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上海将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万辆。昨天,由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介绍,将主要拓展3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等。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赁车、机场场内用车、产业从业人员用车、公务用车试点应用。三是综合交通领域,支持氢能在船舶、飞机、火车机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在应用先导场景建设方面,上海将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进一步优化港区装卸设备能源结构,鼓励开展轮胎吊、集卡、叉车等设备的氢能替代,探索形成氢能在港航场景的商业模式。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推动机场行李车、引导车、清扫车等特定场景特种车辆的氢能应用。同时,打造铁路氢能示范场景,探索氢能机车在本市特定的铁路场景下的应用,鼓励铁路站点推进装卸作业车辆、设备的氢能应用试点。(张晓鸣)

相关阅读

《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发布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近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根据本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结合交通氢能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坚持场景牵引、政策引导、协同发展、安全有序的原则,依托重点场景、特色区域,打造交通领域丰富多元的氢能应用场景,促进交通氢能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循环,助力交通碳达峰碳中和。

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非道机械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0000辆。加快完善氢燃料供应体系和燃料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燃料电池汽车检测、维保等运营支撑体系以及氢燃料生产、运输、储存、加注等产业链趋向成熟,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适时探索氢能在水运、航空、铁路领域的示范应用的可行性。

拓展交通应用领域。主要拓展三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氢能非道机械发展。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赁车、机场场内用车、产业从业人员用车、公务用车试点应用。三是综合交通领域,支持氢能在船舶、飞机、火车机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打造示范应用场景。着力打造三个国际领先的应用先导场景:一是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进一步优化港区装卸设备能源结构,鼓励开展轮胎吊、集卡、叉车等设备的氢能替代,探索形成氢能在港航场景的商业模式。二是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推动机场行李车、引导车、清扫车等特定场景特种车辆的氢能应用。三是打造铁路氢能示范场景,探索氢能机车在本市特定的铁路场景下的应用,鼓励铁路站点推进装卸作业车辆、设备的氢能应用试点。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依托“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打造上海交通氢能应用环廊,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先行区。

宝山定位氢能创新应用示范区,重点支持氢能重卡应用于宝钢冷轧卷成品库之间、码头和成品库之间的运输,形成沿长江钢贸物流氢能走廊;嘉定定位氢能汽车示范引领区,重点推动城建环卫、公务、公交等领域提升氢能车辆的占比,加快推进通勤、物流、租赁、私人等各类场景的规模化示范应用;青浦定位氢能物流运营示范区,重点推进氢能车辆在城市配送、重卡多种物流场景的应用;金山定位城市交通综合氢能应用先行区,推进氢能在化工园区内通勤、金山区建成区内交通、跨区长距离公共交通等领域应用;临港定位近零碳交通氢能示范城区,重点布局中运量和常规公交氢能替代,打造渣土运输、环卫清扫、港口机械、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全类型交通氢能应用场景。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工作举措方面,一是加强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能,满足运营需要。加强氢瓶、加氢站技术创新,提升加氢效率和气瓶容量。推进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持续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加快氢站布局。构建多渠道氢源供应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加氢站建设规划,按照“站车协同”原则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在2025年前完成不少于70座加氢站建设,形成便捷、安全的加氢网络。

三是加强发展引导。持续完善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运营技术条件、运维保养标准体系,强化燃料电池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能力建设。加强氢能应用跟踪,探索推广商业模式,积累应用经验。各相关区和示范点围绕发展定位,研究制定示范工作方案,建立推进工作机制、完善加氢站点布局、强化政策协同、探索推广商业模式、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有序推进实施方案落地。

四是强化安全管控。围绕氢气的全生产链条、车辆的全作业场景、应用的全关键要素,完善安全防范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搭建氢能应用全过程运营监管平台,完善应急保障方案,提升安全运营能力,为交通氢能发展建好安全屏障。

五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对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的补贴力度,强化购置补贴和运营补贴,完善对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的管理规范和审批流程,优先发放额度支持发展燃料电池物流车,强化新能源汽车通行优先权,研究放开新能源货车通行限制,鼓励燃料电池货车发展。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本文转载自文汇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21日

相关推荐

  • 支持在非化工园区制氢!唐山加氢站建设管理征求意见

    唐山市发改委于5月27日发布了《唐山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支持在非化工园区建立光伏制氢、风电制氢项目,并依托开展制氢工厂加氢站一体的制氢加氢项目。 全市加氢站布局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负责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加氢站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应符合《汽…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8100
  • 宁夏:积极推广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IT之家 3 月 19 日消息,IT之家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扩大内需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外进行部分公开发布的函。 《实施方案》提出,释放出行类消费需求。落实好减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着力提振汽车消费市场。大力推动非营运二手车异地交易“跨省通办”政策落地。推进农用汽车下乡,加…

    2023年3月20日
    13300
  • 重磅报告:绿电制绿氢是趋势,氢能产业链发展加速

    核心观点:绿氢行业高速发展,看好氢能产业链长期投资机会。氢能在工业、冶金、交通等领域应用广阔。在“双碳”大背景下,新能源蓬勃发展,配套绿氢项目就地消纳新能源电力有助于减少其对电网波动性影响,绿电制备绿氢趋势有望加速。我们预计 22 年全球电解槽新增约 1GW,26/30 年分别达到 30/127GW,22-30 年 CAGR=83%;对应电解水系统市场规模 …

    2023年6月6日 创业分享
    12500
  • 科学家实现400°C以下太阳能天然气制氢与脱碳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 制氢技术对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与发展颇为重要。传统制氢技术包括工业天然气重整制氢与煤气化制氢,是目前氢能的主要来源,而在双碳战略与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面临的共性挑战包括反应温度高、能耗高、CO2排放高。如何突破“三高”问题,对于氢能与能源结构转型的相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首次实现了400°C温和条件…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13日
    12300
  • 氢能产业系列报告(四):绿氢星辰大海,电解槽放量可期

    5月31日,德邦证券发布一篇公用事业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绿氢星辰大海,电解槽放量可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多因素驱动我国绿氢产业爆发式增长。2023年以来我国绿氢产业的景气度明显提升,2023Q1国内有13个绿氢项目签约或进入开工环节,涉及绿氢产能超15万吨/年,电解槽容量达835MW,已超2022年全年。我们将我国绿氢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归为…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31日
    117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