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开启碳足迹评价

中国氢能联盟已牵头研制《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方法及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工作,这是全球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填补了国际空白。

氢能行业开启碳足迹评价

《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中国氢能联盟已牵头研制《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方法及要求》,此举旨在准确界定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的核算边界、排放源、核算方法与数据获取方法,从而有利于衡量和比较产品碳足迹水平,推动行业的低碳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工作,这是全球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填补了国际空白。

模型已初步搭建

有关专家认为,氢能碳足迹评价将引导行业低碳发展,通过量化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水平,挖掘高碳排放环节和降碳潜力,引导高碳排放生产工艺向绿色清洁工艺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氢能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们牵头研制完成4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1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评价,并搭建了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核算模型,形成了计算表和碳足迹评价报告,审核了1300+组共5000+条活动数据,活动数据覆盖面广,上至20吨,下至10克。”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总经理助理肖晨江介绍,“我们已启动第一批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品牌间差异明显,相同制氢能力、不同品牌的碳足迹差异较明显,行业内技术成熟度仍有提高空间。电解槽是碳足迹占比最大的部件,原材料的消耗则是最大的碳足迹来源。”

业内人士认为,氢能碳足迹评价结果揭示了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有助于识别和分析高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碳足迹已成为衡量产品环境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在碳排放方面的表现,以便采取措施降低碳足迹,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肖晨江表示,开展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是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未来需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和标准,持续开展评价工作,形成规范的评价流程和管理体系。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电网平均排放因子分别是氢系统碳足迹、碳排放的关键,需要继续因地制宜构建电力碳足迹模型,增强排放因子的精准性,同时发布分省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满足多样化需求下的碳足迹、碳排放核算与评价需求。

探索建立碳足迹因子库

将电解水制氢系统产品详细拆解,对产品所需的600多个部件从质量、材质、包装、运输方式、运输路径、能耗和废弃物等六个维度进行严格核验。对于一套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而言,电解槽是碳足迹占比最大的部件。

据了解,在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中,极板和绝缘片是碳足迹的最大来源。不同的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除质量差异导致的结果差异外,一是极板加工的原材料、能源消耗差异;二是绝缘片的消耗、材质差异;三是贵金属消耗量的差异。因此,未来企业若想降低产品碳足迹,这三点将成为最主要的关注点。

氢辉能源董事长李辉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开展氢能装备产品的碳足迹评价,不仅使电解槽生产企业了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助力制氢企业了解装备碳足迹在氢气碳足迹中的占比,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情况,以利于企业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

“进行碳足迹评价需要企业在数据收集、系统监测和评估工具开发等方面进行投入,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李辉表示,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碳足迹评价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技术参数,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这对于一些小型氢能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目前,我们正积极与上下游企业设立碳足迹标签,建立PEM电解槽的碳足迹评价。”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核查核算更多的不同规格、不同参数的电解槽的碳足迹,积累更多的经验,逐步建立电解槽碳足迹因子库。”肖晨江说。

完善评价体系和标准

谈及氢能碳足迹评价体系建设,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普遍看法是:未来相关部门需要深入进行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探索建立更详细、更丰富的标准,建立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完善白名单准入门槛。

此外,相关部门要拓展氢能产业碳足迹评价范围,进一步细化和精确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每个阶段的碳排放数据。“未来我们要建设电解水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系统。”肖晨江认为,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此外,还要持续建设和完善电解制氢系统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库,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运输和废弃处理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业内人士建议,未来要深入分析氢能产业相关产品碳足迹的多样化情景,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技术路径下的情景分析,因为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氢能的碳足迹。另外,还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如税收优惠、补贴支持等,鼓励氢能企业研发和应用减少氢能碳足迹的技术和工艺。

除了产品碳足迹,也有专家建议,尽快制定氢能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和评价标准。向柳表示:“目前,碳足迹核算涉及到背景数据库不健全、数据获取要求较高、专业核算成本较高等问题,可优先推进从‘从摇篮到大门’的部分碳足迹核算,同步推进门槛相对低一点的氢能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健全氢能碳足迹等级划分、氢能产品低碳评价等标准规范,更好提升绿氢等低碳竞争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4月10日 09:19
下一篇 2024年4月11日 11:47

相关推荐

  • 沈阳首批!未势能源、华通物流联合打造氢能轿运车示范场景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09-09 13:15:02 分享 近日,由未势能源配套的首批3辆长征氢能轿运车正式在沈阳投入运营,主要服务于华通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负责宝马商品车的城市短驳运输作业。 这是未势能源联合产业链伙伴,在东北地区打造的首个氢能轿运车应用示范场景,也是继蚂蚁物流之后打造的第二个氢能轿运车场景,标志着未势能源氢能版图正在进一步扩大。 落地沈…

    2024年9月9日
    22900
  • 深耕涡轮机械34年 “富源造”为氢动力添活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9日讯 在山东潍坊,一辆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梭在城区道路上,成为相伴市民3年多的好朋友。7月18日,“‘绿’动齐鲁 ‘碳’路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潍坊,来到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企业自主研发与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用空气悬浮离心压缩机——就是这款产品,解决了国内燃料电池用压缩机“无油化”技术难题。 搭上氢能快车,“富源造…

    2023年7月20日
    25400
  • 衣宝廉院士:2030年前后,燃料电池轿车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衣宝廉看来,大连的化工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有利于氢燃料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积极推动先进产品产业化。“此外,大连还可着力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稳定廉价的空压机、储氢瓶、氢气压缩机等供应链。”衣宝廉说。

    2024年2月17日
    22700
  • 本田:今年将推出300辆CRV氢燃料电池车

    本田今年将限量推出300辆CRV-FCV氢燃料电池汽车,使该公司能够在进入大众市场之前收集驾驶员的反馈和数据。本田新的CRV氢电混合动力汽车将为本田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评估驾驶员的行为,当提供两种零排放选项时,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除了续航里程为270英里的燃料电池外,新车还包括续航里程为29英里的小型电池。

    2024年5月6日
    285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氢能产业链非常复杂,远高于石油化工

    5月29日消息,近日2023中关村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徐春明院士围绕双碳战略下绿电氢技术发展进行主题发言。 徐春明指出,双碳战略下GDP的增长和对能源的依赖是一个刚性关系,任何经济发展都必须依靠能源的输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还会快速增加。但是能源的消耗不一定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用绿电、绿氢就是无碳的能源,这也是…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3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