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电离网制氢,中国电建、华为、海德氢能这么干

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最终协议。这项协议将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这一协议与COP28举办地所在地——中东——相互映衬。过去,这里曾以丰厚的化石燃料资源发展出富饶的支柱产业;如今,伴随着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迈进的转型浪潮,中东正凭借自然禀赋的先天优势,借力传统能源领域内建立起的完整产业基础,一跃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高地。

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最终协议。这项协议将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这一协议与COP28举办地所在地——中东——相互映衬。过去,这里曾以丰厚的化石燃料资源发展出富饶的支柱产业;如今,伴随着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迈进的转型浪潮,中东正凭借自然禀赋的先天优势,借力传统能源领域内建立起的完整产业基础,一跃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高地。

从化石能源到风光绿氢的转型原动力
当金色的灿阳照耀漫漫沙海,临海的地理位置带来强劲的风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方企业在中东开展了更多新能源合作项目。
今年,华为数字能源在沙特红海完成交付了1.3GWh全球最大的微电网储能项目,将为整个红海新城提供100%绿色电力。而在“绿电+绿氢”的模式下,绿色氢能的巨大发展潜力,亦孕育其中。

“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在内的几个中东国家,都已将绿氢产业列为未来10年到3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是其碳中和整体目标上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内在驱动力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来看,中东地区发展氢能,具备较好的优势条件。”华为数字能源中东中亚区域总裁姚茳介绍道。

12月9日,在COP28会场的“中国角”会场上,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氢’启未来:低碳、安全与气候效应边会”上,中国电建国际工程公司迪拜分公司、华为中东中亚数字能源业务部与海德氢能等三家中国企业受邀出席,正式签署绿氢领域战略合作计划。

聚焦绿电离网制氢,中国电建、华为、海德氢能这么干

▲中国电建、华为与海德氢能于COP28战略签约

作为新能源工程建设、能源智能化技术和氢能科技创新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通过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为切入口展开合作,针对中东地区新能源特征,聚焦绿电离网制氢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能源工程服务-智慧能源管理-先进电解制氢”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切实行动助力中东地区新能源发展、加速能源转型,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增砖添瓦。

柔流电解技术,书写“绿电+绿氢”新答卷

在双方合作的背景下,华为中东中亚数字能源和海德氢能在中东地区的风光离网制氢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电解制氢与波动性绿电的耦合,是绿氢制备的一大痛点。提升制氢系统的绿电适应性、实现离网运行,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实现可负担绿氢制备的必经之路,正迫切呼唤绿氢行业交出答卷。

柔流电解技术应运而生。作为电氢耦合的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关键技术,它衍生自新能源系统动态控制技术。不同于传统电力系统“源随荷动”的特征,离网制氢系统的电力输入——风光电力——具备高随机性,为保证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该技术采用了“荷随源动”的模式,以可靠绿色电力与灵活制氢技术的结合,综合管理制氢负荷与风光发电的匹配。

基于这一技术构建的离网型制氢系统不从电网取电,系统对电网的依赖性减弱,波动性电源对电网的冲击大大降低,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制氢所需电能量费用,进而降低平准化制氢成本,亦能确保所产出氢均为绿色氢能,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制氢的核心发展方向。

“华为数字能源利用其数字和电力电子的两大技术优势,通过光储微电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海德氢能长于绿氢制备的产品和技术,在系统中实现后段的宽负载范围、强功率跟随的灵活绿氢制备。柔流电解技术是两者的核心技术融合,构成了面向中东业主的绿电制氢先进解决方案。”海德氢能CEO姚昌晟介绍。

聚焦绿电离网制氢,中国电建、华为、海德氢能这么干
▲华为数字能源沙特红海微电网储能项目现场

根据这一联合解决方案,在柔流电解技术框架下,华为提供光伏逆变与储能系统,海德氢能提供先进的插片式电解水制氢系统,双方在微电网控制技术、电力波动控制技术与动态工况电解制氢技术等领域达成了很好的技术融合。

本地化促进全球化,共创共赢生态

此次合作,也是华为与海德氢能双方在自身业务领域开拓合作伙伴、在海外共创合作生态的双赢范本。

姚茳认为,生态的价值在于通过优势互补形成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提升面向客户的整体价值。“在联合解决方案中,华为在大型光储微电网领域已经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功交付部署经验,海德氢能在制氢端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成果。双方通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整合,共同推进中东地区的绿氢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生态伙伴的价值合作。”姚茳说。

“以本地化促进全球化,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新范式。中国企业出海需要从文化、商业、技术和产业等多方面,因地制宜,共同贴合发展,建设出海生态的同时,亦融入本地生态。华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在全球各地形成了标杆,海德氢能作为新兴科技企业,也正在努力朝之探索。”姚昌晟表示。

聚焦绿电离网制氢,中国电建、华为、海德氢能这么干

▲海德氢能“氢舟”制氢系统落地现场

“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促进区域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双赢结果,不仅让中国企业在收益和市场份额上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为区域低碳产业发展作出关键贡献。”姚茳说。

文 | 仲新源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16:42
下一篇 2023年12月22日 11:02

相关推荐

  • H49氢能重卡续航1000km!海珀特CTO熊保平: 2030年, 氢燃料电池车将全面市场化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8月27-28日,由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指导,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风光氢储与能源产业分会主办,《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网、北京嘉泰鑫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亦采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第五届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大会在京成功举办,年度颁奖盛典8月28日下午同期举办。本届大会《氢能之夜》…

    2024年9月4日 投融资
    26500
  • 加强氢能合作!中非论坛: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清洁能源项目!

    中非合作论坛于9月4-6日在北京举行。9月5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方愿帮助非方打造‘绿色增长引擎’,缩小能源可及性差距,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气象早期预警…

    2024年9月6日 投融资
    17500
  • 从耐克引入氢能船舶物流,看中欧氢能产业发展思维差异

    对比中国氢能汽车的风风火火,欧洲地区在车用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在氢能船舶应用的探索进展不断,引领全球。日前,全球知名服装品牌耐克在荷兰鹿特丹推出全球首艘氢动力集装箱驳船,牵头探索零碳物流运输新模式。 作为全球服装品牌龙头,耐克将氢能船舶引入服装领域具有引导意义:一是推动更多服装品牌采用氢能运输模式,二是显示了欧洲与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模式上差异。对比国内氢能汽…

    2023年6月1日
    19700
  • 引领未来氢能社会转型,现代汽车赋能北京现代能源转型

    12月20日 中国石化在西南地区的首个供氢中心 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 氢燃料电池供氢加氢项目 在重庆正式投运 该项目也是国内首个 天然气副产氢纯化供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 以及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 20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 走进川维供氢装置和重庆石油加氢母站 联合开展媒体采访活动 全媒体发布消息…

    2023年12月21日 上市企业
    17800
  • 氢能开发利用的全球竞速与晋级

    【锐眼看市】 根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至2070年将达到5.2亿吨。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丝毫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粉尘颗粒等危害环境的负外部性产品,所以,氢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友好的能源。 张锐 美国物理学家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宣布取得突破的“室温…

    投融资 2023年3月28日
    2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