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绿氢降本路线清晰 电解槽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亿元、200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年PEM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亿元、300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氢能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绿氢制氢端降本空间较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预计电解槽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建议从制氢设备端入手,关注隆基绿能(601012.SH)、华光环能(600475.SH)、华电重工(601226.SH)等公司。

▍信达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发展氢能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措施。

氢能来源广泛,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灵活高效、应用场景广泛、储运方式多样等优点,被称为是二十一世纪的“终极能源”。2016年中国加入了《巴黎气候协定》,2020年宣布了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各行业都面临着碳减排压力,而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发电和制氢,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氢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2023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国家层面上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明确了氢能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氢能产业链覆盖制、储运加及应用,绿氢制取环节有望最先受益。

1)制取:氢能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绿氢的生产过程中不会有碳排放产生。预计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以及绿氢制取技术的不断突破,绿氢能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绿氢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电解水制氢,其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最为成熟,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处于商业化初期,发展前景广阔。

2)储运加:气态、低压氢能储运技术为当前国内发展主流,未来将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的技术方向发展。我国加氢站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下游市场未形成规模等,目前不具备经济性。

3)应用:氢能应用目前以传统石油化工生产为主,预计未来绿氢将在交通、储能、工业、建筑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绿氢平价在即,有望逐步具备市场竞争力

1)当前单位制氢成本: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天然气+CCUS<煤制氢+CCUS<碱性电解水制氢。

2)随着技术改进及规模扩张,电解槽设备成本将不断下降,预计1000nm< span=””>³/h碱性电解槽设备成本将由当前的800万元/台下降至2030年的500万元/台,200Nm³/hPEM电解槽设备成本将由当前的580万元/台下降至2030年的219万元/台。

3)电解水制氢成本受用电成本和运行时间影响较大,预计随着用电价格的下降和电解槽运行时长的增加,电解水制氢成本将大幅下降。

4)判断碱性电解水制氢单位成本有望在2025年左右和蓝氢平价,在2030年左右和灰氢平价,若考虑碳税、政府绿氢补贴的影响,则绿氢平价时间点有望前移,绿氢将逐步具备市场竞争力。

绿氢产量有望超过规划目标,电解槽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为4004万吨,同比增长21%,2022年全国电解槽出货量近800MW,较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上半年电解设备共计招标已超600MW,其中PEM电解设备占比较22年提升8个百分点,2023年电解槽全年需求量有望持续实现翻倍。绿氢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预期到2025年我国绿氢的需求量达到130万吨,远超国家氢能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年产量10-20万吨的目标,到2030年绿氢产量将达到770万吨。

根据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亿元、200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年PEM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亿元、300亿元。

风险因素:

氢能下游应用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氢能相关技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本文转载自金融界 ,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2月19日 09:35
下一篇 2024年2月20日 09:18

相关推荐

  • 刘国跃:中国绿氢产业蓬勃发展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迈入净零“实施”阶段,绿色氢能被广泛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发展可持续的氢能产业,成为推动能源密集型产业和重载交通领域低碳转型、打造新型绿色能源贸易体系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氢能规模化发展、产业创新和标准合作,致力于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上,由世界经济论坛携手三大机构联合发布的《中…

    创业分享 2023年7月10日
    17500
  • 氢气0.1元/方补贴!新疆沙雅县发布氢能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2024年6月15日,新疆沙雅县发布了关于《沙雅县天然气聚酯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沙雅县氢能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2024年6月18日
    23200
  • 荣程&庆铃&博世:首批30台氢能重卡交付

    据荣程集团:10月25日下午,作为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6条重点产业链专题推介活动之一,由京津冀三地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协办,荣程新能集团、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天津临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氢能产业主题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重点区…

    2024年10月28日
    13000
  • 氢能源产业链及细分龙头公司梳理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氢气燃料热值是其他化石燃料的3倍左右,燃烧后产生的是水,非常清洁环保。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到2…

    2023年9月13日
    20800
  • 绿氢项目将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高增

    随着廉价氢气供应的增加和储运成本的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有望在交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工业、电力、供暖等领域也对氢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来这些领域的氢能应用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2日
    19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