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才能院士:实现“能源自主”下的氢能战略

作者 | 邹才能

中国是全球氢能利用的大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多个氢能产业集群。

我国已制订《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氢工业(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先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三大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大规模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和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等6项创新行动。

通过消纳弃水、弃风、弃光等富余新能源,减量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加上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成本,稳步提高安全性,通过“三大发展阶段”建立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成全国性氢能供给和利用基础设备网络。

近期(到 2030年),以煤制气为代表的化石基氢能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完成产业链示范。

目前需要加快我国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资源评价、经济高效产氢配套系列技术攻关与现场试验,以及超深层、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储备,特别是对高效产氢机理进行深化研究,加强对地质评价、工程工艺、监测控制、安全环保等系列技术,以及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及高强度防腐管材等重大装备的研制攻关。

全国煤炭地下气化潜力巨大,仅鄂尔多斯盆地埋深介于1000~2000米的煤炭资源量就达1.3×1012吨,保守估算可气化采出商品工业氢气约 10×1012(相当于 9×108吨)。

应当按照浅层(地层压力低于10兆帕)、中深层(地层压力介于10~22兆帕)和超深层、超临界水(地层压力超过22兆帕)3个层次来布局我国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发展,并优选鄂尔多斯、二连、准噶尔等盆地开展现场试验研究。

中期(2035~2050年),氢能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新材料、储能和氢能产业链;加大石墨烯、纳米超材料等新材料的超前储备。

发挥企业加油站布局优势,建设大型仓储式充电中心,快速建立新能源汽车高效率充电站网络,抢占交通领域能源革命的先机。

发挥石油管道布局优势,发展弃风、弃光、弃水低成本电解制氢、天然气管网输氢、掺氢天然气、液化氢、加氢站等业务。

远期(2050~2100年),氢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新能源等实现国家“能源自主”。

中国“能源自主”概念是指通过中国新能源生产革命,实现能源生产基本自给和消费安全。

2017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中,煤炭占70%、石油占8%、天然气占 5%、新能源占17%。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油气相对不足的先天禀赋条件,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构成“一大三小”(煤炭大,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小)的中国能源结构。

太阳能、风能产量的增长率最快,水电、核电产量的占比最高,氢能、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最具颠覆性,应加快煤炭清洁化利用、使新能源“两个规模”提前到来,减少油气在我国能源利用路径中的时间跨度和安全压力。

中国“能源自主”的前提条件是新能源占主体地位。

我国需要谋划加快实现常规—非常规油气的“生产革命”、煤炭发展的“清洁革命”和新能源发展的“速度革命”,力争2050年前后实现能源结构从“一大三小”向煤炭、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的能源结构转型,届时煤炭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40%、油气占30%、新能源占30%。

到2100年前后,有可能依靠新能源等实现国家“能源自主”。

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下降至30%,非化石能源占到70%,实现二者的地位转换。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20-08-05 第3版 能源化工)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hv.cn/display/43812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473

(1)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 峰值功率340千瓦 国内最大功率氢电池电堆在扬诞生

    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验,额定功率309千瓦,峰值功率340千瓦,突破了行业功率的天花板。”氢璞创能有关负责人陈婷介绍。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5日
    25000
  • 国家能源局明确“氢—电”发展路线图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发布

    三个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 (二)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 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以机械储能、热储能、氢能等为代表…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32800
  • 工信部公示:2024年起7种氢能产业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

    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告。扫描文末二维码可查看政策源文件。 文件指出,《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工信部原函〔2021〕384号)同时废止。 氢云链获悉,相较于2021年版,2024年版氢能…

    2023年12月26日
    28200
  • 给制氢产业留一片蓝天

      近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该基地是目前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吉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工厂,这是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明斯恩泽”)建设的项目。随着电解水制氢设备国产化进程提速,绿氢制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在能源产业加速变革、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的背景下…

    2023年5月9日
    32400
  • 丰田液氢汽车将在今年10月测试

    众所周知,丰田汽车正在投资开发氢动力汽车,该公司打算在2023年的耐力赛中测试液氢汽车,以改进技术。 该公司希望解决该车面临的某些挑战。丰田希望,通过让这款车参加耐力赛,改善这项新兴技术,并解决它面临的一些挑战。其中一项挑战是如何将液氢保持在-253摄氏度。 该公司专注于液氢汽车的原因是,当以液态而不是气态的形式使用时,氢可以使汽车的行驶里程增加一倍。这样一…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3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