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上海将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万辆。昨天,由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介绍,将主要拓展3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等。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赁车、机场场内用车、产业从业人员用车、公务用车试点应用。三是综合交通领域,支持氢能在船舶、飞机、火车机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在应用先导场景建设方面,上海将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进一步优化港区装卸设备能源结构,鼓励开展轮胎吊、集卡、叉车等设备的氢能替代,探索形成氢能在港航场景的商业模式。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推动机场行李车、引导车、清扫车等特定场景特种车辆的氢能应用。同时,打造铁路氢能示范场景,探索氢能机车在本市特定的铁路场景下的应用,鼓励铁路站点推进装卸作业车辆、设备的氢能应用试点。(张晓鸣)

相关阅读

《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发布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近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根据本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结合交通氢能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坚持场景牵引、政策引导、协同发展、安全有序的原则,依托重点场景、特色区域,打造交通领域丰富多元的氢能应用场景,促进交通氢能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循环,助力交通碳达峰碳中和。

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非道机械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0000辆。加快完善氢燃料供应体系和燃料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燃料电池汽车检测、维保等运营支撑体系以及氢燃料生产、运输、储存、加注等产业链趋向成熟,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适时探索氢能在水运、航空、铁路领域的示范应用的可行性。

拓展交通应用领域。主要拓展三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氢能非道机械发展。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赁车、机场场内用车、产业从业人员用车、公务用车试点应用。三是综合交通领域,支持氢能在船舶、飞机、火车机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打造示范应用场景。着力打造三个国际领先的应用先导场景:一是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进一步优化港区装卸设备能源结构,鼓励开展轮胎吊、集卡、叉车等设备的氢能替代,探索形成氢能在港航场景的商业模式。二是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推动机场行李车、引导车、清扫车等特定场景特种车辆的氢能应用。三是打造铁路氢能示范场景,探索氢能机车在本市特定的铁路场景下的应用,鼓励铁路站点推进装卸作业车辆、设备的氢能应用试点。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依托“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打造上海交通氢能应用环廊,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先行区。

宝山定位氢能创新应用示范区,重点支持氢能重卡应用于宝钢冷轧卷成品库之间、码头和成品库之间的运输,形成沿长江钢贸物流氢能走廊;嘉定定位氢能汽车示范引领区,重点推动城建环卫、公务、公交等领域提升氢能车辆的占比,加快推进通勤、物流、租赁、私人等各类场景的规模化示范应用;青浦定位氢能物流运营示范区,重点推进氢能车辆在城市配送、重卡多种物流场景的应用;金山定位城市交通综合氢能应用先行区,推进氢能在化工园区内通勤、金山区建成区内交通、跨区长距离公共交通等领域应用;临港定位近零碳交通氢能示范城区,重点布局中运量和常规公交氢能替代,打造渣土运输、环卫清扫、港口机械、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全类型交通氢能应用场景。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工作举措方面,一是加强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能,满足运营需要。加强氢瓶、加氢站技术创新,提升加氢效率和气瓶容量。推进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持续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加快氢站布局。构建多渠道氢源供应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加氢站建设规划,按照“站车协同”原则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在2025年前完成不少于70座加氢站建设,形成便捷、安全的加氢网络。

三是加强发展引导。持续完善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运营技术条件、运维保养标准体系,强化燃料电池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能力建设。加强氢能应用跟踪,探索推广商业模式,积累应用经验。各相关区和示范点围绕发展定位,研究制定示范工作方案,建立推进工作机制、完善加氢站点布局、强化政策协同、探索推广商业模式、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有序推进实施方案落地。

四是强化安全管控。围绕氢气的全生产链条、车辆的全作业场景、应用的全关键要素,完善安全防范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搭建氢能应用全过程运营监管平台,完善应急保障方案,提升安全运营能力,为交通氢能发展建好安全屏障。

五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对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的补贴力度,强化购置补贴和运营补贴,完善对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的管理规范和审批流程,优先发放额度支持发展燃料电池物流车,强化新能源汽车通行优先权,研究放开新能源货车通行限制,鼓励燃料电池货车发展。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本文转载自文汇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14:56
下一篇 2023年7月21日 14:09

相关推荐

  • Plug庆祝世界级燃料电池制造工厂完工

    Plug Power Inc.(纳斯达克:Plug)是全球绿色氢经济交钥匙氢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本周四欢迎客人来到Vista科技园,位于纽约州Slingerlands的新407,000平方英尺的燃料电池制造工厂,参加剪彩仪式。 Vista科技园设施将在未来五年内为纽约州首府地区创造1600多个新就业岗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Plug目前在纽约州有1472名员…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27000
  • 新技术问世!一汽红旗燃料电池发动机最新突破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0月24日,一汽红旗宣布,公司研发总院自主研发的首台CAPE6-070K-01燃料电池发动机在整车开发院试制部成功试制。研发总院红旗·鸿鹄混动平台CEO韩令海、资深首席李金成、整车开发院试制部部长刘鹏、新能源开发院动力总成开发部部长曲函师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下线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具体来看,CAPE6-070K-01燃料电池发…

    2024年10月25日
    24200
  • 豫氢动力中标商业化运营 2MW 热电联供项目

    近日,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公开招标项目。 本次项目为国内氯碱工业首个将副产氢气作为能源加以综合利用的尝试。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覆盖周边燃料电池车辆用氢需求,同时为厂区解决 2MW 的供电以及约 7GJ/h 的余热回收,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企业大幅节能减排。项目投产后,企业预计每年减少 …

    2023年3月2日
    30000
  • 氢储能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挑战及展望

    氢储能系统可以作为能源枢纽之一,可在源侧、荷侧实现多能源互补。在电源侧,氢储能可以促进“风光氢储一体化”“风光水火储氢一体化”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在用户侧,制氢加氢一体站可以与加油站、加气站和充电站进行合建,形成综合能源服务站。

    2023年12月22日 前瞻报告
    28700
  • 与丰田Mirai和现代Nexo不同,将今年上市的本田CR-V氢燃料电池车具有插电式功能!

    本田正在开发氢燃料电池版本的 CR-V 紧凑型 SUV,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新的 CR-V 燃料电池 (FCEV) 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到达美国。不出所料,它看起来像 CR-V,尽管前端设计存在一些差异。最值得注意的是,格栅形状和下面板不同,大灯也进行了修改。

    2024年2月17日
    2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