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企为啥青睐赴港上市?

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氢能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短缺等问题仍待解。受访人士认为,盈利压力下,氢能企业度过当下艰难的起步阶段并非易事,仍旧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

“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浪潮,企业进军氢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项目布局持续火热。不过,虽然产业热度持续高涨,但氢能企业的IPO之路却不太“顺风”。近期上交所披露,因捷氢科技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终止捷氢科技发行上市审核。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包括捷氢科技、治臻股份在内的多家氢能公司接连终止A股IPO计划,而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则在今年陆续选择“弃A赴港”。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盈利难仍是摆在国内氢能企业上市面前的一大挑战,如今在A股IPO政策收紧、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提升的背景下,港股上市已然成为氢能企业的另一现实选择。

A股IPO遇阻
上汽集团公告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捷氢科技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捷氢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据了解,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捷氢科技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2022年6月28日,捷氢科技的上市申请材料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同年7月23日进入已问询状态。如今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等待后,捷氢科技还是以撤回发行上市申请结束了此轮冲刺A股之旅。

终止A股IPO的氢能企业并非捷氢科技一家。早在2021年3月,重塑能源便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原计划在科创板IPO,然而不久后便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此外,国富氢能和治臻股份也在2022年先后终止科创板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已成为众多氢能产业企业寄予厚望的上市融资地。在科创板折戟后,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分别于今年2月29日、3月20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氢能企业赴港上市相对容易,因为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的接纳度更高,从而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资本市场环境,使其能够在尚未实现盈利的阶段就吸引资金和投资者关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清晖智库创始人、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相对于A股,港股具有更灵活的上市制度,能接纳不同类型的企业,同时,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机会和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未来随着港股市场的持续回暖和上市制度的不断优化,预计将有更多氢能企业选择在港上市

上市门槛抬高
受访人士指出,氢能企业频频折戟A股IPO,与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提升有关。随着监管层反复强调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IPO审核收紧已成行业共识。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上市门槛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严伯进还表示:“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更好更快成长,但绝不能是那些拼凑技术的‘伪科技’企业。”

有观点指出,该变化对在递表阶段未盈利的企业提出了要求。截至目前,氢能上市企业普遍未能实现盈利。例如,财务数据显示,国富氢能2019年至2023年已连续五年亏损,其中2023年实现收入5.22亿元,年内亏损0.75亿元。

据了解,氢能企业盈利难,与氢能产业整体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技术发展不充分等因素有关。此外,氢能综合成本高企、市场接受度有限等问题也是目前氢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内部因素来看,部分氢能关键技术尚不成熟,氢能产业链的部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从外部因素来看,绿氢生产仍需要较高的初始设备投资和能源成本,同时,氢的储运和应用也涉及到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以上挑战加剧了氢能的商业推广难度。”孙传旺分析称。

“在氢能企业研发成本高、市场规模小以及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难以满足IPO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并且在当前目前氢能企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氢能企业IPO申请即使获得交易所受理,也必然会遭到交易所严格的审核。”宋清辉指出。

前景向好
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氢能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短缺等问题仍待解。受访人士认为,盈利压力下,氢能企业度过当下艰难的起步阶段并非易事,仍旧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孙传旺建议,氢能企业需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提高氢能生产、储存和运输效率,发挥在核心技术攻关上的引领作用。另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寻找更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明确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针对交通运输、储能等特定应用场景,探索与汽车、电力等下游企业的合作,开发定制解决方案。

不过整体来看,尽管目前氢能企业面临亏损境地,但业内普遍对产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氢能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产业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业内普遍认为,这对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总体来看,作为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氢能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此同时,氢能产业也是我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宋清辉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产业链亦趋于完整,预计2026年左右能够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拐点。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 姚美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08:46
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08:53

相关推荐

  • 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中法关系、中欧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欧作为两支重要力量,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

    2024年5月8日 前瞻报告
    24600
  • 国际氢能科技与产业对接合作交流会召开

    9月26日,由省政府主办,省科技厅、省商务厅、辽宁滨海实验室承办的国际氢能科技与产业对接合作交流会在沈阳举办。 本次会议主题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会上,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6位氢能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进行主旨演讲,研讨交流氢能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前景等内容。辽宁滨海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国创氢能科技有…

    投融资 2024年9月27日
    18100
  • 2022 年 NEL 碱性槽营收暴增 500%!欧美电解槽订单积压高企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全球性的氢服务企业,Nel ASA ( Nel )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7 年,主要从事氢电解槽制造与加氢站业务,是全球最大的氢电解槽供应商。2020 年起,在欧盟和美国在净零排放计划向市场投入数千亿美元刺激下,氢能装备市场需求激增,Nel 公司营收也出现大幅增长。 作为全球电解槽龙头企业,NEL 的市场情况无不反映出欧美甚至全球电解槽…

    2023年3月1日
    31800
  • 信达证券:绿氢降本路线清晰 电解槽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亿元、200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年PEM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亿元、300亿元。

    上市企业 2024年2月20日
    28200
  • 支持在非化工园区制氢!唐山加氢站建设管理征求意见

    唐山市发改委于5月27日发布了《唐山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支持在非化工园区建立光伏制氢、风电制氢项目,并依托开展制氢工厂加氢站一体的制氢加氢项目。 全市加氢站布局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负责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加氢站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应符合《汽…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2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