型产品。

2021年和2022年,浙江蓝能连续被行业协会及媒体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球氢能产业100强”和“中国气体行业50强”、“全国氢能产业30强”、“全国加氢站行业20强”、“全国氢能储运行业10强”。

浙江蓝能表示,继续倾力和专注于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和业务的拓展、IV型瓶和液氢储运装备等新兴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力争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商和创新业务集成服务商。

对于蓝能未来发展,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将扮演好产业赋能的角色。首先,申能集团通过三纵三横中业务场景的搭建,嵌入浙江蓝能的成熟产品,助力浙江蓝能铺开市场份额;其次,通过国有企业的品牌赋能,申能集团背书浙江蓝能的市场地位及行业形象,提升其在商业谈判中的话语权;第三,通过联动申能集团旗下的金融板块,借力专业化金融服务,撬动浙江蓝能在资本市场打开新时代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申能集团氢能业务目前已处于全国领先行列。公开资料显示,申能集团是上海国资委辖下一家综合能源、金融、环保、高端制造以及能源创新服务贸易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申能集团计划努力打造氢能上中下游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申能特色的氢能全产业链,助力氢能尽快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应用。

本文转载自腾讯,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2月8日 15:27
下一篇 2023年2月8日 18:40

相关推荐

  • “氢”风徐徐,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4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一辆白色大巴驶入北京南部刚建成投用的油氢一体站——大兴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只见加气员麻利地打开大巴车的加气口,用加注枪注入燃料——氢气。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久前,由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为探寻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促…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4300
  • 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助力构建京津冀氢能走廊

    10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 《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是国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发的,旨在细化落实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和五年期油气发展规划管道建设任务。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说,“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7400
  • 筹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购置专用设备项目-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氢设施、智能化)检测设备(第一批)(第2包)招标公告

    交易项目编号:S110000C005061252001 项目概况 筹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购置专用设备项目-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氢设施、智能化)检测设备(第一批)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04-28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1100002…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5300
  • 全球首台单槽1兆瓦AEM电解水制氢系统即将诞生

    受制氢成本的约束,碱液电解水(ALK)和质子交换膜(PEM)短板凸显,而AEM实现大规模部署时成本优势突出,可实现绿氢成本低于10元/kgH。

    2024年6月6日 上市企业
    22400
  • 给制氢产业留一片蓝天

      近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该基地是目前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吉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工厂,这是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明斯恩泽”)建设的项目。随着电解水制氢设备国产化进程提速,绿氢制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在能源产业加速变革、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的背景下…

    2023年5月9日
    3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