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在 2022 年发布了大量的氢能规划。截至目前,在全国有二十余省发布了省级氢能规划中,2025 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远高于国家设定的目标。但目前来看,国内燃料电池应用市场增长有限,参与玩家却越来越多。为拓展市场份额,2022 年企业纷纷走出本地 ” 舒适圈 “,提前进行跨区域的布局。
据氢云链统计,近半年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非母公司所在省份的产能规划备案快速增长,涉及包括国鸿氢能、爱德曼、重塑科技、亿华通、氢蓝时代、国氢科技、新氢动力、新源动力、氢澜科技、氢通新能源、杰宁新能源、雄韬股份、锋源氢能、氢璞创能、玉柴芯蓝、骥翀氢能等16 家企业,共规划产能超过 10 万套燃料电池系统。
规划超 10 万套系统、3 万套电堆
如图表 1 所示,近半年来,至少有 16 家企业在全国 7 个省份进行了跨省份的产能布局,其中已公布的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达 93800 套、电堆产能 11700 台。氢云链分析特点如下:
图表 1 燃料电池企业跨省份产能布局情况

注:带星号的产能表示政府未公布但前期在媒体公开的产能。
来源:氢云链数据库
1、规划超 10 万套系统、3 万套电堆。16 家企业已公布的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达 93800 套、电堆产能 11700 台,此外国鸿氢能位于鄂尔多斯的电堆产能为 150 万 KW,总体来看,16 家企业的产能规划超 10 万套燃料电池系统、3 万套电堆。
2、非城市群地区占 50%。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总规划产能,非城市群地区占比都达到了近 50%。随着氢能产业成为全国共识,企业有信心进行前瞻性布局。
3、系统产能远高于电堆产能。由于目前燃料电池应用规模较小,企业以战略布局为主,更下游的系统环节更灵活,风险更小。另一方面,目前电堆生产商都设置了一定的产能,集中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4、产能主要落在经济大省。由于目前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且商用车是主要的应用场景,除内蒙古和云南等少部分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均落在 GDP 前十省份。
小 结
尽管燃料电池应用市场发展速度不如预期,但随着发展氢能产业逐步成为全国共识,企业纷纷选择走出本地 ” 舒适圈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其中财政实力雄厚的经济强省尤其受燃料电池企业青睐。
随着燃料电池企业的快速扩产,燃料电池市场可能出现 ” 未发展先过剩 ” 的情况,企业早早进入刺刀见红的拼成本阶段,这需要因此产业重视,并提前做好应对。
原文链接: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f4ad838e9f0922693f453a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