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原标题: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 推进基础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

青年科创团队赋能氢能产业发展

未来能源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北京市正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联合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基础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逐步解锁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模式与新潜能。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及相关企业,近距离采访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如何以前沿科技赋能,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全球最大加氢站引领氢能科技创新

步入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全球最大的加氢站——海珀尔加氢示范站映入眼帘。该加氢站日均最大氢气加注能力为4.8吨,可满足500-600台燃料电池车用氢需求。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产业服务部总监谢韬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功能涵盖氢能研发、利用、制造、展示、交流等方面。目前注册入园企业近200家,入园办公企业近70家。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1月示范区北区建成投运,构建起以加氢示范站、体验展厅、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实训基地等为支撑的“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南区一期、二期已建设完毕,新建科研办公楼、生产厂房、测试车间。据悉,南区三期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营。

年轻科创团队打造国产质子交换膜

北青报记者来到总部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北京清驰科技有限公司。清驰科技董事长郑虓为记者展示了清驰科技的核心产品——厚度仅为12微米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这是燃料电池、水电解制氢等工业的核心部件。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年轻科创团队由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支持创建。公司聚焦氢能和储能行业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PEM)的研发生产,致力于实现关键技术和部件的国产化稳定供应。

郑虓进一步告诉记者,核心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为30岁,成员主要是80后、90后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如今团队打造自有知识产权工艺技术,完成了全环节国产化的高性能燃料电池和液流储能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开发,改变质子交换膜依赖单一进口来源的情况。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使用清驰科技质子交换膜,由大兴氢能示范区企业配套燃料电池系统的大功率重卡已在北京投入运营。“三一氢能49吨重卡,这种最重的重卡用的就是清驰科技的质子交换膜,累计跑了两三万公里,没有任何问题。”

探索氢能多元化应用

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甲醇重整制氢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相艳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与清驰科技以燃料电池为使用场景研发的质子交换膜不同,海得利兹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类工作温度通常在120℃-200℃之间的燃料电池技术,可直接利用非纯氢或者醇、氨等重整气作为燃料对外提供电能与热能。

源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十年的研发积累,海得利兹这支贯通产学研用的科创团队突破国际技术垄断,发展形成了甲醇制氢、高温质子交换膜、高温膜电极、高温电堆、甲醇重整高温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与热电联供系统以及测试平台等自主核心产品矩阵。

除了工业场景的使用,海得利兹也在探索更多民用使用场景。在山东省聊城,海得利兹与当地合作,利用10kW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项目,为激光产业园办公楼一层提供独立照明用电、室内供暖与充电桩供电等功能。2023年,海得利兹和北京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氢能西瓜”项目,为大兴区庞各庄镇氢能农业西瓜育苗大棚热电联供。

本文转载自千龙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11:30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15:19

相关推荐

  • 氢燃料电池“引领者”神力科技:“坚信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编者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孕育城市创新“核爆点”,上海必须坚持服务赋能,聚焦初创企业所需,让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张江高新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自2021年起着力实施“张江之星”企业培育,聚焦上海三大核心产业领域和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强化企业赋能,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2023年6月7日 创业分享
    31610
  • 氢创未来 等你来赢——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将在鄂尔多斯开赛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将于6月28-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隆重开赛。 本场大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同期隆重举办,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中国…

    2023年6月28日
    29200
  • 河北率先松绑,绿氢生产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文|能链研究院   长期以来,我国将氢列为危化品范畴,制氢项目属于危化品生产领域,有一些列的生产限制条件,例如须安置在化工园区内,且需要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危化品”这一身份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氢制造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发展。 随着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将氢作为“危化品”管理调整为作为“能源品”进行管理。而作为能源使用,可…

    2023年7月20日
    26500
  • 到2025年相关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本报南京5月23日电  (记者姚雪青)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的常州氢湾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将努力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即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常州氢湾规划面积约2平方…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24日
    25300
  • 河北邯郸:构建“一核、两翼、两廊、多点”氢能产业布局

    2024年9月29日,河北省邯郸市政府官网发布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邯郸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的通知》(简称《通知》)。在产业发展目标方面,《通知》提出,2024年完成300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建设5座加氢站;到2030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置换氢能公交20辆,建设加氢站33座,绿氢年产能达到600吨。 邯郸市氢能产业发展规…

    2024年10月10日
    2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