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才能院士:实现“能源自主”下的氢能战略

作者 | 邹才能

中国是全球氢能利用的大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多个氢能产业集群。

我国已制订《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氢工业(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先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三大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大规模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和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等6项创新行动。

通过消纳弃水、弃风、弃光等富余新能源,减量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加上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成本,稳步提高安全性,通过“三大发展阶段”建立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成全国性氢能供给和利用基础设备网络。

近期(到 2030年),以煤制气为代表的化石基氢能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完成产业链示范。

目前需要加快我国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资源评价、经济高效产氢配套系列技术攻关与现场试验,以及超深层、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储备,特别是对高效产氢机理进行深化研究,加强对地质评价、工程工艺、监测控制、安全环保等系列技术,以及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及高强度防腐管材等重大装备的研制攻关。

全国煤炭地下气化潜力巨大,仅鄂尔多斯盆地埋深介于1000~2000米的煤炭资源量就达1.3×1012吨,保守估算可气化采出商品工业氢气约 10×1012(相当于 9×108吨)。

应当按照浅层(地层压力低于10兆帕)、中深层(地层压力介于10~22兆帕)和超深层、超临界水(地层压力超过22兆帕)3个层次来布局我国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发展,并优选鄂尔多斯、二连、准噶尔等盆地开展现场试验研究。

中期(2035~2050年),氢能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新材料、储能和氢能产业链;加大石墨烯、纳米超材料等新材料的超前储备。

发挥企业加油站布局优势,建设大型仓储式充电中心,快速建立新能源汽车高效率充电站网络,抢占交通领域能源革命的先机。

发挥石油管道布局优势,发展弃风、弃光、弃水低成本电解制氢、天然气管网输氢、掺氢天然气、液化氢、加氢站等业务。

远期(2050~2100年),氢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新能源等实现国家“能源自主”。

中国“能源自主”概念是指通过中国新能源生产革命,实现能源生产基本自给和消费安全。

2017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中,煤炭占70%、石油占8%、天然气占 5%、新能源占17%。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油气相对不足的先天禀赋条件,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构成“一大三小”(煤炭大,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小)的中国能源结构。

太阳能、风能产量的增长率最快,水电、核电产量的占比最高,氢能、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最具颠覆性,应加快煤炭清洁化利用、使新能源“两个规模”提前到来,减少油气在我国能源利用路径中的时间跨度和安全压力。

中国“能源自主”的前提条件是新能源占主体地位。

我国需要谋划加快实现常规—非常规油气的“生产革命”、煤炭发展的“清洁革命”和新能源发展的“速度革命”,力争2050年前后实现能源结构从“一大三小”向煤炭、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的能源结构转型,届时煤炭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40%、油气占30%、新能源占30%。

到2100年前后,有可能依靠新能源等实现国家“能源自主”。

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下降至30%,非化石能源占到70%,实现二者的地位转换。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20-08-05 第3版 能源化工)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hv.cn/display/43812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473

(1)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 如果科技唐子威:氢燃料车最终的竞争对手是混动车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氢能技术路线在长途重载,能够发挥本事的地方,要打的是混动技术路线,目前这个领域对手还没出现,我们会自己造出对手,再革自己的命。”7月26日,长城汽车旗下如果科技电动化研究院院长唐子威在经济观察报举办的氢能论坛上表示。 在唐子威看来,不管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长途重载燃油车短时间内会被混动取代,但之后的长期较量会是氢燃料电池车与混动车之…

    2023年8月2日
    16700
  • 太阳能人造叶子将空气中的水转化为氢燃料

    美国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化学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人造叶子,它建立在一个透明多孔的新型电极上,能够从空气中收集水,并将其转化为氢燃料。这种基于半导体的技术是可扩展的,易于制备。 一种可以从空气中收集水并提供氢燃料的设备——完全由太阳能驱动——一直是研究人员几十年来的梦想。现在,EPFL化学工程师K…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29100
  • 吉林: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

    【吉林: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财联社12月7日电,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到2025年,氢能产业布局初步成型,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氢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布局趋于完善,产业…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7日
    22500
  • 行业分析|氢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氢能的“新”,体现在新产业和新生态。随着碳中和推进,绿电制氢、氢电耦合结合氢储能逐步成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工业领域通过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制绿氢,协同石油石化、钢铁冶炼等产业,探索形成新型工业和工业低碳化;交通领域基于氢能及氢基燃料(氢基甲醇、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通过燃料电池、内燃机等技术,探索发展氢动力轿车、公交车、卡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并通过氢高速等模式助力传统交通产业低碳转型,同时催生交通新经济。

    2024年3月15日
    19600
  • 国内外氢能产业政策与技术经济性分析

    张庆生,黄雪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摘要:氢能作为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最具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分析了国内外氢能产业政策、技术与经济性等发展现状:当前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结合自身禀赋,形成了深度脱碳、能源独立和资源出口等“氢经济”战略模式,并加速电解水制氢、高密度气液固储氢、大规模地下储氢和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等…

    2024年9月30日 前瞻报告
    1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