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从国际氢能专利“战况”,反思中国氢能专利是多还是少?

 

长久以来,国内互联网广泛流传着一个说法:” 氢能专利被日本垄断,所以中美不愿发展氢能产业,避免给日本打工。” 事实果真如此吗?氢能专利的国际竞争情况究竟如何?

2023 年 1 月,IEA 发布了《Hydrogen patents for a clean energy future》(以下简称 “《报告》”),该《报告》基于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数据(2001 年 -2020 年),讨论了氢能国际技术专利的地区分布、环节分布、企业分布等情况,完整地体现了在国际层面的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分布情况。氢云链概况要点如下:

(1)从地区看,欧美日在氢能专利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欧美基本平分秋色。其中,美国在 2011 年后氢能专利占比快速下降,而韩国、中国在国际专利方面处于起步阶段。

如图 1 所示,目前,欧盟国家是氢专利的全球领导者,在 2011-2020 年期间新增专利占比达到 28%,其中德国和法国表现出众,分别占比 11% 和 6%;日本在 2011-2020 年间的专利占比高达 24%;美国表现依然强势,十年间氢能专利占比达到 20%,但它是全球氢能产业主要发展地区中专利数量唯一下降的国家;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这十年间并不多,但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为 12.2% 和 15.2%。

图 1 国际专利分布情况

来源:IEA

(2)从环节看,氢技术专利在氢气制备、储运、应用三大价值链环节的分布基本均衡。其中,在制备与应用环节中,碳中和成为氢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如汽车企业;但在储运环节的技术创新仍主要来自传统企业,如化工企业推动。

图 2 不同环节专利分布及发展变化情况

来源:IEA

如图 2 所示,《报告》表明,在 2001-2020 年期间,碳中和驱动产生的专利数量是传统氢能专利数量的两倍以上。其中,制备、储运、应用三个环节结论如下:

1)电解制氢成为制氢专利主流方向。2020 年电解制氢的专利占到氢能专利总数的 12%。欧美日在大多数制氢技术专利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欧洲在天然气制氢领域的专利占比领先,达到 39%;美国在电解制氢方面有所落后,占比仅为 13%;日本在电解制氢方面的专利申报占比高达 28%,全球第一

2)2001-2020 年氢气储运相关的专利申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其中,压力容器、管道和相关辅助设备 ( 如低温热泵、阀门 ) 等基础设施的创新水平高;液氢和车载氢系统的复合平均增长率达到 13%,近年来更是成为专利申报的风口;氢基燃料和固态储氢发展相对缓慢。在过去十年,低碳氢基燃料 ( 如合成甲烷、柴油或煤油 ) 和固态储氢方案在专利申报上活力不足。

3)汽车是氢能应用专利的火车头。自 2001 年以来,汽车氢应用的专利申报超过其他所有新兴氢应用的总和,如图 7 所示。其中日本、韩国在汽车领域的专利申报起了主要作用,占比达到 39%,具体见图 3。

图 3 不同氢能应用的专利发展情况

(3)从申报企业看,化工企业与汽车企业是氢能专利的主要申报单位。其中化工企业主导了传统氢能技术的创新,汽车企业和设备企业主导了碳中和驱动的氢技术创新。具体亮点如下:1)氢内燃机仅在船舶领域与燃料电池持平。在汽车及航空领域,燃料电池都占据了明显优势,仅在船舶领域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基本持平。2)车企引领车用氢能国际专利发展。车用燃料电池专利 top10 为 9 家车企与一家零部件企业——博世,占比高达 80%。燃料电池开发商如加拿大巴拉德、美国普拉格等专利较少。3)欧洲主导绿色甲醇与绿氨的专利发展。过去十年间,欧洲主导了绿氨和绿色甲醇的专利申请,占比分别达到 34% 和 48%,其中德国表现突出,在两个领域占比均达到 14%。日本和美国在绿氨方面的专利总和略低于欧洲,在绿色甲醇方面更是远远落后,

图 4 2011-2020 年碳中和引发的氢专利申报企业 TOP10

讨论一:谁在主导国际氢能专利?

根据 IEA 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2001-2020 年期间,气候驱动的技术产生的国际专利数量是现有技术的两倍多。如图 5 所示,欧洲引领氢储运专利发展。2011-2020 年期间,欧洲领导了氢储运领域的专利活动。在液氢环节占比达到 50%,气态储运环节占比达到 38%,加注环节达到 39%,供氢网络占比达到 32%。在低碳氢基燃料和固态储氢方面欧洲同样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则在供氢网络 ( 占比 26% ) 、氢基燃料 ( 占比 23% ) 、氢化物 ( 占比 26% ) 及吸附 ( 占比 22% ) 等方面表现活跃,但在其他已建立的氢运输及储存技术中占比较低。

图 5 不同国家在储运环节的专利情况

讨论二:中国氢能专利是多还是少?

值得一提的是,IEA 的报告与中国国内关于氢能专利的研究实践有一定出入:根据国内研究,中国的氢能专利在近年来发展蓬勃;但根据 IEA 报告,中国对于氢专利贡献较少。

因此有读者向氢云链提问:国内企业的专利是多还是少?未来会不会因为专利问题影响到产业发展?

氢云链认为,出入的原因在于 IEA 统计的是国际专利,而中国企业多数情况下仅申报了国内专利。

目前专利多数情况下属于防守战术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保护在当地申报的专利

申报专利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目前国内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较少、市场预期较低,同时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较少,因此国内企业对于申报国际专利的必要性和主管意愿都较低——造成了国内氢能专利领域活力十足,但在 IEA 报告中却刚刚起步的情况。

未来随着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及原创的关键性技术的增加,中国在国际层面的氢技术专利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但目前看,国人无须担心!国际专利情况不影响国内氢能市场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db75e78e9f097c5f090b3c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335

(0)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9日 11:56
下一篇 2023年2月9日 13:14

相关推荐

  • 埃及 14 万吨绿氢项目供应商?中国能建国际与 718 所签署合作

    近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泽翔,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乔旭斌一行到访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双方就加强海外氢能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等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七一八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李俊华,党委书记、副所长吕东方出席座谈会和签约仪式。 双方团队就水电解制氢技术、中亚及非洲氢能项目合作等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李俊华与吕泽翔共同签署战略…

    2023年2月10日
    31300
  • 华丰燃料电池及联合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取得全国首张“先租后让”《不动产权证书》

    近日,华丰燃料电池及联合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欣喜地从经开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不动产权证书》,而该证书也是经开区在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下,颁出的全国首张《不动产权证书》。 据开发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3月28日,经开区印发修订后的《亦庄新城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办法》,彻底解决了办证问题。该《办法》得到了时任市…

    2023年2月8日
    25800
  • 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氢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将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江苏如皋是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建设最全、产业影响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为有效服务如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如皋市科协与江苏省科协、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合作建立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院士创新中心)…

    2023年6月15日
    24100
  • 扬州氢能产业链重点环节实现突破 新型催化剂降低水电解成本50%

    扬州网讯(通讯员 扬工信 记者 嵇尚东)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厂房和生产线建设,争取尽快量产,今年实现销售5000万元。”近日,在极永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王兆生介绍,“通过利用中试线产能,已实现销售1600万元,目前在手订单约3000万元。” 江苏极永氢能源位于宝应经济开发区,以研发制造低成本、高性能催化剂为依托,生产高性能氢燃料电…

    上市企业 2024年9月29日
    21600
  • 日媒:日欧拟联手制定氢能使用国际标准

    参考消息网6月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2日报道,着眼于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的氢能的普及,日本与欧盟将联手制定有关生产设备和运输技术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氢的纯度和安全性制定规则。此举意在通过主导氢使用规则的制定提高日欧的国际竞争力。 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相斋藤健与主管能源事务的欧盟委员西姆松将于近日举行会谈,届时将就2040年前实现氢能普及制定联合日程表,日…

    2024年6月5日
    2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