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欧盟、英国等多个国家出台的清洁氢相关标准,以及各国间正在开展的清洁氢标准国际协同和互认行动,并从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三个方面为中国建立清洁氢标准提供了建议。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发布氢能相关政策及战略,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促进氢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由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因此,建立针对氢气的环境和可持续性标准、法规和认证体系,考虑氢能产业链潜在的气候风险,对于促进清洁氢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

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当前,国际上对于清洁氢气存在多种概念和术语,包括“清洁氢”、“可再生氢”、“低碳氢”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利益,制定不同的清洁氢标准及认证体系,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限制、可再生能源比例等。这种标准及认证体系的不一致性增加了氢能贸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接受度,有可能对国际间的氢能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

美国「清洁氢」定义及认定标准

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清洁氢”定义为“通过一种工艺生产的氢气,该工艺生产每千克氢气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于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欧盟对「可再生氢」和「低碳氢」的定义

根据欧盟关于可再生氢的两项授权法案,“可再生氢”是指通过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取的氢气,也被称为“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
根据欧盟“氢气和脱碳气体市场一揽子立法”(Hydrogen and Decarbonized Gas Market Package),“低碳氢”是指来源自不可再生资源的氢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于化石燃料应至少减少70%。

中国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定义及标准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低碳氢”的温室气体排放阈值为14.5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阈值为4.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同时“可再生氢”要求其制氢能源为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制定了清洁氢认证相关的标准,并正在开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标准的互认计划,这不仅能够确保氢气的气候效益和可持续性,也有助于促进氢气的国际间贸易,帮助世界各国实现其脱碳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3年氢气产量约3550万吨,以化石原料制氢为主。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蓬勃发展,截止到2024年中,中国已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超过350个,规划产能近700万吨,其中已建成运营近80个,建成运营产能超10万吨/年。清洁氢标准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双碳和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氢能产业低碳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开展国际氢能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保障。报告充分分析各国对清洁氢的定义、各国氢能产业现状,以及世界各国清洁氢标准的最新进展和推动国际清洁氢标准协同互认的积极举措,最终从三个方面为中国清洁氢及国际协同标准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建议如下:

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

根据国内氢能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通过深入研究、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加快中国清洁低碳氢能行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在清洁氢的定义、阈值以及核算方法等方面力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趋势相协调。例如,应当加强对国际上提出的可再生电力制氢“三个支柱”的重视,结合国情考虑适时推进,确保电力制氢的清洁性。此外,也应当加强氢气本身排放的气候影响的研究,目前英国已经在相关标准中对氢气排放提出了管理要求,欧盟也在其政策中承认了评估和解决氢气排放问题的必要性,因此,中国也应当加以重视。

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

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清洁氢认证的基础,然而为了确保标准能够真正支撑清洁氢的评价和认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清洁氢认证体系。政府可以支持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牵头开展清洁氢认证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此外,政府可以针对清洁氢的认证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清洁氢的生产和应用,如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清洁氢项目给予生产补贴、电价优惠等政策支持。基于完整的清洁氢认证体系,中国可以逐步探索建立氢能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和国际的氢能贸易。

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清洁氢的标准及认证尚未统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氢标准及认证体系,一些国家为实现其低碳转型目标,也会对进口的清洁氢提出要求,例如欧盟已经将氢气纳入了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中。因此,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化活动,同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此外,中国也应当推动清洁氢标准与国际协同互认,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与国际相关方的沟通交流,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清洁氢标准互认机制。一直以来,中国氢能联盟积极开展清洁低碳氢能相关示范探索和产业推广,在顶层规划、示范项目、技术创新、绿色氢能应用等方面开展多元实践,联合成员单位、国际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市场建设、提升技术自主化水平,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加强低碳清洁氢能国际合作。标准方面,中国氢能联盟于2020年牵头制定了全球首个“绿氢”标准——《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低碳氢、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量化标准及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2023年,行业标准《清洁低碳氢能评价标准》获国家能源局立项,将对清洁低碳氢能评价标准的相关术语与定义、要求、过程、方法、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规定,未来将适用于按照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氢气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国际标准建设方面,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深度参与IEA、IRENA、APEC、Hydrogen Council等国际氢基绿色能源贸易、标准和认证的研究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国际间清洁氢标准的协同互认。

研究成果

中国氢能联盟积极推动国家级氢能智库建设,研究成果广受关注。中国氢能联盟与IEA、IRENA、FCH-JU以及RMI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绿氢政策指南》《绿氢降本路径》《氢谷——世界氢经济洞察报告》《开启绿色氢能新时代之匙:中国2030年“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图》等研究成果,连续五年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立足我国氢能产业及能源战略发展需要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数据手册》《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等重磅报告。

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本文转载自中国氢能联盟 氢能联盟CHA,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15:46
下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14:23

相关推荐

  • 细数第三批城市群候选地区氢能“家底”几何?

    2020 年五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项目,入选示范城市群的 “3+2” 地区成为产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量优质的产业资源。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部分非示范城市群地区甚至显示出比示范城市群地区更高的产业发展热情。 尽管中央部委还没有放出新一批示范城市群的风声,但多个地方政府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申报新一…

    2023年2月8日
    37200
  • 中石油 500KM 氢管道;20 户家庭点火燃气掺氢;工信部总工:深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11 项氢储能国标及行标

    氢能头条一周回顾 1、年内投产!中石油500公里输氢管道项目新进展 2月15日,由乌海中太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氢能制储运销一体化工程一期项目正式在当地发改委备案。据报道,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北区,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000万元 , 申请银行贷款15000万元 , 计划在2023年4月开工,2023年12…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25日
    43500
  • 碱性电解槽:从1到N,谁主沉浮?

     结论:我们判断绿电制氢正迎来从1到N的产业爆发阶段,绿电度电成本、电解槽单位电耗和设备投资的下降,驱动水电解制氢在能源化工等领域与灰氢平价。碱性电解槽作为核心制氢设备,将迎来千亿级市场需求。我们看好具备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国产龙头。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31日
    36800
  • 一季度全球氢车销量下滑,氢能不香了?影响因素能否持续?

    时间:2023-05-29 13:30:00 来源:氢云链 作为氢能应用领域的主力之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情况无疑反应出阶段内全球氢能产业市场的部分情况。2022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虽然较2021年有了近10%的增长,但是与2021年各国销量纷纷上涨不同的是,2022年不同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已经开始出现分化,其中中国、韩国和德国实现了较大幅度…

    2023年5月29日
    29400
  •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佛山开幕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佛山南海开幕(央广网发 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央广网佛山5月24日消息(见习记者 谢艳 通讯员 南宣)5月23日上午,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开幕。11位中国院士、3位外籍院士,以及数十位氢能应用领域的重要学者、专家,围绕全球氢能产业的最新成果展开对话。 本届大会以“氢能与双碳战略:从现在到未来”为主题,聚…

    2023年5月24日
    3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