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

在南部的大兴区,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的国际氢能示范区一期已建设投用,不仅全产业链覆盖,更突出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八大关键零部件均有相关企业落户区内。如今,示范区核心区已构建以加氢示范站、国际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示范区二期、三期建设也正在同步规划中。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里,人们可以看到未来更低碳、更便利、更先进的更多可能。

大城之治的北京算法:打出组合拳 除得高效益

2024-02-18 07:32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打出组合拳 除得高效益

北京大兴: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

老“动批”疏解提升后变身金科新区服务科创企业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北京大兴: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

草厂片区改造提升后为附近居民创造出宜人的京味生活场景 摄影/张维民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习近平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殷殷寄语。2014年以来,北京市扎实、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中,北京“善”作除法,用“除”的思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治理,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打出政策“组合拳”优化产业结构

疏解非首都功能,关键在产业。“除”有剔除、优化之意,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推进,北京一方面出台禁限目录为产业发展“瘦身健体”,实现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对存量制造业企业提质升级,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首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疏整促需要做除法,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等要坚决予以退出。2014年7月,北京出台《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对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减量提质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的2015年、2018年、2022年“禁限目录”又三次修订完善,在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上更加精准。禁限目录禁止和限制的是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增加的则是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对于北京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从瓦片到芯片,从砖头到创投风投”,位于海淀区西三旗街道的金隅智造工场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后迭代升级,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天坛家具厂的所在地。那时,走入厂区,目光所及之处是高耸的烟囱、轰鸣的机床,墙角积攒的锯末、堆积的木块,轰隆隆的生产线、大汗淋漓的工人师傅……这些零散的记忆构成了曾经家具厂繁忙的场景。随着时代发展,家具生产已经不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此扎根十余年的天坛家具厂于2016年初整体转移。当年9月,金隅集团与海淀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大信息及智能制造”为产业方向的科技创新园区。2017年7月改造启动,2019年9月全部竣工。

现如今,传统家具厂已变成金隅智造工场,这是一个充满现代工业风格的科技园区。红外热成像测温机器人“把守”园区入口,行人会“偶遇”上路测试的无人配送车,园区中心广场还设置了可语音提示并感应开门的智能垃圾分类柜……科技元素在园区内无处不在。通过对老旧工业厂房装修改造、打造“大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聚集,金隅智造工场实现了传统生产制造向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策源地。

优化产业结构不能一“疏”了之,更应疏提并举,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也在积极推动存量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提升。

劳动密集型的食品加工成了“世界灯塔工厂”,靠的就是数字化转型。位于经开区的北京亿滋曾是传统食品加工行业,送面粉、送料都是靠人连班倒,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通过数字赋能生产线,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亿滋北京部署了38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应用案例,其中包括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面团生产黑灯车间、通过机器学习(AI人工智能应用的一种技术)优化燃气消耗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赋能,亿滋北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3%。“北京亿滋被评为了世界灯塔工厂,它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历程可以为食品行业提供很好的案例参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介绍。

对一般制造业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坚决说不,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更大的空间。“禁限目录”严守新增产业和功能底线,与《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政策文件一道打出“组合拳”,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形成北京市指导产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

政策“组合拳”之下,北京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善。打开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从2017年“推动产业高端化”到2021年“建设全球数字标杆城市”再到2024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逐年深入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南部的大兴区,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的国际氢能示范区一期已建设投用,不仅全产业链覆盖,更突出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八大关键零部件均有相关企业落户区内。如今,示范区核心区已构建以加氢示范站、国际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示范区二期、三期建设也正在同步规划中。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里,人们可以看到未来更低碳、更便利、更先进的更多可能。

与大兴区着力推进氢能产业一样,在京北昌平,已经培育发展了二十余年的生物医药产业也迎来了累累硕果。各项优惠政策和多方搭建的平台,让“生命谷”吸引了300多名知名科学家和600余家医药健康企业。前不久,又一新兴产业——北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又落位于此,将重点布局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工程等四大分中心,将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

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让北京有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机会和创新发展的空间,依托科技创新和资源聚集的禀赋,北京聚焦高精尖产业,到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过去的一年,北京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实施八项行动,旨在打造未来产业新高地。

细化城市治理划定发展边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要破解北京“大城市病”这一“沉疴”“顽疾”,也需要做除法。除法,就是要将庞杂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化繁为简,从小处着手逐一破解,最终实现难点、堵点问题的“归零”。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北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化解为若干项小任务,从而找到具体而微的工作抓手,也让整体工作系统集成、协同推进。

疏整促工作需要在庞杂任务中找到具体抓手,做除法便是要分解任务,逐一击破。北京市三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中,从封堵“开墙打洞”、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到环境提升再到向居民院落延伸“一院一策”,那些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问题治理难题被拆解为一个个细小而具体的工作并逐一化解,让曾经街巷脏乱的治理“死角”也焕发新生。

民生设施缺乏曾是前门地区的草厂胡同居民最头疼的问题,烧煤做饭烟熏火燎,胡同公共厕所没暖气,屋里屋外一个温度……2017年,东城区启动新一轮胡同整治,草厂胡同有了大变化。整治注重功能性提升,不断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整治后,草厂胡同焕然一新。胡同路面铺上了花岗岩;老样式的木质灯杆立在了路边;百姓家家用上了电采暖和全电厨房,一举解决了平房区用火安全问题;昔日“冬冷夏臭”的公厕,也成了居民们口中的“五星级公厕”,这里地面墙面干净整洁,隔间墙壁上安装着壁挂式的暖气,伸手摸摸,手感温暖。这里还装上了新风系统,实现了冬暖夏凉。

疏整促工作需要精准命中百姓急难愁盼,做除法便是于细微处切中痛点。当城市从过去粗放的、大尺度的大拆大建逐步转向小尺度的存量更新、城市修补,城市更新也进入“微提升”时代。地面上几处跳房子、小脚丫彩绘图案就能为孩子们营造一方乐园;利用腾挪空间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口,就能解决电动车进楼的安全隐患;车位方向改一下、车位间距缩一点,就为小区增加了20个停车位……

昌平区西三旗桥G6辅路西侧一处不到1万平方米的小微公园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园内不仅有一条宽4米长400米的蓝红色环形步道,步道两侧还种有错落有致的乔、灌木等植被,10余种花卉点缀其间,市民在每个转角都能遇见美。而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杂屋、旧危房,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昌平区发改委统筹协调下,原有地貌疏解腾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启动了西三旗桥G6辅路西侧沿线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改造后的小微公园不仅环境宜人,园内还因地制宜设计了凉亭、休闲广场等设施,丰富公园功能,满足居民需求。

疏整促工作推进以来,如上述案例一样,北京的很多相关部门都善于聚焦细部,以“除”的思路逐个破解难题、细化难点,以实干的精神切实解决困扰城市治理多年的“沉疴”和影响百姓幸福感的“堵点”,做“除法”,城市治理的成效才能成倍递增。

政策到位才能迁得出去又落得下来

习总书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十年来,包括动批、大红门服装城等多个大型批发市场成功疏解,如何既能迁得出去也能落得下来,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政策设计到位、扶上马送一程正是其中的“密钥”。在众多的区域性市场的疏解提升中,“动批”成为“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的典型案例。梳理“动批”12个市场的疏解过程,北青报记者感受到的是难点重重,却又总是能善作善成克难点,最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迁得出去,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千差万别的市场情况是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据原北京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刘林介绍,“动批”12个市场,有央企产权,有市属国企产权,有民营企业产权。

面临这样的复杂情况,刘林介绍,他们采取地方多部门联动、地方与中央联动的方式,25家单位联合执法,打出行政、经济、法律等相结合的“组合拳”,形成合力寻根溯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分析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形势,“动批”地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到市场本身的运行走势、疏解后更好的发展机会……最终让所有的市场方松了口,同意疏解。

可以疏解了,商户的补偿资金从哪来成为接踵而来的第二难点。这时候,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以“平衡利益、实现共赢”为出发点,理清“舍”与“得”的关系,寻求利益平衡点。甚至从上到下化身房产中介,为市场方“拉”租客。就这样,探索“一楼一策”,创新性推出了“产权换疏解”“税收推动”“减量平移”“股权收购”“政府引导基金助推”等多种疏解模式,让“动批”疏解走上了“快车道”。

迁得出去了,又如何能让迁出去的商户落得下来?其实,早在“动批”疏解初期,西城区就开始有计划地为商户解决发展后顾之忧,帮助商户从市场方依法依规争取更多补偿。同时,对接天津、河北多地,考察项目、了解当地落户政策和经营政策,为商户落户津冀地区各市场争取包括户口落户、子女入学、租金减免等方面更优惠的条件。

河北沧州明珠商贸城、石家庄乐城国际市场、白沟和道国际服装城……指挥部先后与沧州、石家庄、廊坊、白沟等地政府和企业签署协议,用来承接搬迁商户。从第一批商户2016年开始外迁,到2018年底,“动批”已经有8000商户在京外落户,扎根发展。在保定白沟落户的有2000多户,商场的名字干脆命名为“白沟动批”;在天津温州商贸城有1500多户;天津建鑫城1000多户;沧州明珠商贸城也接近1000户……“很多跟我们‘对峙’过的商户,都是带着笑容走的。” 刘林说,通过努力,逐渐和商户建立起了信任关系,让他们从开始的不理解和抵触,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依赖。

对于这些“嫁出去的女儿”西城区并未像“泼出去的水”一样不再管不再问,外迁的商户碰到各种各样的营商问题,要政府出面协调的,只要合理,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产业处都会想方设法尽力协调。甚至,西城区政府对于“动批”商户在外地的活动,还开了一个“站台”的口子。“就是想让对方知道‘动批’的商户是有‘娘家’、有‘靠山’的。”刘林说。

正是在这样贴心的政策加持下,“动批”的市场一个个完成疏解。2015年,天皓成、聚龙闭市;2016年,金开利德闭市;2017年,万容、万通、世纪天乐、天和白马关上大门。四年过去,2017年11月30日,随着东鼎服装商品批发市场闭市,“动批”12个市场全部闭市,这个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标志性工程宣告收官。

“动批”的成功疏解,得以在北京的核心区腾出35万平方米的空间筑金巢引金凤,老“动批”已经华丽丽地转身为金科新区。今年,随着老“动批”最后一个由华远集团承接改造的世纪天乐大厦项目——北京金融科技中心的竣工投入使用,金科新区核心区将实现整体亮相。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解丽

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记者 张月朦 解丽,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2月18日 07:54
下一篇 2024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天津首批氢燃料电池环卫车在天津港保税区投入使用

     天津港保税区氢燃料电池环卫车助力建设美丽天津项目启动仪式日前在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举行,天津首批氢燃料电池洗扫车和洒水车在天津港保税区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保税区市政扫保业务正式迈入氢能源时代。   此次投运的两台氢燃料电池洗扫车和两台氢燃料电池洒水车,以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丰富的工业副产氢作为动力来源,由区内企业氢璞创能提供电堆、新氢动力提供系统、环投集团提…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22100
  • 国鸿氢能冲刺港交所:年亏2.8亿 云浮工业园与青岛城投是股东

    雷递网 雷建平 5月29日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鸿氢能”)日前更新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年亏损2.8亿 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企业,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氢燃料电池产品和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2017年,公司建成全球规模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设施。 国鸿氢能在推进燃料电池技术在道路交通、轨道…

    2023年5月29日
    19400
  •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扮演重要角色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特别顾问塞尔温·哈特表示,中国将在氢能产业等绿色能源发展领域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确保更多人获得可再生能源。2023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氢能银行计划,以刺激和支持可持续氢能的生产和投资。该计划预计投资30亿欧元在欧盟建立“未来氢能市场”,目标是到2030年将绿氢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吨,并每年从域外国家进口1000万吨绿氢。欧盟理事会近期还批准了《替代燃料基础设施部署条例》最终协议,为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明确的量化标准。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26日
    21900
  • 东胜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涛与三一集团氢能装备公司总经理饶洪宇一行座谈

    原创 东胜发布 东胜发布 12月26日,东胜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涛与三一集团氢能装备公司总经理饶洪宇一行座谈,双方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项目合作。 座谈会上,韩涛对饶洪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鄂尔多斯高新区和东胜区的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有关情况。他说,鄂尔多斯高新区和东胜区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在鄂尔多斯高新区、东胜区投资…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20400
  • 工信部总工: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2 月 20 日,新华社发布题为《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的文章。其中,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原文如下: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22日
    18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