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全面下降,氢能车经济性直追燃油重卡

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构成中,电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70%。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大幅下降,电解水制氢成本也出现下降。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82mm的组件价格从2022年高峰时的约2元/W,降至目前的0.12元/W以下,降幅约94%;光伏发电成本从2022年的0.17元/KWh降至0.14元/KWh以下,降幅约17.65%。

成本全面下降,氢能车经济性直追燃油重卡

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

中国氢能产业各环节成本正在持续下降。

“按照今年的组件价格测算,电解水制取绿氢的成本下降了3%-5%,目前绿氢制备成本已经降至20元/千克。”

6月17日,界面新闻在卓创资讯举行的“能化年终盘点”会议上获悉上述数据。

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构成中,电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70%。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大幅下降,电解水制氢成本也出现下降。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82mm的组件价格从2022年高峰时的约2元/W,降至目前的0.12元/W以下,降幅约94%;光伏发电成本从2022年的0.17元/KWh降至0.14元/KWh以下,降幅约17.65%。

氢气制备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三类。其中,电解水制氢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日前也公开表示,随着碱性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国产化,预计到2026年绿氢成本可以实现10元/千克,从而实现光氢平价。

此外,今年以来,国内高纯氢市场价格处于稳中下行态势,市场均价同比跌幅超20%,最低出厂价可至18元/千克。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较2020年已经下降50%,目前在2500元/KW左右。

受益于国产化、技术进步等因素,加氢站运营成本也有所下降。卓创资讯显示,如果满负荷运营,加氢站的运营成本约为3.67元/千克;50%的负荷话,成本为7.33元/千克;20%的负荷话,成本为18.33元/千克。

“如果保持较高负荷运行,目前加氢售价有望做到30元/千克。”卓创资讯分析师在此次会议上表示。

截至去年底,中国加氢站数量为428座,其中在营加氢站274座,总计加氢能力约20.8万千克/天,均为全球第一。

在氢能车推广方面,今年以来,已有山东、四川、内蒙古鄂尔多斯三地发布了氢能车辆高速费减免的相关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成本优化和商业化运营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其中,2月底,山东省发布《关于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称,自今年3月1日起,对行驶山东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试行期两年,到期后依据执行情况适时调整。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如果按照高速里程占总里程的60%计算,在补贴后的基础上,过路费免费可使部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一步降低16%,此时经济性优于燃油重卡,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测算显示,以49吨重卡为例,燃料电池汽车单位运输成本约为同类型燃油车的1.2倍。若减免全部高速通行费,燃料电池汽车单位运输成本可降25%。

谈及目前氢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卓创资讯认为有两点,一是绿氢的生产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推广,目前应用规模仍然较小;二是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仍较小。

当前,中国的氢产量主要是工业副产氢。去年全国氢能产量约3550万吨,绿氢为22万吨,占比仅为0.62%。

中国正在快速推进绿氢产能建设。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中国绿氢建成产能将实现三倍增长。目前在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约80个,产能约84.7万吨/年。

氢能汽车产量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仍较小。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燃料电池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均2000辆,同比下降14%,同比增长4.3%。期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

中国石化认为,未来10-15年将是低碳氢从培育期走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消除瓶颈、探索场景、降低成本是关键;再用15年时间,低碳氢将在主要领域实现规模部署,成为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

  • 阳光氢能中标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近日,阳光氢能再次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将为项目提供16套PWM制氢电源,阳光氢能成为该项目唯一一家制氢电源与电解槽设备“双双中标”的企业。 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也是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此前,阳光氢能中标该项目电解槽设备招采最大份额。 在本次竞标中,阳光氢能PWM制氢电源在电流谐…

    2024年8月27日
    14700
  • 1.5万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公开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0月11日,央视新闻报道指出,截至目前,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规模已达到1.5万辆,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创新高。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普通电动汽车相比,显著优势在于加氢速度极快,通常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燃料补充,而不必像电动汽车那样需要长时间等待。具体来看,自2021年底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和河北五大燃料…

    2024年10月14日
    18500
  • 亿华通成中国氢能双重上市第一股,再次引领氢能上市潮?

    2023 年首月,氢能领域迎来首个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 在 2022 年 1 月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亿华通 “)递表失败后,时隔一年,亿华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 IPO 发行价为 60 港元 / 股,为此前发行区间(60-76 港元)的下限,净筹资 9.83 亿港元,上市首日,亿华通股价破发…

    2023年1月27日
    31800
  • 日本氢能赢了科技,却败给“狼子野心”,如今快被中国超越

    中日两国在氢能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日两国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和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日本在氢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领先,形成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而中国则在近年来大力推动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在氢能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两国在氢能领域的竞争将决定着谁能够在未来氢能产业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日本氢能计划…

    2023年3月10日 创业分享
    34100
  • 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嘉定智造助力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贯通

    日前,经嘉定企业——氢迹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检测,永利制氢厂成功产出合格绿氢,实现项目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 据介绍,该制氢厂将合格绿氢通过管道输送至永利综合能源站,同时可用氢气长管拖车将氢气运输至邻近加氢站,供多车型加注使用,标志着国内首例集绿氢制储输运加用及氢气品质检测为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贯通。 永利制氢厂是国家…

    2024年8月9日
    1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