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政策利好不断。2019年,氢能及燃料电池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氢能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2023年,氢能依然是能源界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近期,多地陆续召开2023年地方两会,氢能成为各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上海市人大代表陈俊杰认为,上海加氢站建设速度过慢,以嘉定为例,目前规划15+3座加氢站,投入使用的仅有5座,而国际汽车城加氢站则刚于2022年11月10日启动建设。与此相对应的是,示范运营的氢能源车辆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待,有的车辆甚至需要排队3小时以上。

浙江省政协委员宋怡玲提出“中国氢湾”建设目标,以需求侧引导供给端,统筹布局产业链、新基建、应用场景、未来社区、政策设计等,致力于形成应用与生产、经济与社会协同推进的生态圈。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迎来高速发展,有望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

企业也在加快布局氢能源。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近两年,约20家A股上市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不乏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金风科技(002202)等行业龙头。中国氢能产业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6年-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元。

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

图源:图虫创意

政策密集发布

氢燃料汽车的快速发展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2022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规划》为氢能产业拟定了三个五年发展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较完整供应链、产业体系,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为贯彻落实发改委规划目标,全国各地也竞相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布局推动力度,政策明显加码,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产业发展日渐活跃的信号清晰释放。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等都在近期发布氢能产业规划文件。

2022年6月20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2022年8月11日,北京印发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多项政策文件。加上此前印发的《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北京市对氢能产业的支持政策愈加完善。

政策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或已在眼前。

“氢能有绿色属性、使用便利等方面优势,国家层面将发展氢能技术作为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明确支持氢能源发展。”招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副总裁白毅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各省市在此大背景下也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推出相关配套政策,培育本地产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氢能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风电、光伏需求量增大,沙漠、戈壁、荒漠等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便逐渐受到风电、光伏基地“青睐”,但另一面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运输问题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风力发电,都难以避免“靠天吃饭”。以光伏发电来说,若遇到阴雨天,发电效果就会相对减弱。解决方式是光伏制氢,其可以用来消化光伏发电的多余电力,将电力转化成氢能源。因此光伏制氢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弃光”题。

“所以,当风电、光伏做得体量很大的时候,氢能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载体。”林伯强说。

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

图源:图虫创意

车企争相布局

氢能产业迎来发展良机,各车企频频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

白毅阳指出,头部车企为避免产业变革期出现掉队情况,纷纷将强布局氢燃料电池。目前来看,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车企,更需要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002594)、特斯拉等汽车巨头相继切入氢能领域。

2022年4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2024年特斯拉将从纯电动切换至氢能领域。4月12日,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申请并获得了一项“储气罐安装座、储氢装置及汽车”专利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

不过,与三大汽车巨头相比,部分国内车企对待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加积极,已有相关产品和技术落地。

工信部366批新车目录显示,吉利商用车集团旗下的远程氢燃料电池牵引卡车上榜。这款远程牌氢燃料电池牵引卡车搭载深圳市氢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上汽大通MAXUS研发制造的MIFA 氢已实现100余台的用户交付,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MPV。

在技术方面,2019年,长城氢能板块以“未势能源”身份开启独立运营。2021年3月,长城汽车(601633)举行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称其拥有了国内唯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推出“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然而,制氢等行业痛点仍需解决。林伯强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要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下足功夫。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体量想要大幅增加,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业链下游,还要解决氢从何处来的问题”。

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

图源:图虫创意

本文转载自和讯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2月27日 16:10
下一篇 2023年2月27日 16:27

相关推荐

  • 1850台氢卡订单! 广汽日野: 5至7年实现IPO

    2月20日,广州从化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广汽日野总经理张志勇参会并做了《奋勇争先、创新变革、推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言。张志勇表示,广汽日野积极谋变,制定了“主动实施新能源战略转型,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变革,推出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实现广汽日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发展方案,加速向新能源公司转型,助力广州市乃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22日
    28600
  • 内蒙古:风光制氢氨醇项目自发自用电量不收系统备用费

    2024年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风光制氨醇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公告指出,为全面落实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推动风光制氢项目与绿氢合成氨醇等应用项目一体化审批和建设管理,自治区能源局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风光制氨醇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请于2024年9月18日前将修改意见…

    2024年9月4日
    16400
  • 内参|日本是怎样发展燃料电池产业的?

    日本是全球推动燃料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国家,其原因除日本重视环境保护之外,还由于日本的化石能源匮乏,而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汽车和发电等领域,因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燃料电池的扶植政策,明确制定燃料电池的发展路线,大力进行燃料电池技术及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补贴和减免税收。 第一,明确详细的燃料电池发展路线 2009年,日本发布了…

    氢能汽车 2023年2月11日
    33900
  •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经济观察报2023-12-07 17:51 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纯电、插混、氢能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所有新能源动力中,最绿色、最先端的技术,氢能技术正从黎明的微光中慢慢向市场走来。 身处其中的行业引领者,又是一个人们熟悉的“中国面孔”——上汽大通。 从研发出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到实现氢能源MPV最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从与国内汽车…

    2023年12月8日 上市企业
    14900
  • 销量夺冠!未势能源配套长征氢能重卡登顶销量榜单

    2023年4月17日卡车网记者获悉,近日,未势能源商用车合作伙伴——长城汽车旗下如果科技发布官宣:2023年第一季度及3月,长征氢能重卡销量位居行业第一。两大动力系统均由未势能源提供产品配套与技术服务。 如果科技官宣海报据第一商用车网相关信息及交强险数据统计,今年1-3月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售198辆,同比增长87%,跑赢新能源重卡市场大盘。其中长征氢能重卡凭…

    2023年4月17日 投融资
    2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