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氨运输各自舒适区是什么?氢国际贸易成本是多少?这里有答案

氢的长距离运输:主要包括氢、氨、液化有机氢载体(LOHC)三种形式。对比输氢成本来看,管道运输距离达到2500公里时,运输气体氢和转换为氨运输的成本接近,为2美元/kg;1500公里时成本分别为1美元/kg和1.5美元/kg。船舶运输1500km而言,通过LOHC、液氨、液氢运氢的成本分别约0.6美元/kg、1.2美元/kg、2美元/kg,且运输成本增幅随着运输距离增加不明显。

海通证券近日发布的报告《储运加端及氢国际贸易之路》对氢储运等具体成本进行了测算:

氢的储存:1)储罐储氢:氢通常以气体或液体的形式储存在罐中,用于小规模移动和固定应用。储罐储氢适用于短期小容量储氢和能源和燃料匮乏的地区,储氢效率高达99%。

2)地下储氢:要满足数周或数月(TW·h级)规模的能源储存供应,则需要地下储氢以满足最长至几个月的储能需求,需要时可采出直接使用,也可以转换为电能利用,目前主要的地下储氢方式有盐穴、枯竭油气藏、含水层和衬砌硬岩洞,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盐穴储氢项目正在开发中。

氢的长距离运输:主要包括氢、氨、液化有机氢载体(LOHC)三种形式。对比输氢成本来看,管道运输距离达到2500公里时,运输气体氢和转换为氨运输的成本接近,为2美元/kg;1500公里时成本分别为1美元/kg和1.5美元/kg。船舶运输1500km而言,通过LOHC、液氨、液氢运氢的成本分别约0.6美元/kg、1.2美元/kg、2美元/kg,且运输成本增幅随着运输距离增加不明显。

天然气掺氢有利于促进绿氢的大规模开发,且能够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全球天然气掺氢3%将对应1200吨氢,对应电解槽装机量约100GW,仅会微增0.3-0.4美元/kg的运输成本。但目前面临同量气体输送能量降低、易燃、可能降低化工产品品质、受限于设备掺氢上限等问题。

氢的短距离配送:通常通过卡车或管道输送到最终用户。1)卡车配送:目前运输距离小于300公里的氢气配送主要依靠长管托车,在需求稳定以及可以抵消液化成本的地区,通常使用液氢罐车。2)管道配送:短距离运氢可以对现有天然气管道加以改造利用,低压气体输送管道由聚乙烯或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

储运氢总成本对比:1)当运输距离小于1500公里,管道输氢的成本最低;2)当运输距离在1500~3500公里,通过船舶运氨或LOHC输氢的成本最低;3)当运输距离大于3500公里,管道输氨成本最低。

氢的国际贸易:拉美、澳大利亚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计划出口氢,日本、欧洲等部分地区有望实现氢进口贸易,目前路线包括澳-日本、北非-欧洲。1)计划进出口项目:至2030年全球计划出口氢1200万吨中最多的为拉丁美洲(300万吨)、澳大利亚(270万吨),目前进口氢计划项目规模仅600万吨,已宣布正在开发的港口项目规模仅70万吨。2)贸易路线:澳-日本:预计到2030年日本从澳进口绿氢成本5.5美元/kg,低于直接在本国生产的6.5美元/kg,但仍高于直接进口天然气的成本价格。北非-欧洲:预计到2030年从北非进口到欧盟的蓝氢和绿氢成本将分别为4.5美元/kg和6关元/kg,将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改造用于输氢,将有利于降低传输和配送成本。

氢的加注:目前国内加氢站数量增长较快,但车站比相对较低(仅约30辆/座),未来研发重点在提高充氨速率。截至2022年6月全球加氢站数量达975座,2020年至2022年6月,加氢站数量增加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分别新增185/118座。全球平均车站比为60辆/座,其中美国车站比最高、达200辆/座,中国车站比仅约30辆/座。目前国外大多数加氢站运行压力为700bar,主要为乘用车加氢。目前加氢技术研发的重点在于提高充氢速率。Air Liquide公司目前充氢速率为3.6公斤/分钟,有望在未来两年提升2-3倍;美国能源部合作项目的目前测试充氢速率已达14公斤/分钟。

原文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海通证券

本文转载自氢能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2月18日 17:37
下一篇 2024年2月19日 08:42

相关推荐

  • 首批36个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正式挂网公示

    8月23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发布了《关于受理自愿减排项目与减排量申请的公告》,标志着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申请通道正式开启。一周后首批项目如约而至。目前,已经公布的四个方法学和征集意见的两个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以及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根据公示信息,36个项目预计总年均…

    2024年9月5日
    20500
  • 2035年105万辆氢车,NEDO发布2025年《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

    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发布了最新《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2025年2月)》和《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解说书)(2025年2月)》(文末可扫码下载阅读)。 相比2024年3月发布版本,本次修订主要新增了燃料电池乘用车(FCV)面向2035年的具体技术指标,以及为实现对应目标的技术开发课题。基于氢气供应的充足…

    2025年2月8日
    16800
  • 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拥抱变化赢得未来 科技创新助力公司向氢能转型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能源企业,美锦能源(SZ000723)为何选择将发展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在《每日经济新闻》创刊20周年之际,记者专访了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他看来,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我认识到,只有主动拥抱变化,才能…

    2024年12月12日
    20800
  • 氢能产业招商会签约33亿项目,长三角要建氢走廊

    “喝”进氢气“吐”出水的氢能车可以跑长途物流运输吗?10月12日,2024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招商会在嘉兴港区召开,由多方企业发起的长三角氢走廊项目正式发布,将打造一条连接嘉兴、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的氢走廊。联和氢能通过整合长三角区域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建设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区域内的氢能运输网络,将打造一条连接嘉兴-上海-苏州…

    2024年10月15日
    229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燃料电池核心是技术改进和成本下降

    在欧阳明高看来,当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全球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最多,氢燃料电池也要向锂离子电池看齐,需要继续提升效率并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要跟纯电动和油车竞争,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2024年1月11日
    2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