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可以看到,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绿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为推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多方协同、多场景多环节创新突破提供更好的思路,启发更多的思考,共创氢能的广阔未来,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

12月19日,以“共建氢能迭代阶梯”为主题的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对氢能制储运加和氢应用产业全链条进行系统分析,从市场、技术、政策、供应链、产品和应用等方面综合展示一年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新进展。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封面

蓝皮书显示,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在绿氢方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

从全球绿氢市场来看,截至2023年10月,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共计742GW,规模占比89.8%,数量占比63.8%;已运营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数量占比42%;在建和可研项目的比例增至75%。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已成为全球绿氢创新转型的新动能。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全球电解水制氢项目电力来源(%)

就在中国国内绿氢市场来看,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已有291个项目运行、在建和规划的绿氢项目,基本实现覆盖全国。目前已披露的绿氢产能总量达405万吨/年,产能集中于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国内绿氢项目大规模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碱性电解槽在中国绿氢项目中的应用仍占绝对主流。预计到2030年,绿氢制备成本均具有与传统氢源竞争的经济性。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制氢设备应用情况

2023年,可明显地看到,绿氢产业链在积极地向前推进,市场保持活跃,需求整体向好。从应用行业来看,氢气消纳主要集中在化工、钢铁、储能和交通四大领域,且化工占大头。

蓝皮书显示,在市场产能方面,蓝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电解槽企业产能已确认部分最新统计为11.5GW吉瓦,且2025年均有扩产计划,保守预计2025年全国产能超40GW吉瓦。从根据2023年产能数据数据显示,隆基氢能规模位列第一,占比21.7%;从2025年规划建设产能看,隆基氢能产能仍“高举高打”,稳列首位。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国内电解槽企业产能数据(GW)

据报告统计,2023年1月-12月中旬,电解水制氢已公开项目的中标规模超过800MW兆瓦,技术路线以ALK为主,规模占比约82%。通过对已具备量产产能的企业进行调研,截至12月中旬,中国2023年电解水制氢中标项目市场规模达934.89兆瓦MW,其中ALK项目占比高达83%,TOP3企业(隆基氢能、中船派瑞氢能和阳光氢能)市占率高达76%。其中,隆基氢能以24%的市场份额名列榜首,已公开中标项目包括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中广核新能源宁东清洁能源制氢项目、鄂尔多斯市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等项目。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年1月-12月中旬电解水制氢企业统计口径-绿氢项目市场份额

此外,在ALK制氢装备上,2022年碱槽新品的平均单槽最大产氢量为1006Nm³标准立方米/小时h,2023年Q1、Q2、Q3对应的平均单槽规模分别为1267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1667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呈大标方趋势。目前,国内已有8家企业宣布下线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电解槽。2023年9月,隆基氢能再次刷新了国内已发布产品的最大单槽产氢量纪录,达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2年和2023年ALK新品平均单槽规模对比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可以看到,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绿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为推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多方协同、多场景多环节创新突破提供更好的思路,启发更多的思考,共创氢能的广阔未来,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

作者:仲新源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相关推荐

  •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中证氢能指数4月3日发布

    3月12日,中证指数公司公告,将于4月3日正式发布中证氢能指数与中证长寿经济主题指数,进一步支持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充分发挥指数的“资金指挥棒”功能,满足绿色投资、养老主题投资等多元化投资需求。 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 中证氢能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氢气生产、氢气储运以及氢燃料电池等氢能应用领域的上…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13日
    18300
  • 华依科技募资 6.95 亿,将用于燃料电池测试研发等项目

    1 月 18 日,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依科技 “)”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 募资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注册生效。 资料显示,华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提供相关测试服务,致力于以业…

    2023年2月7日
    32300
  • 氢金融,处在爆发前夜?

    最近,氢能投资,成为各研究机构、媒体反复推荐的内容。 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认为氢能产业产业周期已开启,目前已进入明确的投资期;媒体方面,譬如工人日报就认为,氢能源产业成为全球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未来发展一触即发,即将爆发。 而知名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更是连续三年推荐氢能这样的新能源。2020年,他倡导“新基建、新能源”;2021年,他又提出“…

    2023年7月18日 创业分享
    26010
  • 这一​煤炭重镇挺进“千亿级”氢能赛道

    “煤炭重镇”山西吕梁加码氢能产业,挺进“千亿级”赛道。 “总投资780亿元的鹏湾氢港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期2万吨制氢项目投产出氢,年产30万辆氢燃料汽车装备制造项目加速推进,首批100台氢能重卡示范投运,‘气、站、运、车’产业链初步形成。”5月6日,山西省孝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翠珍介绍。 当日,国家税务总局吕梁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吕梁市税务局”)“税惠氢能…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8日
    17000
  • 2023那些振奋人心的科技成果

    百年变局之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探月探火、载人航天、“天眼”远望、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当前,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3年,中国科技“热词”不断涌现,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斩获重…

    2023年12月27日 上市企业
    2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