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伴随我国新能源整车推广的高歌猛进,动力电池原材料,特别是碳酸锂的价格悄然一路走低。去岁年末,碳酸锂价格加速向下,跌破了10万元/吨的关口。
进入2024年,碳酸锂价格依旧低位运行。1月4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报10.1万元/吨。1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破10万元/吨,均价报9.9万元/吨。上海有色网的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则跌至9.63万元/吨,碳酸锂期货合约2401报收9.14万元/吨,下跌5.92%。
从2023年年初的50万元/吨高位,暴跌至年末的10万元/吨,且今年以来持续下滑……有人将碳酸锂的价格走势形容为“崩盘式下跌”,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近期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
自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开始一路下跌,虽然中间有所回升,但整体下降趋势明显。2023年底,碳酸锂价格已回落至10万元/吨以下,目前来看从近60万元/吨下跌至目前价格,碳酸锂价格相比高位时已跌去近80%。
集邦咨询(TrendForce)表示,2023年,锂电池产业链经历了一轮产能大规模释放,但由于终端需求放缓,行业整体陷入产能过剩周期,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均大幅下滑。由此,带动电芯材料成本不断下行,相较2023年初,当年12月动力电池电芯的月均价已跌逾5成。
2023年7月,碳酸锂期货合约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在首日交易中,碳酸锂期货集合竞价后,碳酸锂2401合约(LC2401)开于23.89万元/吨。之后,碳酸锂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碳酸锂期货价格也在12月跌破10万元/吨大关。
在此前的碳酸锂期价下跌过程中,多家公司回应相关影响及措施。雅化集团表示,公司锂盐产能规划是基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逐步推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另外,公司也将积极利用期权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天齐锂业表示,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原材料100%自给自足,最大化降低原材料成本,将综合考虑原材料及产品库存等情况,合理规划未来钾精矿采购节奏以及公司自有工厂和代工厂的生产节奏。
藏格矿业表示,公司目前没有参与碳酸锂期货交易,故没有亏损发生,也不会影响公司业绩。西藏珠峰表示,目前没有碳酸锂产品产出和销售,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影响公司业绩。盐湖股份表示,公司碳酸锂成本优势明显,但价格下跌会造成公司利润空间减少,公司未参与碳酸锂期货市场交易。永兴材料表示,碳酸锂成本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自有矿产资源优势、内部管理优势以及持续开展工艺创新和技术改进等,副产品出售对公司碳酸锂成本影响极小。鹏辉能源表示,目前由于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使得钠电短期内不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大规模商业化的进展。亿纬锂能表示,合理、稳定的碳酸锂价格,有利于锂电池制造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公司近期没有减产计划,产销情况正常。
2023年12月初,广州期货交易所表示,碳酸锂期货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品种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热度较高;为抑制市场交易过热,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保障市场运行平稳,广期所已积极研究并出台了包括实施交易限额、调整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等在内的针对性措施。
价格冲高又回落的碳酸锂
回溯过往,在碳酸锂价格报复性下跌之前,曾一路飙升。2021年8月,碳酸锂价格结束横盘,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9万/吨上涨至当年10月的近20万元/吨。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镍都出现大幅涨价,特别是碳酸锂的价格一路狂飙。2022年,国产碳酸锂平均价格在48万元/吨左右,较2021年均价增长近3倍。
进入2023年,碳酸锂的价格持续走低。2023年2月,电池级碳酸锂跌破40万元/吨;3月下旬,电池级碳酸锂跌破30万元/吨;在4个月的时间内一度跌至17.65万元/吨。
以近期的碳酸锂期价为例,2023年12月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触及跌停,日内跌幅达6.97%,再创上市以来新低,相比上市挂牌基准价24.6万元/吨,最近4个月累计最大跌幅约58%。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碳酸锂期货上市,受一致的悲观预期影响,下游企业主动去库存,尽可能延迟采购,导致碳酸锂期货价格在上市后持续下跌。
华西证券1月4日发布研报指出,从锂盐需求端看,生产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终端电池去库存,对正极需求弱;从供给端看,目前青海、江西地区产量有所下降,但四川地区生产稳定,整体产量有所下降,相对需求降幅来说,供应依旧过剩。而展望2024年,锂盐供给过剩预期已成行业共识。锂盐下游需求疲软叠加供应过剩预期,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判断后市锂盐价格或延续下跌态势。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碳酸锂价格整体下行,基本上是政策、宏观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新能源配储规则有所调整,降低了市场对电池用锂的预期;二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锂电产业链的资金压力陡增,以及前期锂的期货和实物压货量较大,又急于脱手换回资金;三是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得激烈,车企相应压低了动力电池的供货价格,这个效应也传导至上游的原材料环节;四是磷酸铁锂电池“回归”后也遭遇到了能量密度的“天花板”,后期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恐怕短时间内较难实现,且具有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进场,也使得碳酸锂价格难以大幅回升。“各种降价因素在综合博弈中,超越了涨价因素,使得锂相关产品的价格逐步下跌。”他认为。
将迎震荡下行“磨底期”?
“近期碳酸锂价格趋于弱势,主要是因为进入2023年四季度后,下游材料厂订单较少,受到电池企业持续砍单的影响,在碳酸锂客供和长协的补充下,主动采买和备库意愿较弱。”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告诉记者,在供给上,虽然受价格影响,部分锂盐厂进行了停产检修,但智利、阿根廷的碳酸锂出口增长正好弥补了这部分缺口,而且随着澳矿和非矿近几个月的大规模进口,国内无论碳酸锂原料还是碳酸锂的供应,均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
据了解,2023年以来,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但碳酸锂产能也在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国内碳酸锂产量从2016年的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5万吨。2023年,我国碳酸锂总产能达到了100.3万吨。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其中,自2024年1月1日起,碳酸锂的暂定进口关税税率降至零。随着今年进口关税降低,叠加采矿证限制解除,碳酸锂新增供应或将持续放量。
对于锂电产业链企业来说,利用碳酸锂期货期权进行风险管理是应对方式之一;同时,还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应借助加强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等手段,以实现更加稳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郑晓强认为,锂盐厂应逐步认识到期货交割的重要性,并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动合理地调整自身生产计划,动力电池企业可以降低部分长协供应量,留有部分灵活采买量,在市场价格低于长协供应量时进行采买,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碳酸锂价格预计会贴近高位成本,在8万~12万元/吨之间震荡,之后随着需求改善逐步上移。”郑晓强说。
根据中金证券1月5日的研报,2024年,锂价有望进入震荡下行的“磨底期”。当前,锂行业供需的核心矛盾为资本开支并未明显放缓,导致远期过剩预期难以扭转。展望2024年,需求侧的主动去库存或将逐步缓解,但资源环节供给从偏紧走向宽松将是大势所趋,带动锂价进入震荡下行的“磨底期”。
基于2024年供需格局预期,国泰君安认为,锂价2024年仍将处于震荡下行、缓慢筑底的趋势。由于2023年全年的价格下跌+产业去库存,2024年一季度末前后有可能出现因为短期供需结构性错配带来锂价反弹的行情;而从更长期的维度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将继续下跌至8万~10万元/吨。由于碳酸锂供给侧去产能和价格下跌速度超预期的影响,部分2024年下半年投产的项目有可能供给释放推迟。
曹广平表示,碳酸锂在目前价格基础上出现反弹的概率在增加,但今年总体上受上述降价因素打压的情况基本没有变,所以反弹速度和幅度不会太快、太大,除非有其他重要因素导致产业链各环节囤货,才可能有较大涨幅。
电池降本“有戏”或使整车得利
“很多企业的碳酸锂价格确实已经跌破它们的成本线,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减产、停产的举措。因为碳酸锂的价格一路走低,所以企业都把库存压得很低。比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工厂,以往的库存可能在1~3个月,现在普遍仅10天左右。此外,碳酸锂价格一路向下,整个市场从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动力电池原材料行业资深人士王丰(化名)对记者表示。
据悉,以前供需失衡导致的锂价居高不下局面,已演变成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高工产业研究院2023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平均不足65%。
有“白色石油”之称的碳酸锂,是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与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碳酸锂价格下探,直接带动了动力电池的成本降低,整车成本也必然联动下降。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了一整年,整车降价似乎已成为常态。其中,动力电池原材料,特别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碳酸锂价格已下探至10万元/吨关口,锂电池成本处于较低位置,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圣阳股份表示,锂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有利于行业采购成本的下降,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长期下行,一定程度上将向产品价格传导,导致锂电池价格下降明显,行业竞争加剧。
据介绍,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据新能源整车成本的40%~60%,而电池成本中,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占了大头。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动力电池降本无疑是重大利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率。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提出,集团自主品牌能否盈利,关键成本之一是动力电池。当碳酸锂价格在40万元/吨以上,电动汽车就没钱赚。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朱江明也曾表示,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0万元/吨,每度电可减少50元的成本,以70度电池包计算,能够节省3500元。
根据行业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内卷”加剧的状态来看,如果动力电池打起“价格战”,新能源整车的进一步降价也就不远了,或许还将推动新一年的市场大促。不过,在曹广平看来,除了寄希望于原材料降价、动力电池降价,整车企业也可在其他方面做好降本工作。比如,整车企业如果开发一些混动车型的话,能降低电池用量,也就降低了单车的电池成本。而对于动力电池厂商来说,还需靠技术不断创新,增量分摊成本这两大“法宝”。其中,技术创新还包括攻克电池主要原材料循环利用,即不限次数地多次循环使用,才能最终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否则很难解决全球有效锂资源有限的掣肘。此外,
提锂技术的创新式降本,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此前,特斯拉申请了一项新专利“从粘土矿物中选择性提取锂”,涉及使用食用盐从矿石中提取锂的工艺,该锂提取工艺可将相关成本降低30%。
本文转载自赵玲玲 中国汽车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