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池工业网)
7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要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将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从原料、用能、工艺、产品4个方面发力。

在扩大绿色原料使用方面:重点是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等再生资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争到2027年,将比重分别提高到22%、30%、25%。
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
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比如,钢铁绿氢冶金、近零电炉流程炼钢工艺,电解铝无炭阳极技术,石化化工行业智能连续化微反应、绿色合成技术,建材大型窑炉氢能煅烧、电能煅烧工艺等。
在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方面:重点是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绿色低碳效果明显的新材料、新产品。比如,建材行业将推广节能、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石化化工行业要推广水性涂料、油墨、胶粘剂等。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氢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增长亮点。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近一半。

然而,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24年国内四大氢能龙头企业——、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和国鸿氢能,合计净亏损约18.1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根据市场预测,至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随着加氢站覆盖率的提升、设备成本的下降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氢燃料电池行业有望迎来商业化转机。
本文转载自电池工业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