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欧盟、英国等多个国家出台的清洁氢相关标准,以及各国间正在开展的清洁氢标准国际协同和互认行动,并从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三个方面为中国建立清洁氢标准提供了建议。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发布氢能相关政策及战略,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促进氢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由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因此,建立针对氢气的环境和可持续性标准、法规和认证体系,考虑氢能产业链潜在的气候风险,对于促进清洁氢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

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当前,国际上对于清洁氢气存在多种概念和术语,包括“清洁氢”、“可再生氢”、“低碳氢”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利益,制定不同的清洁氢标准及认证体系,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限制、可再生能源比例等。这种标准及认证体系的不一致性增加了氢能贸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接受度,有可能对国际间的氢能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

美国「清洁氢」定义及认定标准

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清洁氢”定义为“通过一种工艺生产的氢气,该工艺生产每千克氢气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于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欧盟对「可再生氢」和「低碳氢」的定义

根据欧盟关于可再生氢的两项授权法案,“可再生氢”是指通过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取的氢气,也被称为“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
根据欧盟“氢气和脱碳气体市场一揽子立法”(Hydrogen and Decarbonized Gas Market Package),“低碳氢”是指来源自不可再生资源的氢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于化石燃料应至少减少70%。

中国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定义及标准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低碳氢”的温室气体排放阈值为14.5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阈值为4.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同时“可再生氢”要求其制氢能源为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制定了清洁氢认证相关的标准,并正在开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标准的互认计划,这不仅能够确保氢气的气候效益和可持续性,也有助于促进氢气的国际间贸易,帮助世界各国实现其脱碳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3年氢气产量约3550万吨,以化石原料制氢为主。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蓬勃发展,截止到2024年中,中国已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超过350个,规划产能近700万吨,其中已建成运营近80个,建成运营产能超10万吨/年。清洁氢标准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双碳和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氢能产业低碳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开展国际氢能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保障。报告充分分析各国对清洁氢的定义、各国氢能产业现状,以及世界各国清洁氢标准的最新进展和推动国际清洁氢标准协同互认的积极举措,最终从三个方面为中国清洁氢及国际协同标准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建议如下:

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

根据国内氢能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通过深入研究、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加快中国清洁低碳氢能行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在清洁氢的定义、阈值以及核算方法等方面力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趋势相协调。例如,应当加强对国际上提出的可再生电力制氢“三个支柱”的重视,结合国情考虑适时推进,确保电力制氢的清洁性。此外,也应当加强氢气本身排放的气候影响的研究,目前英国已经在相关标准中对氢气排放提出了管理要求,欧盟也在其政策中承认了评估和解决氢气排放问题的必要性,因此,中国也应当加以重视。

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

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清洁氢认证的基础,然而为了确保标准能够真正支撑清洁氢的评价和认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清洁氢认证体系。政府可以支持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牵头开展清洁氢认证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此外,政府可以针对清洁氢的认证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清洁氢的生产和应用,如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清洁氢项目给予生产补贴、电价优惠等政策支持。基于完整的清洁氢认证体系,中国可以逐步探索建立氢能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和国际的氢能贸易。

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清洁氢的标准及认证尚未统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氢标准及认证体系,一些国家为实现其低碳转型目标,也会对进口的清洁氢提出要求,例如欧盟已经将氢气纳入了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中。因此,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化活动,同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此外,中国也应当推动清洁氢标准与国际协同互认,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与国际相关方的沟通交流,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清洁氢标准互认机制。一直以来,中国氢能联盟积极开展清洁低碳氢能相关示范探索和产业推广,在顶层规划、示范项目、技术创新、绿色氢能应用等方面开展多元实践,联合成员单位、国际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市场建设、提升技术自主化水平,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加强低碳清洁氢能国际合作。标准方面,中国氢能联盟于2020年牵头制定了全球首个“绿氢”标准——《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低碳氢、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量化标准及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2023年,行业标准《清洁低碳氢能评价标准》获国家能源局立项,将对清洁低碳氢能评价标准的相关术语与定义、要求、过程、方法、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规定,未来将适用于按照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氢气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国际标准建设方面,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深度参与IEA、IRENA、APEC、Hydrogen Council等国际氢基绿色能源贸易、标准和认证的研究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国际间清洁氢标准的协同互认。

研究成果

中国氢能联盟积极推动国家级氢能智库建设,研究成果广受关注。中国氢能联盟与IEA、IRENA、FCH-JU以及RMI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绿氢政策指南》《绿氢降本路径》《氢谷——世界氢经济洞察报告》《开启绿色氢能新时代之匙:中国2030年“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图》等研究成果,连续五年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立足我国氢能产业及能源战略发展需要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数据手册》《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等重磅报告。

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本文转载自中国氢能联盟 氢能联盟CHA,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15:46
下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14:23

相关推荐

  • 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包信和表示,现在全球每年差不多有9000万吨左右的氢,中国差不多也有3000万吨左右的氢在用。这些氢基本上95%是从化石能源来的,主要是从煤、天然气来的,国内主要是煤,包括副产氢来的氢,这些氢统称为“灰氢”。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2024年2月22日
    20500
  • 北京市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原标题: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 推进基础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 青年科创团队赋能氢能产业发展 未来能源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北京市正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联合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基础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逐步解锁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模式与新潜能。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及相关企业,近距离采访青年科学家与工…

    上市企业 2024年12月16日
    7000
  • 液氢上路?交通部:发布氢气(液氢)道路运输标准化计划

    相对国外,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内多个民用液氢生产示范项目落地,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液氢生产、运输装备技术,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国内民用液氢开始逐渐走向规模化示范应用阶段,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8月2日,交通部发布《关…

    2023年8月7日
    27900
  • 氢能多场景大规模应用多重难题待解

    近日,“西部氢能产业园推介签约仪式”在四川成都西部氢能产业园产业展示中心举行。西部氢能产业园全部21栋建筑封顶,产业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初步招引氢能、汽车电子、环境保护等领域多家企业入园。 当前,氢能产业园、氢能港口等应用场景建设正持续提速,跨区域氢能高速公路建设拉开帷幕。业内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的多场景大规模应用将充分发挥氢能脱碳潜力,助力降…

    2023年5月31日
    24900
  • 氢燃料电池产业方兴未艾 上市公司加强布局

    近期,宝泰隆、亿华通等企业在氢能产业布局上持续发力,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产业意义重大。随着氢能产业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包括氢燃料电池车等在内的细分赛道也将借助政策利好迎来发展新机遇。   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各界共识。氢燃料…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9日
    218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