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氢能公司完成股改,向IPO更进一步

2月6日,浙江蓝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新产品发布仪式举行,标志着蓝能股改顺利完成并向IPO迈出坚实的步伐。

“浙江蓝能不是孤军奋战,是申能集团在氢能板块三纵三横战略的重要执行者。”申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浙江蓝能董事长叶褚华介绍,全体蓝能人用三年的拼搏与汗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又一家氢能公司完成股改,向IPO更进一步

2019年申能能创成功收购了浙江蓝能,这是申能在氢能行业布下的至关重要的第一子,也应运而生了申能氢能板块“三纵三横”的产业布局。

关于“三纵”,申能集团着眼高端制造领域,布局氢气制备、储运设备、燃料电池三大产品,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多家企业均已发展成为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头部企业,如浙江蓝能、上海氢晨、鲲华科技、苏州擎动等。申能集团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

关于“三横”,申能集团聚焦应用场景,推动三大纵向产品在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实现氢能应用完整商业闭环。“第一横”将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打造包含加氢站、氢源基地、碳中和示范园区等优质项目的氢能基地;“第二横”将选取全国具有先发优势的区域,与当地政企合力打造氢能综合应用基地,探索多方共赢的规模化发展商业模式;“第三横”依托申能系产品的整合联动优势,多手段多渠道打造多元应用场景,积极关注氢能在港口、船舶、钢铁、热电联产等领域的应用。

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从产业战略角度去长期考量对浙江蓝能等公司的投资,而不是局限于短期财务分析。虽然早期一段时间承担了较大的经营和投资压力,但是申能集团通过对浙江蓝能等氢能产业公司的提前布局,已经开始从企业估值的成长获得了确定性的预期回报。

叶储华表示,三年来,浙江蓝能从以燃气设备为主的基础制造领域发展到氢能源方向的高端制造领域,从单一的压力容器制造商发展成综合型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传统红海市场的跟随者发展成国家新兴产业的领跑者,蓝能公司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行业焦点。

具体而言,申能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浙江蓝能营业收入、利润和产能呈现大幅增长。具体而言,蓝能营业收入从2020年2.13亿元增加到2022年7.96亿元,三年增长达到374%。蓝能主要产品的产能和销量增加3倍以上,2022年签订合同金额达到10.77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签订合同金额均实现同比翻番。

据了解,浙江蓝能作为在储运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产品已成为国内市场主流,其中站用储氢瓶组覆盖国内80%以上市场,碳纤维缠绕氢气长管拖车市场占有率75%以上。

同时,发布会现场浙江蓝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赵海岚以“升级”、“拓展”、“展望”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蓝能的最新产品、创新业务及合作项目,推出了30MPa缠绕气瓶管束式集装箱、99MPa储氢瓶式容器组、加氢站成套设备等新产品,52MPa缠绕式管束集装箱、70MPa车载IV型瓶等也即将投放市场,这些均是引领产业迈向下一台阶的首创型产品。

2021年和2022年,浙江蓝能连续被行业协会及媒体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球氢能产业100强”和“中国气体行业50强”、“全国氢能产业30强”、“全国加氢站行业20强”、“全国氢能储运行业10强”。

浙江蓝能表示,继续倾力和专注于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和业务的拓展、IV型瓶和液氢储运装备等新兴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力争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商和创新业务集成服务商。

对于蓝能未来发展,宋雪枫表示,申能集团将扮演好产业赋能的角色。首先,申能集团通过三纵三横中业务场景的搭建,嵌入浙江蓝能的成熟产品,助力浙江蓝能铺开市场份额;其次,通过国有企业的品牌赋能,申能集团背书浙江蓝能的市场地位及行业形象,提升其在商业谈判中的话语权;第三,通过联动申能集团旗下的金融板块,借力专业化金融服务,撬动浙江蓝能在资本市场打开新时代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申能集团氢能业务目前已处于全国领先行列。公开资料显示,申能集团是上海国资委辖下一家综合能源、金融、环保、高端制造以及能源创新服务贸易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申能集团计划努力打造氢能上中下游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申能特色的氢能全产业链,助力氢能尽快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应用。

本文转载自腾讯,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2月8日 15:27
下一篇 2023年2月8日 18:40

相关推荐

  • 宝瀛气体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凯辉基金独家投资

    投资界3月22日消息,宝瀛(南京)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瀛气体”)宣布完成B轮融资,凯辉基金独家投资数亿元。 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的血液”,终端应用广泛市场容量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研报显示,2021年工业气体全球市场规模为1,45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体量为1,798亿元;此外,亿渡数据预测2021-2026年全…

    2023年3月22日
    29600
  • 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建设加快 新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23亿元

    信网9月13日讯(记者 耿润)青岛市氢能产业园获批以来,园区加快推进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先后招引落地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青岛氢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引领型项目和龙头链主企业,新签约满电未来等6个总投资23亿元的重点项目,横五路、纵二路、氢能大厦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园区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招新引优 集聚效应持续彰…

    投融资 2024年9月13日
    13700
  • 濮阳市绘就2023年氢能产业发展“作战图”

    据河南省发改委消息,今年是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濮阳市氢能产业提质增效、蓄势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构建良好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近日,濮阳市制定《2023 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2023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要点》指出,…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24日
    35400
  • 又一PEM制氢企业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今年10月刚成立

    近日,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的头部机构中科创星,Scale Partners势乘资本担任长期产业资本顾问。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从催化材料、膜电极到电解槽及系统的整套技术研发、首期产能建设、兆瓦级大功率电解槽生产及市场拓展。
    氢羿能源成立于2023年10月,聚焦PEM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及配套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由国内少有的具备全套PEM电解水制氢完整技术的团队创立,低贵金属催化材料技术达到工业应用水平。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18日
    24300
  • 欧阳明高:全球展开固态电池研发竞赛,要警惕固态电池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2024年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详细分析了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情况、发展前景以及现有难点。

    2024年1月24日 创业分享
    2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