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长坡厚雪”,重塑能源冲刺港股 IPO 背后的底气

目前中国氢能产业建设尚处在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探索阶段,氢能产业生态尚未全面建立。这决定了氢能和其他战略新兴行业一样,布局核心技术的企业需要持续高研发投入,牺牲短期盈利,为长期发展提前布局。

今年以来,氢能板块狂飙猛进,受产业政策持续催化,投资者对氢能概念的热情陡增。就目前行业环境和资本情绪而言,非常利于相关优质企业顺利完成 IPO,同时进一步拔高估值。

比如近期,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重塑能源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进军港股资本市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看,重塑能源在行业中将以怎样的实力冲刺港股?所处的产业和赛道未来潜力如何?

突破瓶颈,成长确定性日渐清晰

目前中国氢能产业建设尚处在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探索阶段,氢能产业生态尚未全面建立。这决定了氢能和其他战略新兴行业一样,布局核心技术的企业需要持续高研发投入,牺牲短期盈利,为长期发展提前布局。

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重塑能源与已经在港上市的亿华通、国鸿氢能,近几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战略亏损。在这样的早期发展阶段,企业的盈亏多少以及营收孰高孰低,其实难以成为评价氢能企业经营状况的绝对标准,站在投资角度关注更多的是未来的业绩爆发期。

当前限制氢能产业发展的因素里,高成本是关键,而氢能企业正持续通过技术进步、国产化、规模效应打破瓶颈,上述三个维度是目前氢能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体现。

就重塑能源来说,其已经同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这意味着公司在材料壁垒和成本占比都较高的核心部件上完成了国产化突破,有效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

在主流应用场景中,重塑能源的产品出货和实际应用规模在行业中也保持领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2 年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输出功率计,公司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 25.9%。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已售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输出功率、市场份额均排名行业第一。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已售安装重塑能源燃料电池系統的燃料电池汽车的累计行驶里程約 168,000,000 公里,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統市场第一。

此外,重塑能源从研发到应用早早就开始全球化布局,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首家实现海外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在研发试验、产品性能到制造管理等方面,均率先获得了多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在整合国内外资源和拓展高质量合作关系、提供符合国际客户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方面,重塑能源都具备领先优势。随着未来国际氢能市场爆发,该公司有望在国际市场大展拳脚。

可以看到,重塑能源已形成技术与规模优势,并在推动氢能重卡购置成本下降、实现经济性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这将进一步刺激氢能重卡的需求提升,反过来促进重塑能源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形成公司收入增长的正向循环。

2024 年开始,国家政策释出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文鼓励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随后工信部等七部门在文件中表示将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作为前沿新兴产业,氢能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上述无疑对氢能产业构成巨大发展利好,在光伏和锂电池汽车逐渐脱离补贴并可以自我造血之后,未雨绸缪,氢能大概率成为一个未来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在政策加持下,中国氢能产业已经进入示范城市群引领、全国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随着非示范市场扩容,叠加奖补政策兑现,氢能规模化应用将持续提速,而重塑能源具备的成本优势,或在未来更快让氢能重卡真正实现脱离补贴的市场化。

氢能产业“长坡厚雪”,重塑能源冲刺港股 IPO 背后的底气

重塑能源在招股书中对氢能重卡 TCO 做出预测,而随着山东氢能重卡免除高速通行费带起了地方政策风向,其他省份跟进,成本交叉点还可能提前,明显早于 2027 年。可以预见,重塑能源所面对的扭亏压力会逐渐缩小,基于自身优势和市场地位,也会收获更多的成长确定性。

拓展氢能全产业链,长期价值潜力可期

氢能产业链长,多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路径存在多样化,而当前上游制氢环节正在期待开发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突破。从实现 ” 双碳 ” 目标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角度,通过技术加速从灰氢到获取绿氢的进程,是必由之路。

券商分析指出,当前氢气供给无法满足未来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使用需求,在下游百万台预期存量下,对应氢气需求量超 5000 万吨,加上绿色化工、氢冶金等行业日益增长的绿氢需求,足以拉动整个上游氢气制备端。

目前,重塑能源已积极布局,将多年积累的底层技术能力、工程化能力、商业化能力向制氢端拓展,构建起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围绕氢能装备业务,公司走出 PEM 和 ALK 双路线,是氢燃料电池行业首家。

其中,重塑能源的 100Nm /h 的 PEM 纯水电解制氢系统产氢效率为 78%,具备 5%-130% 宽负荷调节范围;250Nm /h 兆瓦级 PEM 纯水电解槽产品产氢效率为 80%,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能快速掌握 PEM 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并推出领先行业平均水平的产品,这应该归功于该公司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多年的底层技术储备与工程能力积累。

要知道在制氢环节,PEM 电解槽是电解设备的核心,在制氢系统总成本中占比近 50%。同时,PEM 电解槽的核心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厂家目前还都集中在国外龙头,包括 Nel、康明斯和西门子等厂商。

这意味着,重塑能源布局国际市场主流的技术路线,在从底层材料起步,推动氢能装备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寻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突破。同时,公司也由此推动上游新一轮技术降本,这将在行业中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力,有助于未来氢能装备在全球的商业化应用提速。

长城证券分析称,上游电解槽制氢商业化推广场景丰富,利好具备电解槽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绿氢项目立项高增背景下,随着项目的推进,后续将迎来设备的大规模招标,制氢端设备需求将率先爆发,其中,电解槽作为核心设备将率先受益。

对于重塑能源来说,其已经在氢燃料电池系统上拥有高质量、规模化的量产经验,能够协同应用到氢能装备,满足全球氢能相关应用的规模化增长需求。若公司在相关业绩层面持续得到数据验证,则有望迎来新一轮价值增长机遇。

尾声

长期来看,重塑能源在业务层面有望实现 ” 双轮驱动 “。在氢燃料电池业务上,持续夯实技术与市场优势。在氢能装备业务上,基于底层技术突破,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逐渐向优质的全场景氢能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靠拢。

在技术、产品和规模化等优势下,叠加所处的氢能产业发展风口,重塑能源正在抓住更多增长机会,未来有望成为行业中最大赢家。

本文转载自格隆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3月8日 08:47
下一篇 2024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 首个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助力万亿元级氢能产业“加速跑”

    8月8日午后,A股氢能概念股异动,多股大幅拉升,截至收盘,京城股份一字涨停,雪人股份、蜀道装备、厚普股份等涨超6%。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在隆众资讯氢能分析师滕…

    上市企业 2023年8月10日
    22400
  • 金龙液氢重卡/黄河氢能重卡/陕汽氢能重卡/潍柴300kW氢燃料电池/未势能源液氢系统/威驰腾等中国品牌闪耀2024汉诺威车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9月17-22日,两年一届的2024IAA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及配件展(汉诺威车展)在德国汉诺威举办。IAA车展以“流动的货物与人”为主题,是商用车行业的风向标,引领着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网为您梳理本届车展的氢燃料电池卡和氢能装备产品资讯,以飨氢友。NO.1 [金龙:液氢重卡续航1000km] 让重卡“氢”…

    2024年9月19日 上市企业
    17300
  • 氢能——新氢公司推出绿色氢气发生器原型

    新氢公司(NewHydrogen, Inc.)是生产低成本绿色氢的突破性技术的开发商,该公司提供了关于其氢气发生器原型的新发布,展示了其新的低成本和高性能催化剂技术。该原型机将继续作为平台,整合公司未来开发的下一代电解槽组件创新。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全电池性能评估,目前正在使用商业铂和铱基催化剂进行系统的酸性水裂解测试,以建立当前商业催化剂的基准性能,并建立…

    2023年1月27日
    18700
  • 隆基氢能向客户发运首台Hi1系列产品

    乘着迎风的快车,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启程向西北某氢能项目基地出发! 从光伏跨界到氢能、从LCOE到LCOH,隆基氢能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今年2月,隆基氢能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以下简称Hi1系列产品),将能耗降低至4.0kWh/Nm³,定义了商业化电解水制氢能效新高度。近日,隆基氢能向客户发运…

    2023年8月28日 上市企业
    18300
  • 上海:加强氢能核心技术攻关,规划区域重点布局

    上海市将氢能与储能作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并先后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投融资 2024年6月14日
    19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