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可以看到,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绿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为推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多方协同、多场景多环节创新突破提供更好的思路,启发更多的思考,共创氢能的广阔未来,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

12月19日,以“共建氢能迭代阶梯”为主题的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对氢能制储运加和氢应用产业全链条进行系统分析,从市场、技术、政策、供应链、产品和应用等方面综合展示一年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新进展。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封面

蓝皮书显示,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在绿氢方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

从全球绿氢市场来看,截至2023年10月,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共计742GW,规模占比89.8%,数量占比63.8%;已运营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数量占比42%;在建和可研项目的比例增至75%。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已成为全球绿氢创新转型的新动能。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全球电解水制氢项目电力来源(%)

就在中国国内绿氢市场来看,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已有291个项目运行、在建和规划的绿氢项目,基本实现覆盖全国。目前已披露的绿氢产能总量达405万吨/年,产能集中于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国内绿氢项目大规模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碱性电解槽在中国绿氢项目中的应用仍占绝对主流。预计到2030年,绿氢制备成本均具有与传统氢源竞争的经济性。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制氢设备应用情况

2023年,可明显地看到,绿氢产业链在积极地向前推进,市场保持活跃,需求整体向好。从应用行业来看,氢气消纳主要集中在化工、钢铁、储能和交通四大领域,且化工占大头。

蓝皮书显示,在市场产能方面,蓝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电解槽企业产能已确认部分最新统计为11.5GW吉瓦,且2025年均有扩产计划,保守预计2025年全国产能超40GW吉瓦。从根据2023年产能数据数据显示,隆基氢能规模位列第一,占比21.7%;从2025年规划建设产能看,隆基氢能产能仍“高举高打”,稳列首位。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国内电解槽企业产能数据(GW)

据报告统计,2023年1月-12月中旬,电解水制氢已公开项目的中标规模超过800MW兆瓦,技术路线以ALK为主,规模占比约82%。通过对已具备量产产能的企业进行调研,截至12月中旬,中国2023年电解水制氢中标项目市场规模达934.89兆瓦MW,其中ALK项目占比高达83%,TOP3企业(隆基氢能、中船派瑞氢能和阳光氢能)市占率高达76%。其中,隆基氢能以24%的市场份额名列榜首,已公开中标项目包括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中广核新能源宁东清洁能源制氢项目、鄂尔多斯市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等项目。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3年1月-12月中旬电解水制氢企业统计口径-绿氢项目市场份额

此外,在ALK制氢装备上,2022年碱槽新品的平均单槽最大产氢量为1006Nm³标准立方米/小时h,2023年Q1、Q2、Q3对应的平均单槽规模分别为1267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1667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呈大标方趋势。目前,国内已有8家企业宣布下线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电解槽。2023年9月,隆基氢能再次刷新了国内已发布产品的最大单槽产氢量纪录,达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

《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发布 隆基氢能斩获“三项第一”

2022年和2023年ALK新品平均单槽规模对比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可以看到,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绿氢无论是技术产品迭代还是供应链和市场方面都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为推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多方协同、多场景多环节创新突破提供更好的思路,启发更多的思考,共创氢能的广阔未来,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

作者:仲新源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相关推荐

  • 氢金融,处在爆发前夜?

    氢能投融资已有“虚火” 最近,氢能投资,成为各研究机构、媒体反复推荐的内容。 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认为氢能产业产业周期已开启,目前已进入明确的投资期;媒体方面,譬如工人日报就认为,氢能源产业成为全球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未来发展一触即发,即将爆发。 而知名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更是连续三年推荐氢能这样的新能源。2020年,他倡导“新基建、新能源”…

    2023年7月17日 上市企业
    20800
  • 瞭望丨榆林之变

    资源物尽其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马宏革介绍,近年来,榆林市着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6条产业链,积极打造“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化工产业基地。

    2024年2月18日
    21000
  • 活动回顾 | 国际商务署参加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展望碳中和与新能源国际合作前景

    活动回顾 | 国际商务署参加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展望碳中和与新能源国际合作前景 2024年11月17日,以“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全球跨国公司峰会暨第十四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近500家中外跨国公司高层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投资合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跨促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

    2024年11月21日 上市企业
    11900
  •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运氢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由于氢冶金等应用场景的用氢量十分巨大,且对氢气价格十分敏感,要求终端供氢价格低于21元/kg H2,因此,未来预计以管道输氢为主要供氢方式,同时采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辅助,用于氢气的规模储存,保证氢气供应的连续性。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跨季…

    2023年4月28日
    37600
  • 吕斌:质子汽车·氢燃料电池车订单已超1000辆,计划2026年上市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主办,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氢燃料电池汽车网、《氢能装备》等承办的“2023首届中国(内蒙古)氢能论坛暨技术应用展览会”于5月16-18日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陕汽·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商用车研究所副所长吕斌出席大会并发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应用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商用车研究所副所长吕斌…

    2023年5月24日
    4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