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举办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11月26日,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会议并为中国能建氢能院研究院揭牌和氢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任证书。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执行局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苏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在会上作报告。会议由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氢能研究院院长李京光主持。

当前,氢能正式纳入我国能源体系,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时组建氢能研究院,不仅下好了氢基能源先手棋,还将要练好科技创新基本功、打好能源化工组合拳。

吴云在会上指出,组建氢能研究院,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响应国资委“氢能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也是中国能建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主动作为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氢能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迈出的重要一步。

杜祥琬在致辞时表示,氢能产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载体,正逐渐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史立山在致辞时表示,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在氢能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在中国氢能产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能建氢能研究院的成立,再次表明中国能建坚定不移发展氢能的决心。

李京光在会上介绍了氢能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发展目标以及未来工作重点。他表示,氢能研究院作为统筹引领中国能建氢能科技创新的主体,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将打造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四大平台”。并聚焦氢能产业“卡脖子”环节、工程项目增值创效环节、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工程项目急需技术“两环节两技术”,打造源网荷氢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化、氢基化工绿色化、应用场景多元化、多能互补融合化的具有能建特色的国际一流氢能研究院。

宋海良和杜祥琬共同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院研究院”揭牌,并为郭烈锦、徐春明、陈克复、蒋剑春、熊宇杰、刘世宇、史翊翔颁发了专家聘任证书。

会议还发布了最新的氢能产业研究成果——《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报告20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吕红星 编辑: guyun    

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举办–原创新闻–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

  • 工信部总工: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2 月 20 日,新华社发布题为《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的文章。其中,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原文如下: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22日
    237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氢能产业链非常复杂,远高于石油化工

    5月29日消息,近日2023中关村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徐春明院士围绕双碳战略下绿电氢技术发展进行主题发言。 徐春明指出,双碳战略下GDP的增长和对能源的依赖是一个刚性关系,任何经济发展都必须依靠能源的输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还会快速增加。但是能源的消耗不一定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用绿电、绿氢就是无碳的能源,这也是…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28500
  • 百亿产业基金正在涌入,氢能商业化或将提速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日益受到瞩目。记者近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各类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随后,多支氢能产业相关基金加速落地,助推行业发展提速。 产业基金活跃度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2020年至2060年,我国的氢能消费将实现跨越式增长,从3173万吨激增至近8600万吨,乐观情景下甚至有望突…

    上市企业 2024年12月16日
    13600
  • 11.90元/kg!制氢成本逐步降低,设备端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统计,2023年1月至11月,我国签约、获批及公示的绿氢项目数量累计64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突破4100亿元,全部投产后新增绿氢产能将达234.7万吨/年(绿氨和绿色甲醇项目按氢当量折算)。

    2024年2月20日 前瞻报告
    28600
  • 国内首台!200Nm³/h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投运

    近日,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投生物”)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200Nm³/h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在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顺利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已连续运行400余小时,氢气纯度达到5N。 图:国投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 据报道,该装置采用了由中科院生态中心贺泓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高效制氢催化剂,融合了氧化重整制氢工艺…

    2023年7月17日
    3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