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记者今天(6月2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此次海上中试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集成了原位制氢、智慧能源转换管理、安全检测控制、装卸升降等系统于一体,在经受了8级大风、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环境的考验后,连续稳定运行了超过240小时。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水成分复杂,包含90多种化学元素及大量微生物和悬浮颗粒,带来了腐蚀性和毒性强、催化剂失活、电解效率低等诸多技术瓶颈与挑战。对此,如果以海水为原料间接制氢,严重依赖大规模淡化设备,工艺流程复杂且占用土地资源,推高了制氢成本与工程建设难度。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未有突破性的理论与原理彻底避免海水复杂组分对电解制氢体系的影响。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表示,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在原理上跳出了传统化学的范畴,通过蒸汽压差的物理力学驱动,来全部隔开海水中的90多种复杂元素及微生物对电解水制氢的影响,打破世界上原本需要依靠纯水制氢的传统模式。通过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直接制氢,并结合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未来将会改变全球的能源开发路径。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来源:央视财经、央视新闻

原标题:全球首次!成功!

本文转载自氢燃料电池汽车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2日 14:47
下一篇 2023年6月2日 15:14

相关推荐

  • 氢动力无人机续航破纪录 关注燃料电池新机遇

    德邦证券指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顶层支持力度大,政策利好持续落实,持续看好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的投资机遇。重点推荐:制冷压缩机龙头,积极开拓氢气压缩机的【冰轮环境】;深冷技术领跑者,布局加氢站和液氢的【中泰股份】;燃气龙头,布局加氢站运营的【九丰能源】。建议关注:电解槽技术领先,面向制加一体站的【昇辉科技】;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卡位氢能,布局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检测的【科威尔】。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1日
    22800
  • 氢能也需要石墨烯!

    SNEC如火如荼举行期间,5月24日,第七届石墨烯前沿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材料在智慧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聚集“三能”(光能+氢能+智能),全面梳理相关理念、材料特性、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 除了人类正在面临的能源危机之外,诸如环境气候、信息电子、资源利用等各个领域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来讲都是“能源”问题。物质和能量…

    2023年6月1日
    27300
  • “氢”风徐徐,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4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一辆白色大巴驶入北京南部刚建成投用的油氢一体站——大兴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只见加气员麻利地打开大巴车的加气口,用加注枪注入燃料——氢气。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久前,由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为探寻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促…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1100
  • 新型储能距离“电力银行”还有多远?

    作者 | 蒋波、杨亦编辑 | 杨亦随着新能源消纳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储能从业者比任何人都更加关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举一动。新型储能对于消纳的作用,真的如院士所说只是“长江水弄了几个装矿泉水桶”这样没价值吗?但储能业内玩家却坚信,新型储能将扮演电网的“稳压器”、用户的“绿电银行”。储能到底是“矿泉水桶”还是“绿电银行”?先要问问电力系统。在…

    2024年9月11日
    1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