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广角】着力破解绿氢输送难题

绿氢替代的关键掣肘是输送问题。中国石化近日透露,全长400多公里的“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矛盾,为破解大规模绿氢运输难题探路。

  氢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各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氢气大多是石化企业的工业副产氢,从生产源头看并不“清洁”,氢能转型的目标是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电解水制取绿氢进行替代。我国东部地区氢气需求量大,但制绿氢成本高;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在低成本、大规模制取绿氢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预测,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而西部地区可开发的绿氢资源超过3亿吨,完全能够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

  “西氢东送”是绿氢替代的较好方案,但要把绿氢安全、高效、低成本输送到东部市场是个难题。制取、储运和应用是氢能产业的三大环节,氢的存储运输是连接氢气生产端与需求端的关键。由于氢气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单位体积能量密度低,且易燃易爆,受此影响氢气的安全高效输送和储存难度较大,导致储输环节成本占比在现有氢能产业链中接近一半。若不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再便宜的氢源到了东部市场也丧失了竞争力。因此,提升氢储运技术水平是绿氢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前提。

  基础设施建设是向新型能源系统转换的关键。针对我国能源禀赋,大规模集中制氢和氢能长距离运输成为一大趋势。目前长管拖车仍是我国长距离氢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实现规模化运输,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管道输送储运能效高、输送能力强、维护成本较低,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运输方式。正如石油、天然气凭借成熟的管网系统实现了对煤炭的快速替代,管道输氢也有助于扩大绿氢消费半径和销量。欧美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氢气管网的地区,已有70年历史,目前全球范围内氢气输送管道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左右,我国输氢管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短期看,通过改造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是更佳选择。由于管道铺设难度大,一次性投资成本高,只有当氢气下游需求足够支撑大规模的氢能输送时,管道输氢才具备明显成本优势,在当前加氢站尚未普及、站点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管道运氢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在含量较低时氢气可以在不做重大技术调整的情况下掺混天然气。通过天然气管网掺氢输送,无需投资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可直接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输送氢气,实现低成本、规模化、连续性氢能供应。为充分利用现有天然气管道,还需要解决管材、调压站、流量计、探测器等配套装备的掺氢适应性,并提升管网安全运行保障标准和技术。

  输氢管道投资拉动效益显著。随着氢气需求量和输送量的增加,制氢端对电解槽的需求也有望增加。在管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配套相应的增压站、集输站点,相应的氢气压缩设备、储氢罐需求也将迎来增长。氢能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促进加氢站建设,改善其盈利水平。据预测,氢能储运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级别。

  采取管道输氢的同时,也要积极革新公路运输技术。在输氢管道无法覆盖的市场末端,仍然需要公路运输作为补充。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研发的吨级镁基固态储氢车正式亮相。该车将氢气存储在镁合金材料中,从运输气体变成运输固体,可实现氢气的长距离、常温常压安全储运,并具备大容量、高密度、可长期循环储放氢的能力,运氢成本仅为长管拖车的三分之一。未来,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新材料、新装备,推动更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运方式迈向商业化。

  氢能运输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根据市场发展初期、中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合理匹配低压高压、气态液态固态等各类储运方式,逐步提高氢气储存和运输能力,着力破解绿氢“行路难”,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王轶辰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转载自王轶辰 来源:经济日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3日 10:39
下一篇 2023年5月4日 10:47

相关推荐

  • 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日前,我们从丰田汽车toyotagazooracing.com获悉,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将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这是开创性的丰田氢燃料电池轿车的运动版概念。此前在日本富士24小时耐力赛上亮相,它具有强大的新前造型,带有深扩散器,亮黑色外观细节,降低悬架和21英寸合金轮毂,配备米其林Pil…

    2023年7月17日
    30800
  • 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电池燃料氢项目投产

    原标题: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电池燃料氢项目投产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昱霖 通讯员彭月娟)6月12日,位于河北省迁安经济开发区的中溶科技电池燃料氢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利用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气作为原料制备电池燃料氢气,是目前国内已投产的单体产能最大的电池燃料用氢气生产项目,也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铁工业(焦化)尾气制燃料氢项目。 记…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13日
    32810
  • 新突破:一杯水产生40公里动力,永安行发布全球首台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

    文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3月18日,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行”)发布全球首台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该机器采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以破解消费者使用氢能自行车等氢能终端产品充氢用氢的痛点,这意味着家用自主制氢充氢技术已进入应用示范阶段。发布会上,永安行山地型简约版Gamma系列氢能自行车也同步上市。 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 永安行此…

    2023年3月20日
    21000
  • 氢璞创能副总刘康:燃料电池发展亟待具备经济性且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主办,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氢燃料电池汽车网、《氢能装备》等承办的“2023首届中国(内蒙古)氢能论坛暨技术应用展览会”于5月16-18日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氢璞创能公司副总经理刘康出席大会并演讲。他表示,氢璞希望到2025年,氢能重卡电堆功率可以用上260KW+,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成本要低于60…

    2023年5月24日
    29400
  • 瑞银分析师郭一凡:预计2060年氢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12%

    “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媒体见面会-中国能源行业展望”举办。会上,瑞银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郭一凡表示,一些新兴领域的增长会拉动氢能需求,这主要包括商用车的车用方面、钢铁行业的减碳方面、船舶行业、储能行业等领域需求增长。预计2060年整个氢能在能源消费比重会占到12%,那时氢能在整个能源体系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1日
    2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