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2月26日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中证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2月26日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中证报)

制氢技术路线多元化
通过化石燃料以及工业副产方式得到的氢为“灰氢”;在“灰氢”基础上应用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将碳保留下来,制备得到的氢为“蓝氢”;通过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为“绿氢”。
“制氢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但基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未来制氢主流方式。”碳能科技创始人康鹏表示。
欧阳明高表示,2030年中国绿氢需求可能扩大至1000万吨,使得电解槽累计装机功率增至1.5亿千瓦左右。考虑到今后离网制氢的比例增加,电解槽平均利用时间可能大幅下降,电解槽装机功率将进一步提升,装机主体将是碱性电解机型。
“碱性电解是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之一,具备技术成熟、单体规模大、成本低等优势。”康鹏表示,电解水制氢还有质子交换膜电解、固体氧化物电解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等技术路线。其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成熟,动态耦合可再生能源能力强,但成本高;固体氧化物电解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尚未商业化应用。
欧阳明高表示,未来全球绿氢产量将大幅提升。我国碱性电解槽具备优异的性价比,出口将大幅提升,有望成为继光伏、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之后新的大宗出口商品。
绿氢项目加速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增长,消纳压力较大。可再生能源制氢凭借成本持续下降、技术提升,成为解决消纳的重要手段,迎来需求快速释放。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个绿氢项目宣布投产。6月,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制取第一方氢气。该项目安装15套1000标方/小时的碱性电解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
8月,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中国石化近日表示,该项目自今年6月30日顺利产氢以来,至12月21日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将达到2万吨/年。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规划超过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项目36个,累计氢产能约5.6万吨/年。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24年绿氢项目将迎来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快速增长。从政策角度看,今年以来,多地氢气政策管理条例逐步松绑,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从经济性角度看,随着光伏组件和储能的降本进程加速,绿氢成本有望与灰氢持平,叠加设备技术迭代及规模化效应等带来的进一步降本,绿氢大规模应用场景有望进入经济性推动阶段。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随着绿氢项目扩大,电解水制氢规模不断提升,电解槽设备市场迅速扩大,吸引多家上市公司开展布局。
华光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研制的1500Nm3/h大标方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已顺利完成性能测试鉴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目前拥有500Nm3/h以下、500-1000Nm3/h,1000-2000Nm3/h多个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制造技术,近期参与了中能建关于电解槽的招标,并积极开展中石化等其他客户的项目投标工作,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科威尔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碱性电解槽测试解决方案已有订单落地。公司完成了2.5MW PEM电解槽测试系统的交付。
科隆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实验室产品碱性水电解槽电极是碱性水电解槽的核心部件,主要客户为电解槽生产厂家,产品已进行实际环境测试,客户反馈数据良好,并成功进行了商业化应用。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相关推荐

  • 纪志愿:氢能发展须在各环节逐步突破

    3月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举办的氢能装备论坛上,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氢气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汉兴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纪志愿分享了我国氢能源相关技术状况和发展前景。纪志愿表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家积极引导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未来将在氢的制、储、运、加等各环节逐步突破。 纪志愿介绍,在“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 我国政…

    2023年3月10日
    22900
  •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 到2025年奖励政策退出后,49吨氢能重卡/氢能乘用车等运营成本仍有机会与传统车型竞争

     2023年7月5日-7日,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3)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示范引领 氢启未来”为主题,形成发展共识,实现产业共赢。 在7月7日上午举办的“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分论坛”上,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作了题为《聚力以至广大 深耕以尽细微》的精彩演讲。他以“产业迎来全面发展窗口期”、“提质降本助推高质量…

    2023年7月17日
    23600
  • 上市企业押注氢能全产业链

    2022年全年有近20家上市企业跨界氢能,2023年至今也已有近10家上市企业宣布将扩张氢能业务,除风电、光伏等能源企业外,还包括建筑、钢铁、石油石化、环保、通信等多个行业。 今年1月以来,阳光电源、凯立新材、金宏气体、吉林碳谷、中环环保等9大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将通过募集资金投建氢能项目、投设氢能子公司等方式扩张氢能业务。 “双碳”目标下,尚处发展初期的…

    2023年3月27日
    22400
  • 上氢能源联合苏州金龙助力临港新一批氢能公交投运

    近日,临港捷运交通有限公司(简称 ” 临港捷运 “)负责运营管理的苏州金龙氢能源客车 ” 氢 ” 装上阵,投入运营。 早在 2022 年 8 月,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 上氢能源 “)与苏州金龙等整车企业启动战略合作,协力共创氢能车辆的研发生产。本次上线运营的 5 辆氢燃料电…

    2023年2月22日
    24900
  • 氢能大范围使用之前,什么是氢气制取的最优解?

    氢气虽然是一种清洁环保且高效的能源,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碳排放,是未来替代矿物资源的有效选择之一,目前氢能汽车与化学燃料电池正在逐步拉动未来的高纯度氢气需求。但是由于目前的工艺制取氢气成本过高且可复制性不强导致氢能的推广遇到了技术上的阻碍。目前以四类制氢方式为主:化石燃料(例如煤)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及其他制氢方式,虽然制氢方法多样…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3日
    2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