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甲醇重整制氢及氢电混合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斩获了2022年度全球科技创新大会奖银奖。在会场,该公司副总经理曹夷乐接受了上证报记者专访,介绍了该公司对氢能产业的见解和公司的研发方向。
曹夷乐介绍说,氢能本身是不产生碳排放的高效、优质的能源,而且还能以燃料电池的形式作为风、光等新能源的良好载体。因此氢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较高的重视。尤其对我国而言,相比油气资源存在一定对外依存度,氢能完全可能做到自主可控。
不过,在曹夷乐看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在从制备到应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定挑战。在制氢端,未来大规模可再生氢源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制氢端与应用端不匹配。在储氢端,氢气难以长时间存储,氢气运输过程中损耗大、成本高。运氢端,氢气的运输成本高、效率低。加氢端,加氢站不仅面临苛刻的选址条件,而且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
近年来,业界为了推动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性地推出了种种解决方案。例如,博氢的理念就是借助甲醇重整制氢技术在氢能使用端现制现用。
曹夷乐所说的现场制氢,是借助现有能源体系,通过甲醇制备、储运和加注,在使用端用甲醇现场制备氢气。这一过程中使用甲醇常规液体储罐即可,避免使用高压氢瓶,对使用场景没有限制。这种路线绕开了要求较高并且尚不完善的氢产业链配套设施,也突破了传统高压储氢的应用场景限制,提供给用户安全可靠的氢能应用。
据介绍,博氢的业务板块分为两块,一是围绕用甲醇现场制氢形成的解决方案,推出用于交通、工业和储能等领域的相关产品;二是将现场制氢的技术用于高温燃料电池,在应急发电场景中实现替代。目前,博氢的产品在电动车、应急和后勤保障用电等场景中已经实现落地。
“另外,博氢也在探索为各种个性化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曹夷乐表示,随着近年产学研各方对氢能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逐渐获得肯定。
“前几年一谈到氢能,人们想到的就是重卡或大巴上使用的氢燃料电池,这其实是比较狭隘的理解。从国家最新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就是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探讨氢能包括交通领域在内、更多元的良好应用前景,如工业上的化工、炼钢、冶金、发电等方面。”曹夷乐说。
上述规划中的发展目标提到,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刘怡鹤)
本文转载自上证报中国证券,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