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高加氢站成本的因素何在?

“加氢站是系统工程,系统集成技术很重要,优化加氢站配置,提高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能耗,增强可靠性,是加氢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源研发部博士、高级工程师何广利在日前举办的定州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中直指产业症结所在。

作为基础设施,我国加氢站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需求。而成本高企、设备性能欠佳等依旧是加氢站建设需要直面的问题,推高建站成本的因素何在?又该如何有效解决降本问题?

1、盈利前景依然不明

专家指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面临车辆先行还是基础设施先行的问题。从目前国际上的趋势看,各国趋向于先行建设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欧洲投入运行的加氢站超过170座,日本约有110座,美国超过60座,韩国30座。

放眼国内,截至2020年1月,全国已建成加氢站61座,规划和在建的加氢站有84座。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今年底,我国计划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5000辆,建成加氢站至少100座;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至少300座。

与会专家表示,加氢站是氢能源产业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户的联系枢纽,是产业链的核心 ,因此,各地政府对加氢站建设的重视不断增强,规划和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相继参与加氢站布局建设。目前,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均已开始着手规划,其中,中石化于2019年7月建成了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

加氢站在燃料电池产业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来看,虽然各地对加氢站建设越来越重视,但其依然面对盈利前景不明等问题,受到应用市场规模、成本、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制约。

2、多种因素抬高加氢站成本

据与会专家介绍,我国建设的加氢站以高压氢气加氢站为主,造价大约为15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加氢站建设周期长,审批、验收流程复杂,氢气价格较高,进口设备昂贵和运行负荷不高,且高压氢系统核心设备运行故障率较高,这些因素的叠加直接导致国内已建成的加氢站几乎都难以盈利。

据何广利介绍,目前加氢站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加氢机、储罐、压缩机成本,加氢电耗,日加氢能力,连续无故障加氢次数和雇用人员数量。换言之,除了加氢站建设的初始设备投资外,在日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营成本不容忽视。

“加氢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设备和管理体系的运营维护,这些设备之间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系统集成,关系到整个加氢站的性能及运行能力。”何广利强调,加氢站初期建设最重要的是设备投资,但如果从加氢站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除了初始设备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加注能力、设备可靠性和加氢能耗,也就是运行成本最为重要。

此外,从市场角度看,目前,国内的加氢站数量较少,多以示范运营为主,主要服务于公交、物流车等公共领域,市场规模较小 ,短期内无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指出,目前资本方面也更热衷于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等领域,而加氢站成本高企、盈利受限,又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导致投资运营双双遇冷。

3、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专家指出,未来加氢站降本空间在30%-40%,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规模化效应、优化工况和技术创新。

何广利表示,在设备性能与技术方面,以压缩机为例,国内加氢站采用的压缩机多以进口为主,即使产品在国内组装完成,但关键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因此,零部件的技术进步及国产化是加氢站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设备本身的质量与性能,加氢站运行工况也需不断提升。

中国钢研集团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氢能应用中心高级总监赵英朋直言:“事实上,全国已经建成的加氢站,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大多是仅仅可以满足测试要求,但要实现连续运转且保持运行状况的平稳,仍需大量的改进工作。”

“加氢站的能耗与可靠性对成本影响显著。”何广利强调,“加氢站工况的优化离不开系统集成技术的精进,在保证加注能力的情况下优化加氢站工况,降低压缩机启停次数,能够提高设备寿命和可靠性,可实现高效加注氢气并减少能耗,进一步降低供氢成本。”文丨本报实习记者 仲蕊

推高加氢站成本的因素何在?

来源:中国能源报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hv.cn/display/44125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509

(0)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

  • 观察丨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调研分析及政策建议

    安徽省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基础较好,焦化、氯碱、石化、化肥等行业副产氢气利用具有较大空间。同时可为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铂、钯等高纯度贵金属原料。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2744万千瓦。根据安徽省可再生资源普查结果,皖北、合肥、滁州和六安等地光伏、风电建设条件较好,是全省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潜力。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6日
    21800
  • 我在氢能行业一年的经历,比我在光伏行业十年的经历还要精彩(附2024年氢能年会38条金句)

    2024年12月11日,在香橙会研究院举办的2024年氢能年会上,来自全球氢能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演讲嘉宾,发表了许多前沿信息和精彩观点。香橙会研究院将“领袖论坛:氢能行业分析与预测”及“分论坛:ALK/PEM/AEM/SOFC”嘉宾演讲信息做了编辑整理,分享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凌文 1. 我们的氢能产业发展虽然规模还不能做大,发展还是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

    2024年12月12日 创业分享
    10300
  • 新股解读|金源氢能:主业独立性存疑 押注氢能赛道能赌赢吗?

    智通财经APP获悉, 12月8日,金源氢能通过港交所聆讯,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值得关注的是,金源氢能,分拆自煤炭企业金马能源(06885),该公司的上市标志着全国煤炭企业分拆氢能子公司上市,实现了零的突破。

    2023年12月11日
    13900
  •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

    经济参考报 2023-06-05 10:45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说,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迎来窗口期。   一批产业…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5日
    24400
  • 积极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北京印发《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

    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坚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发展方向,加快产品和服务结构调整,重塑汽车产业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扩充ARCFOX和BEIJING品牌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商用车完成全系新能源产品从油改电平台向全新平台过渡。加快动力系统电气化进程,加快混合动力产品投放,推进高效发动机搭载应用。推动平台化固态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池快速加热技术落地,落子北汽电驱动4.…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8日
    2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