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率先松绑,绿氢生产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文|能链研究院  

长期以来,我国将氢列为危化品范畴,制氢项目属于危化品生产领域,有一些列的生产限制条件,例如须安置在化工园区内,且需要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危化品”这一身份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氢制造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发展。

随着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将氢作为“危化品”管理调整为作为“能源品”进行管理。而作为能源使用,可以参照天然气的管理办法,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在管理或操作上更简易一些。

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列为能源范畴。2022年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炉,首次明确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政策发布一年多来,河北省率先在绿氢生产危化品许可方面踏出实质性的一步。

7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这是国内首个对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危化品许可方面进行政策松绑的省份。

河北率先松绑,绿氢生产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管理办法明确——

该许可仅限绿氢生产环节,氢能运输依然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应取得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许可。

化工企业的氢能生产,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

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

加氢站(含供氢站)参照天然气加气站管理模式,经营性加氢站(含供氢站)应取得燃气经营许可或批复。

特别是“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这一条款,作为首次提出,被业内人士广泛热议,那么该政策松绑对于企业、行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氢作为“危化品”管理,一直以来的三大发展桎梏。

一是建设成本高。从氢项目本身讲,建设成本高、“制储运”成本高是全球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将氢作为危化品管理,势必涉及到的投资、土地、审批等环节的门槛更高,无形中让项目付出了更高的投资成本、土地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是场地限制大。氢作为“危化品”,其生产、利用场地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拿加氢站来说,虽然多地相继出台鼓励加氢站建设,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加氢站一般都设在化工园区内。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车多站少”“加氢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其次,从氢生产来说,绿氢生产项目今年以来呈爆发式增长,但是绿氢项目通常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天然链接,与灰氢、蓝氢的产出不同,绿氢生产项目若还被圈在化工园区内显然不现实。

三是审批手续繁琐复杂。虽然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利好氢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但在氢作为“危化品”管理的政策法规、审批流程层面,仍然存在着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例如从土地审批到安评、环评,从特种设备许可到运营人员资质,涉及到的部门和机构繁多、流程复杂,为原本就成本高昂的项目建设再“加码”。

在此背景下,河北作为全国第一个松绑绿氢生产环节危化品许可的省份,无疑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将助力氢行业逐步打破发展瓶颈,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副秘书长李谚斐对能链研究院表示,河北省对绿氢生产环节进行政策松绑对于氢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首先有助于减少审批程序,降低项目成本;其次,在没有损害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将起到一个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可能会带动其他省市跟进,促进行业发展;再者,也将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发展。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氢作为危险品管理,有很多限制,不利于整个产业发展,但对于氢的安全管理依然重要。河北省此次针对绿氢生产环节危化品许可方面的松绑,对于安全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影响,政策明确仅限绿氢生产环节,氢能运输依然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并且提到要“参照天然气加气站管理模式”,参照燃气管理的模式去管理氢,从促进行业发展方面会好很多,我国天然气管理模式经验成熟,各项流程、规则也非常严格。

事实上,自国家明确氢的能源属性后,近两年氢产业管理政策逐渐有松绑之势。包括河北省在内,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据索比氢能网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7个省市地区发布了相关“松绑”政策——

河北率先松绑,绿氢生产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业内专家解读称,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这一政策本身的要义,就是希望能够解决氢的来源、安全以及整个存储和运输成本的挑战。它使得制氢可以在靠近应用端进行,一是可以降低储运成本;二是减少氢气在不同存储容器之间的转移,降低安全风险;三是有利于推动制氢项目建设,增加氢的来源。

与此同时,也更有利于开展分布式制氢。目前,氢在化工园区集中制备后主要以长管拖车运到应用末端,这种方式的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一旦超过5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陡增。开发分布式制氢,例如在大型物流基地附近建设制加氢一体站,可以实现就近加氢,也降低了储运等各项成本。

相关素材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索比氢能网、《中国能源报》

本文转载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索比氢能网、《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09:38
下一篇 2023年7月20日 10:20

相关推荐

  • 36个项目!4项政策!氢能产业周报(2.27-3.5)

    本周共出台4项与氢能相关的政策,6项中标公告、2项招标公告发布、14个项目完成签约,另有14个项目有新进展。 政策:四川和宁夏最给力 本周出台项目有4项与氢能相关,其中四川和宁夏分别出台了给力政策。其中四川在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征集工作通知中对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车销售额多者进行奖励,最高奖励额度为1000万元。 宁夏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能…

    2023年3月6日
    32900
  •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

    央视网消息:楼上办公画图,楼下就能测试和生产,坐着电梯上下楼,就能到达产业的上下游,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正在成为现实。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位于北京南部中心位置,毗邻大兴国际机场。它是如何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生态圈的?来看记者的调研。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王师傅的氢能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位于示范区西南角的海珀尔加氢站,占地7000余平方米。日…

    2023年9月1日 上市企业
    22900
  • 氢能「周事迹」:中国能建/隆基/天合等最新动态!

    氢蓝时代“惊鸿”系列PEM电解水制氢产品正式发布 近日,氢蓝时代在总部基地隆重发布了PEM电解水制氢“惊鸿”系列产品,包括“惊鸿-10”、“惊鸿-50”、“惊鸿-100”、“惊鸿-200”等型号。此次氢蓝时代发布的“惊鸿”系列PEM电解水制氢产品,与公司在去年发布的“辰龙”发电系列产品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氢储能序列产品。这也标志着氢蓝时代依托PEM自主技术,完…

    2024年8月19日
    19400
  •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如何实现?它将如何走进生活?一起了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能源,就在几天前,我国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那么,到底要怎么实现氢能的全链条发展,氢能又将如何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呢?在陕西榆林举行的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上,从生产、储存、运输到应用,一批氢能产业链上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集中亮相。 现在您看到的是一套可以利…

    2024年8月26日 投融资
    15700
  • 康明斯恩泽制氢基地投产,本地化产品助力中国氢能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备受青睐。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氢能规划,央企、上市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竞相加码布局氢能产业,且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氢能发展,氢源先行。4月28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这是目前国…

    2023年5月8日
    27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