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企为啥青睐赴港上市?

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氢能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短缺等问题仍待解。受访人士认为,盈利压力下,氢能企业度过当下艰难的起步阶段并非易事,仍旧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

“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浪潮,企业进军氢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项目布局持续火热。不过,虽然产业热度持续高涨,但氢能企业的IPO之路却不太“顺风”。近期上交所披露,因捷氢科技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终止捷氢科技发行上市审核。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包括捷氢科技、治臻股份在内的多家氢能公司接连终止A股IPO计划,而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则在今年陆续选择“弃A赴港”。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盈利难仍是摆在国内氢能企业上市面前的一大挑战,如今在A股IPO政策收紧、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提升的背景下,港股上市已然成为氢能企业的另一现实选择。

A股IPO遇阻
上汽集团公告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捷氢科技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捷氢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据了解,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捷氢科技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2022年6月28日,捷氢科技的上市申请材料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同年7月23日进入已问询状态。如今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等待后,捷氢科技还是以撤回发行上市申请结束了此轮冲刺A股之旅。

终止A股IPO的氢能企业并非捷氢科技一家。早在2021年3月,重塑能源便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原计划在科创板IPO,然而不久后便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此外,国富氢能和治臻股份也在2022年先后终止科创板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已成为众多氢能产业企业寄予厚望的上市融资地。在科创板折戟后,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分别于今年2月29日、3月20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氢能企业赴港上市相对容易,因为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的接纳度更高,从而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资本市场环境,使其能够在尚未实现盈利的阶段就吸引资金和投资者关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清晖智库创始人、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相对于A股,港股具有更灵活的上市制度,能接纳不同类型的企业,同时,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机会和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未来随着港股市场的持续回暖和上市制度的不断优化,预计将有更多氢能企业选择在港上市

上市门槛抬高
受访人士指出,氢能企业频频折戟A股IPO,与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提升有关。随着监管层反复强调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IPO审核收紧已成行业共识。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上市门槛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严伯进还表示:“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更好更快成长,但绝不能是那些拼凑技术的‘伪科技’企业。”

有观点指出,该变化对在递表阶段未盈利的企业提出了要求。截至目前,氢能上市企业普遍未能实现盈利。例如,财务数据显示,国富氢能2019年至2023年已连续五年亏损,其中2023年实现收入5.22亿元,年内亏损0.75亿元。

据了解,氢能企业盈利难,与氢能产业整体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技术发展不充分等因素有关。此外,氢能综合成本高企、市场接受度有限等问题也是目前氢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内部因素来看,部分氢能关键技术尚不成熟,氢能产业链的部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从外部因素来看,绿氢生产仍需要较高的初始设备投资和能源成本,同时,氢的储运和应用也涉及到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以上挑战加剧了氢能的商业推广难度。”孙传旺分析称。

“在氢能企业研发成本高、市场规模小以及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难以满足IPO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并且在当前目前氢能企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氢能企业IPO申请即使获得交易所受理,也必然会遭到交易所严格的审核。”宋清辉指出。

前景向好
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氢能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短缺等问题仍待解。受访人士认为,盈利压力下,氢能企业度过当下艰难的起步阶段并非易事,仍旧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孙传旺建议,氢能企业需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提高氢能生产、储存和运输效率,发挥在核心技术攻关上的引领作用。另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寻找更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明确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针对交通运输、储能等特定应用场景,探索与汽车、电力等下游企业的合作,开发定制解决方案。

不过整体来看,尽管目前氢能企业面临亏损境地,但业内普遍对产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氢能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产业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业内普遍认为,这对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总体来看,作为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氢能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此同时,氢能产业也是我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宋清辉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产业链亦趋于完整,预计2026年左右能够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拐点。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 姚美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08:46
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08:53

相关推荐

  • 每经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一刀切去煤化、去煤电化不科学

    双碳目标之下,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山东能源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煤炭产业国内外产能3.4亿吨/年,产量位居全国煤炭行业第三位。 作为这样一家企业的“掌门人”,他怎样看待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又如何认识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之间的…

    2023年3月10日 前瞻报告
    45400
  • 美锦能源: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氢能交易平台建设进展如何,何时上线运营? 美锦能源(000723.SZ)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企业介绍 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是循环经济示范标杆企业。集团创建于1981年,下设三十五个全资…

    上市企业 2024年11月29日
    17100
  • 李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节能降碳!氢能迎来“泼天富贵”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会议决定,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

    2024年7月29日
    20000
  •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上海将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万辆。昨天,由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介绍,将主要拓展3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等。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

    2023年7月21日
    26900
  • Plug庆祝世界级燃料电池制造工厂完工

    Plug Power Inc.(纳斯达克:Plug)是全球绿色氢经济交钥匙氢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本周四欢迎客人来到Vista科技园,位于纽约州Slingerlands的新407,000平方英尺的燃料电池制造工厂,参加剪彩仪式。 Vista科技园设施将在未来五年内为纽约州首府地区创造1600多个新就业岗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Plug目前在纽约州有1472名员…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2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