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储能行业中报业绩榜

随着时间走过8月30日,储能相关上市公司的2024半年报披露工作也宣告结束。2024上年半年年可谓是储能行业极富传奇色彩的时期。一方面,储能出货、装机再创新高,行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另一方面,供给扩张、需求走低导致的供需错配、产销两端失衡同样也成为了繁荣景象外的一层阴霾。「储能」选取了36家储能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涉及了包括锂原料、电池材料、储能电芯、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在内的上下游各环节的代表,对其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向各位展示目前储能行业的现状。

图片

从公司营业收入来看,上半年营收超1000亿的共2家。其中,作为行业龙头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依旧维持住了它们的传统优势地位,营业总收入在36家储能公司中处于“独一档”。

图片

营业收入位于200-1000亿这一区间的共5家,预计这五家2024年全年营收均可踏入500亿元大关,上海电气则有望迈进“千亿俱乐部”。

图片

营业收入在50-200亿这一区间的储能相关企业共9家,如上图所示。

图片

营收在50亿以下的企业共20家,这也是绝大多数企业的营收集中的区间,而在这20家企业当中,约有半数可在今年加入“百亿俱乐部”。

图片

对比增速可以发现,在36家企业中,21家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已超过半数;其余有15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率维持在了正数。可见今年上半年,无论是对于头部企业还是二三线厂商而言,能够维持营业收入正增长实属不易。增速达36.6%的昱能科技已经算是“一枝独秀”,其余增速多在10%以下。

图片

受成本支出下降与价格下跌未能同期、行业利润率整体压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家企业出现了“增收反降利”的现象,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瑞浦兰钧、盛新锂能、智光电气、科陆电子和固德威,证实了“赔本赚吆喝”的现象真实存在。通过对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储能公司进行分析我们也能够发现,不同细分领域中企业所面临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今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企业的业绩依旧稳定。虽然储能电池价格下降趋势虽有所收窄,但仍贴近不少企业的成本线。截至8月30日,280Ah和314Ah储能电芯的均价分别为0.32元/Wh、0.33元/Wh,较2022乃至2023年相比,跌幅之大难以置信。除头部企业开工率能够保持较高水平外,二、三线企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图片

出货量攀升是电池厂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定程度上冲抵了单价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增长41%。宁德时代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达到近45%、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20.95GWh,同比增长133.18%。储能集成商与电池厂商的境遇相似,今年上半年业绩稳定,但价格战的持续加码,也为其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图片

如科陆电子于近日推出了一款价格仅为0.598元/Wh的工商业储能,引发了行业热议。去年在激烈的内卷竞争中,倘若“置身事外”的逆变器企业今年上半年也纷纷“飘红”。在2022年和2023上半年,全球逆变器市场均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不过,受欧洲市场的高库存以及全球光伏市场的波动的影响,部分逆变器企业业绩随后出现下降。

图片

不过随着春节结束,下游采购订单需求陆续启动,逆变器需求恢复,海外客户的采购预期逐渐转好,但库存去化仍需时间。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恢复环比正增长;今年6月份,出口金额达65.2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微降2%,但环比录得升幅18%。如果说逆变器企业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出现了一定的波动,那么锂业公司面对的可谓是“惊涛骇浪”。四家锂业公司营收、净利双降,其中以天齐锂业业绩最为惨淡。在面临巨大经营亏损的同时,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遭受了显著的缩减。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降至22.3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1.01亿元,减少了约98.65亿元,降幅高达81.52%。

图片

可见,锂产品供应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未来锂市场供应过剩将进一步加剧,碳酸锂价格或将保持低位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低成本、稳定的锂资源供应的锂矿企业更具核心竞争力。而在较长的下行周期中,锂业公司在面临业绩下跌同时仍要不断投资锂矿,现金流承压之大可以想象,虽然从长期来看,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储能都能够带来稳定的增量,但究竟哪家能够继续留在餐桌上分羹尚未可知。

图片

本文转载自储能 储能,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9月5日 10:16
下一篇 2024年9月5日 10:25

相关推荐

  • 氢能万亿风口:液态储氢有望破局 光伏绿氢“落地开花”

    随着氢能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氢能装备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提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中国氢能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在电解槽部署方面处在全球领先位置。2020年,中国电解制氢产能占全球不到10%,2022年则快速增长至200MW以上,占全球装机容量的30%。而预计到2023年底,中国电解槽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2GW,占全球总容量的50%。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5日
    17400
  • 重庆九龙坡:拟对180kW以上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给予不超过1元/W补贴

    为了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成渝氢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长江经济带氢走廊建设,2025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经信委在其官网发布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提出对180kW以上的燃料电池产品进行1元/W的补贴,单车补贴数量不超…

    2025年2月13日
    5700
  • 氢云研究 | 氢能两轮车“爆发”,如何实现商业化“逆袭”?

    2024年,在氢车和电解槽两个主赛道外,今年最亮眼的三个氢能场景是冶金、列车与两轮车。对比氢能列车在技术上持续发展和应用落地,氢冶金在标准、行业共识和示范取得突破,氢能两轮车的亮点在于2年内实现了规模突破:根据市场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氢能两轮车市场投放名义超过2000辆;2024年全年名义投放量预计将超过万辆。 在氢能商业推广难的背景下,氢能两轮车“快速…

    2024年9月24日
    15900
  • 氢能产业深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本报讯 记者张守营报道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了《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提到,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多领域开展替代应用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工作的推进,我国车用氢能领域发展迅速。国家氢能规划和各地氢能发展引导政策普遍提出积极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工作…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1日
    16600
  • 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阮英:打造西部氢能产业发展走廊

    2023-03-05 07:4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少鹏    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 阮英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兰石集团在保持传统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优势的基础上,正逐步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领域转型,业务已覆盖核能、氢能、光伏多晶硅及纳米磷酸铁锂、高端合金材料等装备领域市场。“眼下的成绩只是完成了…

    2023年3月5日
    2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