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欲摆脱亏损“魔咒”

作为“氢能第一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亿华通近几年融资动作不断,但与此同时,其每年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亿华通意欲通过闯关港交所成功“补血”,打破亏损“魔咒”。

■■坏账计提拖累盈利

亿华通财报显示,自2019年开始亿华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润为-4036.5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86.08%。到2021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润为-1.7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41.95%。根据亿华通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61.1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背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和业务过于集中是主要原因。据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亿华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约为6.77亿元、9.36亿元、8.44亿元及7.80亿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57.3%、40.4%、36.4%及34.5%。由于日常业务过程中的应收账款及票据的潜在坏账导致的亏损,亿华通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值亏损净额分别为人5810万元、9220万元及1.65亿元。

同时,由于亿华通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大客户,属于亿华通前五大客户的申龙客车、中植汽车(淳安)坏账计提比例均达到约90%,进一步拖累亿华通整体业绩。

清晖智库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上述情况反映出氢能企业通病。一方面是普遍应收账款周转日数较长,企业资金营运效率较低;另外一方面氢能企业氢能业务普遍亏多盈少,大部分涉氢企业的盈利点仍聚集于非氢领域。目前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高昂的成本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拦路虎”。

■■募集资金寻求“输血”

面对不断扩大的亏损额,为获得资金“输血”,保障企业现金流稳定充裕,亿华通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亿华通于新三板挂牌,融资7.9亿元;2020年8月,该公司在科创板上市IPO融资15.5亿元,2021年8月亿华通完成A股增发,融资20亿元。

不过,尽管已寻求多轮融资“输血”,但无论是市场反馈还是盈利业绩似乎并未迎来较大改变。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涌入氢燃料电池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亿华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龙头效应并不明显。据统计,2021年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以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计的总市场份额达91.6%,亿华通在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占27.8%,与第二名25.5%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不大。

除了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压力,亿华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再度走弱。截至2022年12月21日收盘,亿华通科创板下跌0.91%报收于79.88元/股,较最高点348.55元/股下跌超77%。

多重压力下,再次寻求赴港上市的亿华通能否成功补血?宋清辉认为,资金流紧张、造血能力不足、应收账款越滚越大以及存货居高不下等因素,都是促使亿华通再次选择赴港上市的原因所在。事实上,赴港上市成功后将对亿华通有诸多好处,最大的意义是增加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便于融资“止渴”,该公司通过两次上市,可以构建两个融资平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叠加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对此,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氢能企业盈利难问题是暂时的,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产业成熟度持续提升,氢能产业化、商业化速度将加快,对于企业而言,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对于氢能企业而言,在不断寻求市场、政策利好的同时,应以技术为主导、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程度,将企业打造成氢能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氢能行业常青树。”宋清辉表示。

亿华通也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投入不断攀升,相信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公司经营业绩会逐渐好转。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技术革新,提升产品性能,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宋清辉进一步提醒称,经济性不高仍是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彻底解决氢能产业在储运、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环节的成本问题,是未来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由此可见,“氢能第一股”亿华通要想打破亏损“魔咒”,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链接:https://news.bjx.com.cn/html/20230111/1282299.s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327

(0)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9日 11:42
下一篇 2023年2月9日 11:56

相关推荐

  • 重磅!2024年全国能源重点工作公布:加强中欧氢能技术创新对话合作重磅!

    12月21日,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3年12月22日 创业分享
    18000
  •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4年3月8日
    23300
  • 【双语财讯】绿色氢能发展开启新阶段

    在夏季达沃斯举行的第一天,《中国绿色氢能发展路线图》报告发布。报告列出中国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推出的35项举措,将全球零碳转型向前推进了一步。 Green hydrogen can play a pivotal role in helping China achieve a carbon emission peak by 2030 and carbon …

    2023年6月29日
    29910
  • 氢能产业深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本报讯 记者张守营报道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了《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提到,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多领域开展替代应用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工作的推进,我国车用氢能领域发展迅速。国家氢能规划和各地氢能发展引导政策普遍提出积极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工作…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1日
    16600
  • 海上“氢”功是如何练成的

    今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海水制氢最新成果,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氢能上。 氢能是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未来绿氢有望成为氢能产业的主导力量。如何大规模获取绿氢?获得1公斤绿氢至少需要消耗9公斤水,在传统…

    2024年10月18日
    1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