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氢能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绿氢制氢端降本空间较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预计电解槽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建议从制氢设备端入手,关注隆基绿能(601012.SH)、华光环能(600475.SH)、华电重工(601226.SH)等公司。
▍信达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发展氢能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措施。
氢能来源广泛,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灵活高效、应用场景广泛、储运方式多样等优点,被称为是二十一世纪的“终极能源”。2016年中国加入了《巴黎气候协定》,2020年宣布了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各行业都面临着碳减排压力,而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发电和制氢,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氢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2023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国家层面上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明确了氢能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氢能产业链覆盖制、储运加及应用,绿氢制取环节有望最先受益。
1)制取:氢能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绿氢的生产过程中不会有碳排放产生。预计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以及绿氢制取技术的不断突破,绿氢能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绿氢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电解水制氢,其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最为成熟,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处于商业化初期,发展前景广阔。
2)储运加:气态、低压氢能储运技术为当前国内发展主流,未来将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的技术方向发展。我国加氢站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下游市场未形成规模等,目前不具备经济性。
3)应用:氢能应用目前以传统石油化工生产为主,预计未来绿氢将在交通、储能、工业、建筑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绿氢平价在即,有望逐步具备市场竞争力
1)当前单位制氢成本: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天然气+CCUS<煤制氢+CCUS<碱性电解水制氢。
2)随着技术改进及规模扩张,电解槽设备成本将不断下降,预计1000nm< span=””>³/h碱性电解槽设备成本将由当前的800万元/台下降至2030年的500万元/台,200Nm³/hPEM电解槽设备成本将由当前的580万元/台下降至2030年的219万元/台。
3)电解水制氢成本受用电成本和运行时间影响较大,预计随着用电价格的下降和电解槽运行时长的增加,电解水制氢成本将大幅下降。
4)判断碱性电解水制氢单位成本有望在2025年左右和蓝氢平价,在2030年左右和灰氢平价,若考虑碳税、政府绿氢补贴的影响,则绿氢平价时间点有望前移,绿氢将逐步具备市场竞争力。
绿氢产量有望超过规划目标,电解槽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为4004万吨,同比增长21%,2022年全国电解槽出货量近800MW,较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上半年电解设备共计招标已超600MW,其中PEM电解设备占比较22年提升8个百分点,2023年电解槽全年需求量有望持续实现翻倍。绿氢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预期到2025年我国绿氢的需求量达到130万吨,远超国家氢能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年产量10-20万吨的目标,到2030年绿氢产量将达到770万吨。
根据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亿元、200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年PEM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亿元、300亿元。
风险因素:
氢能下游应用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氢能相关技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本文转载自金融界 ,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