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 姚锦龙

“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姚锦龙建议,加强政策和产业统筹,推动氢能融入国家能源体系,在转换增长动力方面先立后破,在逐步完善政策和产业体系基础上,吸收国外和部分省(区、市)经验,探索氢气作为能源产品管理的机制和要求,试点突破对于分布式制氢、制加氢一体站、氢能叉车应用等氢能供应、应用项目的准入瓶颈;以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氢能产业政策“1+N”的 “1”,在国家层面推动部门联动和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加快完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

“建议参考天然气和汽、柴油的管理规定,针对氢气的‘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建立专门的氢能产业管理政策体系,完善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持续推动能源、电力、化工、钢铁、船舶等领域氢气制备和应用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氢气跨区域、规模化、分布式供应,构建面向未来的区域一体化、全国一盘棋的氢能供应网络。”姚锦龙表示。

  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姚锦龙建议,为加快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推广,建议国家层面明确加氢站的主管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制氢项目、储运设施、加氢站、制加氢一体站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审批办法及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建设和提升商业化运营能力。

“我认为,为满足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需适度超前在物流干线、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周边布局制加氢设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使用提供配套设施。同时,鼓励颠覆性和前沿技术的示范应用,以确保氢气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供应。这些措施均可促进氢能产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安全发展。”姚锦龙说。

  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

姚锦龙同时建议,在目前五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基础上,结合跨城际、城镇、城乡、港口的物流配送、客运等典型应用场景需求,拓宽应用示范区域和场景范围,加快推动“氢能高速”路线规划,实施“氢能社会”综合示范。此外,引导和鼓励氢能在非道路车辆、电力、储能、船舶等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对氢能在发电、供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绿氢供应项目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布局建设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支撑源头技术向终端应用转化。

“建议不断优化氢能产业生态链布局,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推动氢能全过程创新攻关、试点验证和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链技术成熟和降本增效,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姚锦龙表示。

他还建议,充分利用降碳减碳国际共识,广泛开展各国氢能产业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接轨国际的氢能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利于融入国际供应链的氢贸易网络,为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氢能产品和衍生品交易健全规则制度,提供场所、设施及相关服务。

本文转载自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立,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3月8日 08:38
下一篇 2024年3月8日 11:09

相关推荐

  • 绿动上海 氢启未来!国氢科技亮相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

    2024年6月4-6日,以“聚力创新 氢动未来—坚定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超过3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观众超过15000人。

    2024年6月5日 上市企业
    28200
  • 大安风光氢氨一体化项目发布 195MW 电解槽招标

    2 月 23 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部分设备、施工及服务集中招标公告,其中共采购 39 套水电解制氢设备。 吉电股份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动态总投资 59.56 亿元。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安装 PEM 制氢设备 50 套,碱液制氢设备 36 套,制氢能力 4…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25日
    25800
  •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论坛举行

    10月31日,国际氢能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论坛在重庆举行,多位行业专家分享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共话氢能产业安全发展。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论坛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英美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会上,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氢能…

    2024年11月1日
    22900
  • 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包信和表示,现在全球每年差不多有9000万吨左右的氢,中国差不多也有3000万吨左右的氢在用。这些氢基本上95%是从化石能源来的,主要是从煤、天然气来的,国内主要是煤,包括副产氢来的氢,这些氢统称为“灰氢”。包信和院士:2060年电气化70%都达不到,下一个十年绿氢很乐观

    2024年2月22日
    29200
  • 氢基能源储存和运输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根据我院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全国绿氢年需求将达到1.2亿吨,相应需配套约26亿千瓦风光资源与12亿千瓦制氢设备。为实现氢能长距离经济输运,构建以“西氢东输”为主的全国高标准骨干氢网,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管道总长度约9.3万公里,承载约7900万吨/年的输氢能力(相当于2.7亿吨原油的热值,约占我国原油年使用量的35%左右;或相当于3.9亿吨标煤的热值,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亿吨)。“西氢东输”主要布局三条管线流向:蒙东/蒙西→京津冀;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川渝→山东/河南/江浙沪皖/闽赣湘;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2024年6月14日 前瞻报告
    40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