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举办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11月26日,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会议并为中国能建氢能院研究院揭牌和氢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任证书。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执行局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苏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在会上作报告。会议由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氢能研究院院长李京光主持。

当前,氢能正式纳入我国能源体系,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时组建氢能研究院,不仅下好了氢基能源先手棋,还将要练好科技创新基本功、打好能源化工组合拳。

吴云在会上指出,组建氢能研究院,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响应国资委“氢能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也是中国能建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主动作为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氢能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迈出的重要一步。

杜祥琬在致辞时表示,氢能产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载体,正逐渐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史立山在致辞时表示,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在氢能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在中国氢能产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能建氢能研究院的成立,再次表明中国能建坚定不移发展氢能的决心。

李京光在会上介绍了氢能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发展目标以及未来工作重点。他表示,氢能研究院作为统筹引领中国能建氢能科技创新的主体,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将打造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四大平台”。并聚焦氢能产业“卡脖子”环节、工程项目增值创效环节、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工程项目急需技术“两环节两技术”,打造源网荷氢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化、氢基化工绿色化、应用场景多元化、多能互补融合化的具有能建特色的国际一流氢能研究院。

宋海良和杜祥琬共同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院研究院”揭牌,并为郭烈锦、徐春明、陈克复、蒋剑春、熊宇杰、刘世宇、史翊翔颁发了专家聘任证书。

会议还发布了最新的氢能产业研究成果——《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报告20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吕红星 编辑: guyun    

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举办–原创新闻–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

  • 氢能产业迎来发展热潮,如何规模化应用仍待解

    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日益加快,但总体看,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氢能产业生态仍不够健全,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还存在瓶颈。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持续投入。

    2024年7月9日 前瞻报告
    17100
  • 合成氨,绿氢项目“最强CP”

    绿氢推进速度,超乎我们想象。 当初年产2万吨绿氢的库车项目开工的时候,国内主流媒体齐呼“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开工”,何等荣耀!不禁让人有一种“中国氢能世界第一”的错觉。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库车项目的制氢规模似乎已经不够看了。据索比氢能网统计,国内正在规划和建设的万吨级以上的绿氢项目已有几十个,十万吨以上的就有好几个。 绿氢项目多了,消纳方式也逐渐被关注。我们发…

    2023年7月17日
    25100
  • 代表委员建言优化氢能产业布局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氢能是国家战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多位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应进一步优化氢能产业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强化氢能标准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表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10日
    18500
  • 突破2000小时!亿纬氢能“制氢系统”发布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0月18日,亿纬氢能AEM集中式制氢系统正式发布,并宣告公司国内首套百千瓦级AEM制氢系统平稳运行超2000小时。具体来看,亿纬氢能的国内首套百千瓦级AEM制氢系统已于2024年5月11日发货至湖北。截至2024年10月,该系统已稳定运行超过2000小时,期间有部分时间段以120%负载进行产氢。除场内电力检修及电力调控等情况外,该…

    2024年10月22日
    10700
  • 从耐克引入氢能船舶物流,看中欧氢能产业发展思维差异

    对比中国氢能汽车的风风火火,欧洲地区在车用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在氢能船舶应用的探索进展不断,引领全球。日前,全球知名服装品牌耐克在荷兰鹿特丹推出全球首艘氢动力集装箱驳船,牵头探索零碳物流运输新模式。 作为全球服装品牌龙头,耐克将氢能船舶引入服装领域具有引导意义:一是推动更多服装品牌采用氢能运输模式,二是显示了欧洲与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模式上差异。对比国内氢能汽…

    2023年6月1日
    1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