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锦姚锦丽:继续推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

2023年是美锦能源发展氢能的第6年,公司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产业链;中游搭建了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七大区域发展战略,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美锦能源探索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在氢能产业链上凝聚了从制氢、运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环节的二十余家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商业化应用,走在中国氢能发展前沿。

记者:朱玥怡    编辑:韦英姿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2024年的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调,并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工作的部署下,经济预期能否抬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如何有力更有效?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企业家们信心如何?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贝壳财经推出年度专题报道“看2024”,携手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言中国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与繁荣。

美锦姚锦丽:继续推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

美锦能源董事、美锦氢能科技董事长姚锦丽。图/受访者供图

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请问你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2024年,你有哪些科技创新的计划或策略?

姚锦丽:2023年是美锦能源发展氢能的第6年,公司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产业链;中游搭建了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七大区域发展战略,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美锦能源探索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在氢能产业链上凝聚了从制氢、运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环节的二十余家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商业化应用,走在中国氢能发展前沿。

展望2024,美锦能源作为传统能源和氢能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企业,将继续推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持续夯实主业发展根基;发挥氢能全产业链优势,整合技术资源条件,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氢能商业化推广进程,用市场化带动上游企业关键技术突破,凭借持续创新站稳氢能应用市场;进一步对氢能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开发,培育氢能在储能、热电联供、工业等领域的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力争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贝壳财经:会议提到了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请问你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何具体计划和策略?你对2024年的预期是什么?

姚锦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五个必须”总结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位列其中。作为煤焦化和氢能的龙头企业,我们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坚持“先立后破”,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可靠供应,提质增效,提高单位产品能源效率。在传统板块,从煤到焦化副产品,将煤炭所有的经济价值“吃干榨尽”,构建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氢能板块,探索氢气制储运加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

无论在传统能源板块还是氢能板块,我们都构建起了循环发展的产业生态闭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我们的发展更具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美锦能源已进入绿色转型关键时期,2024年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的号召。一是借助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加速提高生产效率,深化推进产业领域合作,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格局,推动技术与市场、供应与需求“齐步走”。二是提高企业绿色品牌建设,立足企业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实现企业碳中和目标,争做能源革命的优秀排头兵,能源转型的勇敢探路者。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企业响应号召的同时,更需要国家统筹供给侧和需求侧,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鼓励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等。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问你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有何计划和策略?你期待这些计划和策略将如何推动企业在2024年的发展?

姚锦丽:美锦能源坚持低碳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同向而行。我们在国家发布双碳目标的当年全面启动碳中和实施规划,制定了以2020年为基准年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实施目标。我们以年为单位,进行企业内部碳盘查,评估从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在降碳方面的实践表现。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近几年的降碳努力和转型发展,我们的双碳工作正按照既定的规划稳步推进,碳排放总量的增速远低于产值、产能的增速,实现碳排放增长和产值、产能增长的逐步脱钩。

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企业发展:一是优化升级,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降碳提效。作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美锦能源未来将以“装备一流、环保一流、能耗一流”为标准,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降碳提效。二是多元开放,继续争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为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持续推动氢能行业创新发展和技术突破,向着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零碳产业集群阔步迈进。三是积极探索,充分挖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降碳价值。积极跟随国内碳市场的发展步伐,聚焦碳资产开发及交易。四是数字驱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据资产化。全面整合氢能数据资产,通过数字化、一体化运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全要素运行效率和全场景决策质量提升,实现数据资产化,实现双向融合相互赋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韦英姿

校对 刘越

原文链接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3599342169168.html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09:12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相关推荐

  • 订单:5万辆氢车签约

    2025年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 。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 强强联手,共创氢能出行新未来深圳氢蜂动力拥有燃料电池领域多名资深专家及高端研发人才…

    2025年2月13日 上市企业
    8500
  • 80kg液氢, 续航1047公里!林德联手戴姆勒卡车推进奔驰液氢重卡2025年上市

    与常规的液氢 (LH2) 加注技术相比,新工艺使用新的创新 sLH2 泵来略微增加液氢的压力。通过这种方法,氢气变成过冷液态氢(sLH2)。处于这种状态的氢气有助于非常强大的加氢过程,同时将加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降至最低。此外,加氢站和车辆之间不需要数据传输,这进一步降低了解决方案的复杂性。

    2024年2月19日
    29910
  • 制造成本低40%!全球首台套10kWAEM电解水制氢系统重磅发布!

    以低成本制氢为目标,稳石氢能新产品AEM电解水制氢系统(10kW)是基于AEM电解水制氢系统(2.5kW)的提高和增强,更适合市场需求。是目前制氢技术领域的新生力量。AEM电解水制氢系统(10kW)新产品将能源转换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具有更大的制氢能力,能够更快地制备氢气。这对于大规模应用氢能技术,如储能市场、制加氢一体站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2月18日
    20500
  • 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包信和表示,现在全球每年差不多有9000万吨左右的氢,中国差不多也有3000万吨左右的氢在用。这些氢基本上95%是从化石能源来的,主要是从煤、天然气来的,国内主要是煤,包括副产氢来的氢,这些氢统称为“灰氢”。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2024年2月22日
    22500
  • 绿氢成本分析与成本降低途径

    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PEM和AWE制氢技术在生产运行成本与设备投资成本上仍然是相对昂贵的。但考虑到技术快速进步、相应零部件供应增加、巨大氢能市场需求和能源战略部署等因素,这两项电解制氢技术在降低成本方面极具发展潜力。 而对于固体氧化物以及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而言,成本降低相对困难,因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在其商业化方面努力。此外,其许多组件仍停留于实验室规模的水…

    2024年9月29日
    2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