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加快破茧成蝶 “风光储氢”引领变革方向

转自:中国改革报

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大会执行主席朱共山在会上指出,当前,各种新能源形式都在加快破茧成蝶,加快能源革命的进程。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光伏、风电、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与零碳科技同频共振的时代,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化工、零碳农业、零碳乡村等正在拼出零碳未来的新版图。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电力制取氢能正在成为未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的重要方式,“绿氢”逐渐受到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关注。在今年SNEC大会期间,氢能与光伏等新能源的耦合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风光储氢”齐头并进

“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新科技革命、新材料革命、新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朱共山表示,正如人们用经线和纬线来标注地图一样,当前以及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地图,也存在着两条明晰的“经纬线”,一条是“时代之变”的创新金线,一条是“产业进化论”的科技银线。他指出,创新金线和科技银线经纬交织,形成新物种,塑造新业态,开启新未来。

朱共山强调,放眼未来,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场景革命、数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势,席卷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甲醇、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他认为,未来,风、光、储、氢技术将齐头并进。

其中,作为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氢能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宇表示,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动能源革命,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稳步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变。其中,发展氢能产业将在我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在张宇看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因素,氢能在各国能源转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她强调,“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高度重视氢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并纷纷发布氢能发展的国家战略。”

随着全球对氢能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氢能的国际合作也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副秘书长李谚斐指出,“双碳”大背景下,2022年,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积极构建国际氢能创新链、产业链,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等合作,加强与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他表示,欧盟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中东国家正在积极开展跨国合作与投资,布局国际氢基燃料供应链,氢基能源国际贸易格局初现雏形。

绿氢产业逐步完善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猛。据张宇介绍,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产业链逐步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国内外合作进一步加强。2022年,我国氢气总产量超过3781万吨,同比增长14.5%;氢能行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12月,开业企业已超过8840余家;我国氢气制备及氢能应用逐步由灰氢、蓝氢向绿氢过渡,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绿氢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气年均供应量将超过4800万吨,其中电解水制氢供应量约为1100万吨/年,相当于75GW~100GW电解制氢容量,占比约为25%。可再生能源制氢新建投资规模将达到3750亿元。

与此同时,绿氢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氢能方面,随着电解槽单线产能持续增加和电耗的逐步降低,绿氢的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朱共山表示,预计到2025年后,绿氢有望实现与天然气制氢平价,2030年左右有望与煤制氢平价,并且在未来10年保持5%左右的产量复合增长。

朱共山指出,在绿氢制备领域,碱性电解槽朝着大标方、低能耗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质子交换膜技术不断完善,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氢燃料、电解槽和配套设施等同步都在降本增效,使用安全、行业标准、研发制造成本等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命题都在逐步得到破解。新能源的平价与储能的平价,推动绿能更多地变绿氢。

“预计到‘十五五’中后期,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朱共山认为,随着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成为常态,钢铁、水泥、炼油、焦化等碳排放大户,将因为有了绿氢的加入,而转型为绿色工业,催生零碳新工业制造体系。

从我国氢能产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张宇强调,针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使发展绿氢贸易具有优势,未来可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促进氢能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大量的绿氢需求也将拉动规模化太阳能发电制氢和环境治理等技术的发展,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链建设,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贡献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转载自中国改革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4日 10:51
下一篇 2023年5月24日 10:54

相关推荐

  • 一汽解放领衔,氢能轿运车项目落地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9月20日,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与北京京顺达世纪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氢能轿运车项目正式达成合作。具体来看,此次合作聚焦为丰田及雷克萨斯品牌进口车提供物流服务,三方秉持精诚合作、互惠共赢之理念,创新引领绿色物流,协同构筑绿色供应链新生态,在迈向氢能社会之路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

    2024年9月23日
    18000
  • 2023年2月27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河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建立以强度为主、总量为辅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体系,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统筹融合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前,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

    2023年3月5日
    86800
  • 【能源广角】着力破解绿氢输送难题

    绿氢替代的关键掣肘是输送问题。中国石化近日透露,全长400多公里的“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矛盾,为破解大规模绿氢运输难题探路。   氢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各国能源转型的重…

    投融资 2023年5月4日
    30000
  • 9月,杭州见!2024中国国际氢能、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

    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的发布,以及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聚焦场景潜力、推广模式、技术创新、能源保障等领域的探索带动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新疆、内蒙古等地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资源相结合的绿氢快速推进。也有力推动我国氢能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助力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展示我国氢能和燃料电…

    2024年8月27日 投融资
    22700
  • 氢能质量万里行-京津冀行

    10月25日,为加快推动氢气质量与标准高质量发展,依托全国首台零碳移动氢气品质检测车开展的“氢能质量万里行” 行动已圆满完成在上海、京津冀、河北和河南等地检测服务工作。截止目前,第一阶段行动已在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北京、河北7个省份的11座城市,对16座制氢厂和加氢站开展了氢气质量全产业链的质量检测,累计工作210小时。“氢能质量万里行” 行动采用…

    2024年10月28日
    2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