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市场逐步打开 企业积极抢滩布局

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刘鹏利表示,绿氢产能即将出现相对过剩,有望带动氢价下降,促进氢车推广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成为重要的储能载体。2023年以来,多家企业围绕氢能产业积极布局。

12月8日,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成功试投产。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石化方面获悉,该一体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达60%。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

近年来,全球多国出台氢能发展战略。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显示,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41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布了国家级氢能发展战略;包括中国、南非在内的13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国家规划。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中持续发力,不断追加资金投入,制定了相对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白皮书2022》指出,2022年中国氢气产能约4882万吨/年,比上年增长约1.2%;产量约3533万吨,比上年增长约1.9%。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加速推进,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引领大型可再生氢基地示范工程规划建设。已规划超过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项目达到36个,累计可再生氢年产能约5.6万吨;新增建成运营可再生氢项目23个,新增年产能约3.3万吨,比上年增长超过140%。

当前已经有26个省、区、市公开发布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专项政策316项,比上年增长约65%,新增政策中明确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占比超过40%。同时,氢能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已发布氢能相关国家标准102项、行业标准30项、团体标准136项。

依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重大示范项目,2022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售量比上年增长约36%,加氢站增幅超过40%。重型交通领域加快试点,工业领域示范项目陆续开建,累计建成运营发电/热电联产项目55个,总规模超12兆瓦,比上年增长118%。

氢晨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培云曾在公开场合提到,从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燃料电池的主要技术已突破、卡脖子问题基本解除。应用方面,我国局部地区的氢能重卡应用已显现经济性。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模式已初步构建,燃料电池推广要逐渐向“用得起、买得起、用得绿”三阶段跨越。

《白皮书2022》显示,我国部分制氢技术路线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解槽出货量大幅增长。主流厂家各类电解槽产能超过8吉瓦,出货量约800兆瓦。碱性电解槽成本优势仍然显著。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聚焦商用车,运输车、自卸车、牵引车等重型商用车装载的燃料电池功率以110~130千瓦为主,客车、公交车功率以60~90千瓦为主。大功率燃料电池取得突破,多个企业发布的燃料电池产品功率超过200千瓦。

市场有望增至千亿规模

随着政策的密集落地以及市场的逐步打开,我国围绕氢能产业已经聚集了大量优质企业。

其中,中国石化按照“加氢引领、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助力减碳”的思路,聚焦氢能交通、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制约氢能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加氢站主要依靠长管拖车来运输,氢气运输能力低、成本高。在氢气的储运方面,氨制氢的技术正在被积极推广。

12月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方面了解到,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成功试投产。该一体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达60%。

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石化已建成加氢站98座,在全国加氢站占比近30%,同时成为全球拥有、运营加氢站数量最多的企业。

在2023高工氢电年会上,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刘鹏利表示,绿氢产能即将出现相对过剩,有望带动氢价下降,促进氢车推广;2030年国内燃料电池储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5GW;随着制氢加氢政策松绑,将进一步降低用氢成本;在燃料电池降本+技术进步+氢价下降+政策支持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规模超100亿元,到203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有望增长到千亿元规模,2022到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近40%。

宇通客车燃料电池首席工程师张龙海则提到,目前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有两大关键任务:其一是因地制宜,实现“推广模式可持续”;其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推广存在买得贵、用氢贵、加氢难等问题,在推广上应采用“宜氢则氢,宜电则电”的策略,探索出可持续推广的应用场景;在建立完整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上,关键是要通过技术突破,来占据产业制高点,以量变积累质变,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具有话语权和主动性。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营报 李哲 北京报道,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13:16
下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13:22

相关推荐

  • 招标:50台49吨氢能重卡,限价128万/台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10月28日,E招冀成平台发布《唐山市丰润区氢能能源站建设项目(一期)—购置氢能源重卡(第一批)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据悉,该项目主体唐山氢卡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开招标采购50台49吨氢能重卡,每台限价128万元。具体如下:    采购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招标人为唐山氢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唐山市丰润区,供货期60个工作日,最高…

    2024年10月29日
    15900
  • 预计9月竣工!鄂托克前旗6000吨/年绿氢项目开工

    沃野千里,云卷云舒。走进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光伏制氢项目光伏区施工现场,地势平坦,太阳高悬在天空,射出亮闪闪的金线,倾泻在浩浩大漠间。施工人员正在忙着“排兵布阵”,只见他们将一根根银白色的螺旋桩基顺势排成一行,用尺子测量好距离后精准放点。隆隆作响的引孔机精准将动力头缓缓穿进螺旋桩,利用冲击力成功将第一根桩贯入地层,一、二、三······光秃秃的地面不一…

    2023年5月9日
    33600
  • 连续亏损且应收账款高企 国富氢能冲刺港股IPO

    9月20日,储氢、运氢设备行业头部企业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国富氢能是一家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公司研发及制造全产业价值链的氢能核心装备,用于氢能的制、储、运、加、用。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氢能全产业价值链的各种核心装备,主要包括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2022年…

    投融资 2024年9月27日
    18200
  • 全国政协委员俞培根:出台全国性系统扶持政策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俞培根建议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风光氢储协同发展,采用风电直接制氢、海水原位制氢等技术,变“输电”为“输氢”,拓展风光资源开发场景,极大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资源、“三北”地区风光资源可开发范围。

    2024年3月11日
    26500
  • 总投资 188 亿!国华投资 10 万吨 / 年绿氨项目落地沧州

    近日,国华 ( 沧州 ) 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10 万吨 / 年合成氨及配套项目获备案。 建设地点: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 项目概况:本项目主产品为合成氨,产量 10 万 t/a。联产燃料电池级氢气 2044 万 Nm3/a,氧气 1.22 亿 Nm3/a。 本项目以电解水制氢为原料,大部分绿氢与空分制氮共同作为合成氨的原料,经压缩合成得到年产 10 万 t 级合…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6日
    34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