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高加氢站成本的因素何在?

“加氢站是系统工程,系统集成技术很重要,优化加氢站配置,提高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能耗,增强可靠性,是加氢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源研发部博士、高级工程师何广利在日前举办的定州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中直指产业症结所在。

作为基础设施,我国加氢站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需求。而成本高企、设备性能欠佳等依旧是加氢站建设需要直面的问题,推高建站成本的因素何在?又该如何有效解决降本问题?

1、盈利前景依然不明

专家指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面临车辆先行还是基础设施先行的问题。从目前国际上的趋势看,各国趋向于先行建设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欧洲投入运行的加氢站超过170座,日本约有110座,美国超过60座,韩国30座。

放眼国内,截至2020年1月,全国已建成加氢站61座,规划和在建的加氢站有84座。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今年底,我国计划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5000辆,建成加氢站至少100座;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至少300座。

与会专家表示,加氢站是氢能源产业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户的联系枢纽,是产业链的核心 ,因此,各地政府对加氢站建设的重视不断增强,规划和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相继参与加氢站布局建设。目前,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均已开始着手规划,其中,中石化于2019年7月建成了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

加氢站在燃料电池产业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来看,虽然各地对加氢站建设越来越重视,但其依然面对盈利前景不明等问题,受到应用市场规模、成本、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制约。

2、多种因素抬高加氢站成本

据与会专家介绍,我国建设的加氢站以高压氢气加氢站为主,造价大约为15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加氢站建设周期长,审批、验收流程复杂,氢气价格较高,进口设备昂贵和运行负荷不高,且高压氢系统核心设备运行故障率较高,这些因素的叠加直接导致国内已建成的加氢站几乎都难以盈利。

据何广利介绍,目前加氢站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加氢机、储罐、压缩机成本,加氢电耗,日加氢能力,连续无故障加氢次数和雇用人员数量。换言之,除了加氢站建设的初始设备投资外,在日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营成本不容忽视。

“加氢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设备和管理体系的运营维护,这些设备之间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系统集成,关系到整个加氢站的性能及运行能力。”何广利强调,加氢站初期建设最重要的是设备投资,但如果从加氢站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除了初始设备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加注能力、设备可靠性和加氢能耗,也就是运行成本最为重要。

此外,从市场角度看,目前,国内的加氢站数量较少,多以示范运营为主,主要服务于公交、物流车等公共领域,市场规模较小 ,短期内无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指出,目前资本方面也更热衷于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等领域,而加氢站成本高企、盈利受限,又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导致投资运营双双遇冷。

3、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专家指出,未来加氢站降本空间在30%-40%,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规模化效应、优化工况和技术创新。

何广利表示,在设备性能与技术方面,以压缩机为例,国内加氢站采用的压缩机多以进口为主,即使产品在国内组装完成,但关键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因此,零部件的技术进步及国产化是加氢站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设备本身的质量与性能,加氢站运行工况也需不断提升。

中国钢研集团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氢能应用中心高级总监赵英朋直言:“事实上,全国已经建成的加氢站,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大多是仅仅可以满足测试要求,但要实现连续运转且保持运行状况的平稳,仍需大量的改进工作。”

“加氢站的能耗与可靠性对成本影响显著。”何广利强调,“加氢站工况的优化离不开系统集成技术的精进,在保证加注能力的情况下优化加氢站工况,降低压缩机启停次数,能够提高设备寿命和可靠性,可实现高效加注氢气并减少能耗,进一步降低供氢成本。”文丨本报实习记者 仲蕊

推高加氢站成本的因素何在?

来源:中国能源报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hv.cn/display/44125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509

(0)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

  • 76家企业参与!重点城市氢能产业图:川渝全产业链、山东重心在制储运、湖北历史久远!

    在各地政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制定好的政策支持与方针指引,各重点城市群大力推进氢能应用,加速氢能企业布局,构建、完善并加强产业链,在不同的阶段中共同前进。 川渝地区实现氢能产业全产业链覆盖,多家标杆企业推动当地氢能应用,综合实力强劲。 山东省产业链体系也很完备,在制储运氢气、燃料电池零部件以及整车方面都布局有大量相关氢能企业。 湖北省作为氢能发展历史较久的…

    2023年6月9日
    33800
  • 西南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开工在即

    2 月 24 日,记者从彭州发布获悉,投资 1.5 亿元的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即将在彭州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大型绿氢项目。 该项目作为华能四川绿氢技术创新和示范基地,将开展高效先进水电解制氢和安全高密度储氢相关材料、设备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应用示范,拟建设成面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 ” 制 – 储 &#8…

    2023年2月26日
    21600
  • 埃及 14 万吨绿氢项目供应商?中国能建国际与 718 所签署合作

    近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泽翔,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乔旭斌一行到访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双方就加强海外氢能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等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七一八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李俊华,党委书记、副所长吕东方出席座谈会和签约仪式。 双方团队就水电解制氢技术、中亚及非洲氢能项目合作等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李俊华与吕泽翔共同签署战略…

    2023年2月10日
    28000
  • 2022年能源领域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及2023年趋势展望

    一、世界能源领域2022年态势总结 俄乌冲突下能源武器化趋势加剧,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正在改变。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尤其是能源领域。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他能源产品的法案。英国宣布在2022年底前全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和石油,并尽快结束天然气进口。欧盟不再与俄签订新的煤炭供应合同,并逐步减少进口…

    前瞻报告 2023年1月28日
    43300
  • 氢蓝时代助力全国首个生物制氢发电一体化项目投运

    近日,国内首个生物制氢及发电一体化项目在哈尔滨市平房污水处理厂完成入场安装、联调,启动试运行,这是氢蓝时代智慧氢能解决方案又一成功范例。项目依托于中国工程院任南琪院士团队关于生物制氢的最新科研成果,集合氢蓝时代、工大环境、龙江环保在智慧氢能解决方案、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系统集成、环保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示范工程推广产业应用,抢占生物制氢发电…

    2023年2月3日
    3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