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氨”被冠以“真正无碳”的可持续清洁能源,在减排、存储和运输上具有相对优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下降,绿氨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目前绿电制氢合成氨尚处于启动摸索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是许多国家、企业都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并规划产业布局。绿电制氢氨系统经济性究竟如何?绿氨何时能打破绿氢瓶颈,形成规模化市场?

一、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目前绿电制氢合成氨系统多采用间接合成路线,由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及储氢、空分制氮、合成氨等工序组成,是一个动态、连续非线性的工程系统。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图1 工业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构成示意图

二、电解水制氢成本及经济性电解水制氢主要分为碱性电解水制氢(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四条技术路线。AEM和SOEC作为新兴技术还未实现规模量产,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应用最为广泛,可以用于规模较大的风光发电系统。本文以碱性电解水制氢(ALK)路线为主进行探讨。电解水制氢系统主要由电解槽主体以及 BOP 辅助系统组成。BOP 辅助系统由电力设备(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等)、气液分离及干燥纯化设备及其他设备构成,其投资主要构成如图所示。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图2 电解水制氢系统投资构成电解水制氢全生命周期成本一般包括设备成本、能源成本(电)、原料费用(水及化学试剂等)、财务费用、维修费用以及其他运营费用。用电成本是决定电解水制氢单位成本的主要因素,生产运行小时数次之,设备投资对制氢成本影响相对较小。电解水制氢系统整体能耗在5-6kW·h/Nm3,用电费用占总成本比例约为70%-80%。按照用电价格0.25元/kW·h,年运行小时数4000小时计算,制氢成本约为19元/kg,电价每降低0.05元/kW·h,制氢成本将降低约3元/kg。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假设条件:制氢系统投资10000元/Nm3,设备更新按初始投资20%,系统耗电5.5kW·h/Nm3。图3 电价与氢成本关系图目前化石燃料制氢生产成本约 10-17 元/kg,当电解水制氢年运行时间≥2000小时,用电价格至0.20元/kW·h,电解水制氢成本在13-19元/kg,接近化石能源制氢成本。当电解水制氢年运行时间≥2000小时,用电价格至0.10元/kW·h时,电解水制氢成本在8-12元/kg,低于大部分灰氢成本,可初步具备经济竞争力。在保证风、光项目合理收益率的前提下,风、光资源禀赋优越地区已可以实现0.25元/kW·h左右供电价格。但是,考虑到绿电制氢系统需要配置较高比例储能系统,在当前投资水平下,实现0.2元/kW·h以下供电价格较为困难。风电、光伏造价与其可承受电价如图所示。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图4 可再生能源可承受电价

三、氢合成氨成本及经济性可再生能源合成氨技术,以清洁能源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取代传统工艺中的化石能源(煤、天然气等),与低温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混合、加压、纯化后,通过合成氨反应器生成氨。主要能量消耗包括原料气压缩功、循环气压缩功和氨分离的冷冻功耗。合成氨的成本包含固定资产投资的折旧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和原料能耗成本。目前技术条件下,合成氨耗氢量约176kg/t,生产耗电量约 1000kW·h/t,其中氢原料成本占合成氨总成本比例约70%-85%,是影响合成氨价格的关键因素。氢成本每降低1元/kg,绿氨成本可降低约176元/t。合成氨需要稳定电源,一般采用网电或配储绿电并配比网电,各地电价差异较大,电价每差异0.1元/kW·h,影响氨成本约100元/t。假设制氢用电电价为0.25元/kW·h,则氢原料成本价格约为19元/kg,合成氨成本中氢原料成本约为3330元/t,合成氨用电电价0.35元/kW·h,综合制氨电耗、折旧、财务、维修运营等成本后,每吨合成氨生产成本在4100元左右,液氨运输方式按采用“槽车+铁路”运输,运输成本约为200-300元/t,在该条件下,只有当氨市场售价在5100元/t以上时,项目方具有经济性。合成氨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2017-2021 年,市场均价在 2768-3470 元/t,2022 年上半年市场均价飙升至在 3758-5110 元/t 之间,下半年一度跌落至2746 元/吨,之后有所回升,至2023年8月合成氨价格围绕2500-3500元/吨区间震荡。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图5 合成氨价格走势绿氨若要实现经济可行,其成本还需要进一步压降。绿电合成氨成本与制氢用电电价关系如图所示。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假设条件:合成氨设备545t/d(NH3),合成氨用电电价0.35元/kW·h,暂不考虑氧、蒸汽等副产品收入。图6 不同电价下合成氨成本及价格分析

结 语目前来看,制氢成本制约绿氨市场竞争力,大规模绿电制氢氨达到经济可行尚需时日。但是,在新能源消纳压力较大地区,利用风电、光伏项目弃电制氢氨,已初步具备经济性。提升绿电制氢氨系统经济性,一方面可从进一步压降绿电成本,合理配比制氢氨容量入手。另一方面应重点关注“电–氢–氨”系统柔性控制模型的处理,以优化制氢氨生产能耗和成本。在规范绿氢、绿氨配套标准体系,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且产业发展支撑政策逐步完善后,绿氨产业必将迎来飞速发展。

本文转载自百人会低碳院,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14:40
下一篇 2024年12月27日 08:48

相关推荐

  • “氢”装上阵 北京打造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城市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共识,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场景高效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加大部署力度。2021年8月起,我国将上海、北京、广东3个城市群列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

    2023年5月29日
    27000
  • 中国天楹,从“垃圾发电”走上“氢”云路!

    在自然界中,某些动物以力量著称,例如大象;而另一些则以敏捷和灵巧闻名,如猴子。人们往往难以构想出一个既力大无穷又机敏灵巧的动物会具备何等惊人的能力。然而,在企业界中,人们确实发现了有这样兼具两种特质的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天楹”)就是这类企业的佼佼者。 中国天楹兼顾力量与灵活性的上市公司。中国天楹本来是一家以环保业务起家的公司,公司成立之…

    2024年12月27日 创业分享
    15100
  • 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日益加快 推动各环节降本增效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氢能代表企业了解到,随着政策密集发力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氢能储供、加氢机和燃料电池环节正迎来系统性变革:储氢瓶逐步升级,液氢、大功率燃料电池、大流率加氢技术正取得关键突破。

    2024年6月14日
    21000
  • 从燃料电池车到多场景 产业链协同促氢能规模化应用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今年以来,氢能板块升温,二级市场上多只氢能概念股走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氢能的落地应用逐渐突破多重障碍,向规模化发展。 从2月份山东省发布通知,对安装ETC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费,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中车长客自主研制出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再到北京、广州、山西、安徽、河南、河北、江苏…

    2024年6月5日
    21300
  • 合成氨,绿氢项目“最强CP”

    绿氢推进速度,超乎我们想象。 当初年产2万吨绿氢的库车项目开工的时候,国内主流媒体齐呼“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开工”,何等荣耀!不禁让人有一种“中国氢能世界第一”的错觉。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库车项目的制氢规模似乎已经不够看了。据索比氢能网统计,国内正在规划和建设的万吨级以上的绿氢项目已有几十个,十万吨以上的就有好几个。 绿氢项目多了,消纳方式也逐渐被关注。我们发…

    2023年7月17日
    3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