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关键之年,期待突破

2023年,预计在政策效果合力及降本的推动下,燃料电池车销量将实现翻番,其中重卡车型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有效带动产业链价值增长。同时,绿氢制取和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快速增加。我们认为,2023年投资关注点聚焦在氢能车销量量级的飞跃、绿氢项目拓展及电解槽设备的“出海”、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装备的国产化新突破。我们看好氢能产业化进程加速,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氢能——关键之年,期待突破

  政策框架2022年逐步完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

  2022年,随着中央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落地,氢能政策框架已基本完善,有中央的顶层设计、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群对应的补贴政策以及各地方的相关产业规划,预计2023年各类政策有望陆续落地,效果或可形成合力,有望进一步推动氢能发展提速。此外,国际间的氢能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国在产业链上的成本优势和先发技术优势有望帮助国内氢能企业加速出海。

  2023年FCEV销量有望翻番增长,重卡占比或持续提升。

  2022年前11月,氢车产/销/上险量分别为2969/2789/3755辆,整车厂上险量前三的厂家分别是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佛山飞驰。工信部推荐车型目录中,2022年第1~11批总共入围车型272款,较2021年全年车型增加29%。按照前11月销量同比增速,我们预计2022年氢能车销量约为4500~5000辆,2023年销量有望达到9000~10000辆。结构方面,2022年重卡占比快速提升,且销售流向氢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鉴于氢能重卡在补贴力度、长距离运输等方面的优势,预计2023年的车型结构中重卡占比会进一步提升,也有望带动产业链价值扩张。

  2022年绿氢热度升温,预计2023年电解槽设备需求同比增长两倍

  2022年,在“双碳”目标及氢能产业规划的带动下,大型能源央企及新能源装备的龙头企业也进入绿氢赛道,国内绿氢项目及电解槽产能迅速扩张。目前绿氢最优先的应用场景是在化工领域。我们预计2023年电解槽设备需求或达到3GW,同比增长2倍,对应市场规模在50~60亿元。2025年,电解槽设备的国内市场规模有望接近300亿元。此外,在国际氢能合作的背景下,中国电解槽设备有制造成本优势,预计2023年相关企业出海有望加快。

  风险因素:

  关键技术进展缓慢;产业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氢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2023年或是氢能产业化的关键之年,在政策有效落地、产业链降本以及需求进一步释放的背景下,我们看好氢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氢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边界有望不断拓展,绿氢项目及产业链“出海”有望初具规模,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和降本预计也有新的突破。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燃料电池车辆特别是重卡产销量增长带动的产业链放量,;二是绿氢制取和应用相关的企业;三是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国产化有望继续突破的企业等。此外,随着申报IPO的氢能公司增加,2023年有望新上市的氢能龙头公司也值得关注。

本文转载自金融界 祖国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19:51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19:59

相关推荐

  • 甘肃350亿氢能项目招标方竟是假国企!权威人士:国家电投旗下没这公司

    6月21日8点51分,一份甘肃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文件显示招标主体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通酒泉”)。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350亿,但是招标仅仅几天后,6月26日就因采购计划变更而终止。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股权穿透后,中广通酒泉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

    2023年6月29日
    24600
  • 投资人苦等氢能爆发

    氢能赛道挤满了一级市场投资人。 投资界PEdaily 2023年03月22日 19:37浏览 4.3w 文|投资界PEdaily 当VC/PE似乎无人不投新能源,氢能便是细分赛道之一。 众所周知,作为目前已知最清洁的能源,氢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储运灵活的绿色能源,一度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

    2023年3月24日 投融资
    27600
  • 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1号公告!

    为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和评选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2024年1月24日
    29400
  • 中国首张!远程打造高端船舶“甲醇心”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9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中国首张M100甲醇单燃料船用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远程醇氢电动系统在船舶领域获得行业权威认可,助力绿色航运加速实现新跨越。具体来看,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积累,远程打造了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并全面产业化运营。醇氢电动系统以绿色甲醇为能源,通过高效独创的“…

    2024年9月18日
    21000
  • 北京大兴: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

    在南部的大兴区,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的国际氢能示范区一期已建设投用,不仅全产业链覆盖,更突出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八大关键零部件均有相关企业落户区内。如今,示范区核心区已构建以加氢示范站、国际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示范区二期、三期建设也正在同步规划中。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里,人们可以看到未来更低碳、更便利、更先进的更多可能。

    2024年2月18日
    29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