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报告
-
关停煤电与核电,德国大力发展氢能
近年来,德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联邦政府定于4月15日停用境内最后三座核电站,发展氢能是德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受制于国内反核势力的影响,德国停掉核电不得已而为之。要知道,德国是全球主要的工业生产大国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非常巨大。 核能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和核废料处理难题,随着绿色党派逐渐崛起,德国环保人士纷纷要求德国政府关停煤电与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 然…
-
快讯:氢能板块震荡走高 科新机电大涨超10%
【氢能板块震荡走高 科新机电大涨超10%】财联社4月17日电,氢能板块震荡走高,科新机电大涨超10%,华光环能、冰轮环境、广汇能源、中材科技涨超5%。消息面上,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 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
我国长距离输氢技术获突破一文解读氢能远距离运输意义
今天(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 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02:00 在宁夏银川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平台,记者看到,现场正在进行天然气管道输氢加压和测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然气掺氢技术是将氢气以一定体积比例掺入天然气之中,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 目前这…
-
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获突破,氢能产业化提速
氢能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自中国石化4月10日称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后,有关部门4月12日提出将研究提升氢能跨区域输送能力等重点任务。4月13日,全球先进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亮相上海,瞬间吸引了市场目光。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伴随产业化的提速,镁基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的进展步伐也在加快,氢气长距离输送进入新发展阶段。(上证报)
-
我国长距离输氢技术获突破 氢能产业链或受关注
中信建投认为,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利用非化石能源电力、提升电气化率方面具备广阔应用潜力,是电力的重要补充。从现状到“达峰”到“净零”,氢的利用规模有望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接近1亿吨每年。 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目…
-
中国石化已向粤港澳大湾区供氢超900吨
4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随着下游对燃料电池氢需求的逐步回暖,4月份,中国石化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日充装量稳步提升,其中,4月6日单日充装出厂量达1.033吨,创2023年日充装出厂量新高。截至4月14日,广州石化已累计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高纯氢911.9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 广州石化是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大型炼化企业…
-
阳光电源副总裁彭超才:氢能市场竞争激烈 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能源行业转型势在必行。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分支,氢能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此外,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
破解高压大容量储氢的难题 响箭氢能一技术方案通过国家级评审
响箭氢能一技术方案通过国家级评审。 红网时刻新闻4月10日讯(记者 杨艳 通讯员 孙玮怿 向波)4月8日,湖南响箭氢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联合研发的“50MPa和98MPa”两款层板包扎式储氢罐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此次评审会由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组织,中国工程院陈学东院士、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寿比南总工程师等十余位国家级专家组…
-
氢能源制氢行业专题报告:绿氢电解槽,方兴未艾
(报告出品方:国海证券) 一、氢能:脱碳和氢储催生需求,化工+交通领域是主体 氢能:清洁零碳的二次能源,能源转型不可或缺 我国亟需使用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转型。然而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可再生能源两大问 题逐渐凸显。 I. 问题1:风能、太阳能往往通过发电设备转化为电能,在建筑、工业供热等电气化受限的领域无法被有效利用; II. 问…
-
加快创新,助推氢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阅读提示:氢能产业链长、参与主体多、应用领域广阔,从能源战略角度考量,氢能是实现各类能源转换的“枢纽”。在氢气制备、储运、应用环节中,应加快氢能关键核心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应用,形成完备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刘晓飞 文/图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