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氢能:迎接能源结构转型之新“氢”向

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 — 2035 年)》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于尚未放弃传统能源的企业工业,在全球经济风险骤增的此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是个充满不确定的过程,而对于提前部署氢能赛道的企业而言,未来数年则将成为发展黄金期。

作为目前国内新能源企业涉足氢能的代表之一,阳光电源成立的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阳光氢能 “)专门研究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阳光氢能主要产品为 IGBT 制氢电源、碱性水电解槽、PEM 电解槽、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致力于提供 ” 高效、智慧、安全 ” 的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

深耕能源行业,契合时代发展,风口已至,蓝海在望,阳光氢能或将迎来发展 ” 春天 “。

氢能产业结构的 ” 灰 “” 蓝 “” 绿 “。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目前全球制氢的方式主要有:煤制氢(国内主要模式)、天然气制氢(全球主要模式)以及绿色能源制氢,以及甲醇重整制氢等。

同时,根据制氢全过程的低碳、清洁程度,不同制氢技术制得的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以煤灰和天然气等碳基能源制备的氢称之为灰氢,也是当前全球主要制氢产能,获取成本低但制作过程中碳排放高。蓝氢是在灰氢的制备过程采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相关技术支撑,实现零碳排放;绿氢是指通过清洁能源发电水电解制氢,可实现制氢的无碳、绿色。两者的劣势都是成本更高。

目前,在氢气制备方面,我国氢气年产能约为 4000 万吨,年产量约为 3300 万吨,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构成,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占比近八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

按照《规划》部署,到 2035 年,要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能源结构中氢能产业的占比一跃提升必将为以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绿氢行业带来更多关注和机遇。

创新技术双线制氢 ” 让绿电制氢更高效 “

阳光氢能:迎接能源结构转型之新“氢”向

阳光氢能产品图集

能源市场的竞逐注定是企业战略布局高度与科技创新投入的厮杀。氢能行业方兴未艾,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想要在制氢行业中突出重围绝非易事,为此,阳光氢能从产品技术、科技研发、人才团队、项目建设等方面多点布局,为抢占市场份额领跑行业创造更多机会。

产品技术方面,阳光氢能坚持 ” 双线制氢 ” 并叠加科技赋能。据悉,阳光氢能目前已拥有碱性水电解制氢和 PEM 电解制氢两种技术路线。同步开发的离网、并网、微网多模式下制氢系统可提供一站式的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契合可再生能源快速波动特性,综合实现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冶金等场景下的多元应用。

而在科研与人才方面,阳光氢能自成立始,坚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双驱动战略,打造了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队伍,主导和参与制定多个行业标准、申请专利 200 多项,建成国内领先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综合测试平台。同时,阳光氢能始终保持与国内高等院校的密切交流,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系列研究合作。

针对制氢重要设备电解槽,阳光氢能特设材料研究实验室,配备电化学工作站、X 射线荧光光谱仪、体视显微镜、隔膜电阻率测试仪等设备,用以对电解槽核心材料进行性能研究、分析评价及先进技术跟踪。通过材料和设计创新,阳光氢能在电解槽性能难题的研究上逐个突破,实现了核心性能指标的提升。

伴随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阳光氢能的产品在各大风电、光伏制氢项目中得到应用,推动 ” 技术优势 ” 变为 ” 市场优势 “。2021 年,阳光氢能 1000Nm /h 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交付吉林白城,助力建设 ” 中国北方氢谷 “;2022 年,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科院大化所合作的国内首座(国网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项目投运,对氢能参与储能调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同年,为内蒙古综合能源站项目提供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为宁夏等地项目提供 200 标方 PEM 制氢装置。2022 年 12 月底,长江电力绿电绿氢示范项目产氢成功,顺利产出 99.999% 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阳光氢能领先的 PEM 电解制氢技术,将为国内首个 500kw 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提供制氢加氢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制氢成本高这一限制,阳光氢能提出的 ” 让绿电制氢更高效 ” 发展目标,不断在制氢系统、核心材料、关键设备等方面提升其性能和效率。阳光氢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阳光氢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绿氢领域,持续提升产品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新价值。”

在改变传统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时代背景下,氢能将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和效果。对标 ” 成为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全球引领者 ” 的目标,阳光氢能正在不断积蓄势能,创造更多可能。

原文链接: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ec9e758e9f09767d1a1b24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qingtx, qingtx,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551

(1)
qingtx, qingtx的头像qingtx, qingtx
上一篇 2023年2月17日 17:17
下一篇 2023年2月17日 17:21

相关推荐

  • 科学家实现400°C以下太阳能天然气制氢与脱碳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 制氢技术对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与发展颇为重要。传统制氢技术包括工业天然气重整制氢与煤气化制氢,是目前氢能的主要来源,而在双碳战略与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面临的共性挑战包括反应温度高、能耗高、CO2排放高。如何突破“三高”问题,对于氢能与能源结构转型的相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首次实现了400°C温和条件…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13日
    33400
  • 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开始生产第一公斤绿氢,将使用管道输送至陆地

    就地电解制氢或是未来拥用丰富风光资源地区消纳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手段。由于海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风能,目前国内外都在推进海上风电制氢项目的示范。2022年9月22日,法国氢技术公司 Lhyfe 在圣纳泽尔港启动了 Sealhyfe 全球首个海上制氢平台项目的一阶段试验。随着为期8个月码头试验的结束,日前,Lhyfe公司宣布,该项目已开始在法国大西洋勒克鲁瓦西奇海…

    2023年6月28日
    37210
  •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昇 “十四五”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坚持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重点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实现了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的跃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迁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支撑我国能源…

    前瞻报告 2025年9月5日
    2100
  • 明阳氢能成功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北京市绿色能源基金战略投资!

    2024年11月27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举行A+轮投资签约仪式,投资规模超过亿元。本轮融资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明阳氢能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更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次A+轮融资,明阳氢能引进了三位战略股东,即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绿色能源基金”)、北京昌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下简称…

    2024年11月28日
    22700
  • 吉林: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

    【吉林: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财联社12月7日电,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到2025年,氢能产业布局初步成型,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氢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布局趋于完善,产业…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7日
    3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