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引资 以赛兴业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在鄂尔多斯开赛

为繁荣氢能产业生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8-29日,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赛,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书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华瑞锋,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彭苏萍分别围绕《氢电耦合支撑我国新型能源系统建设》、《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做主旨汇报。开幕式由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马天才主持。

以赛引资 以赛兴业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在鄂尔多斯开赛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开赛

  徐梓铭表示,氢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道路,持续加强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工程应用中迭代升级,努力加快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化。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氢能工作,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多场景高效利用,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产业发展,会同各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23年)》、《“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联合组织实施并批复第一批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鼓励探索技能多场景应用高效利用模式。本次大赛秉承以赛引资、以赛兴业的理念,旨在促进氢能深度融合,助力成果转化,对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氢能相关单位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为业界一道加快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国际合作的步伐,共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华瑞锋表示,作为承接先进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的发展高地,伊金霍洛旗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决策部署,布局氢能产业,抢占氢能大规模商用发展制高点。设立1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引进落地国鸿氢能、中船718所、捷氢科技、上海氢枫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氢能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开通6条新能源矿运重卡专线,建成西部地区首家绿电制氢工厂,年内建成17座制氢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到26吨,氢能重卡应用场景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全链条驱动、全方位布局、全场景应用的氢能产业雏形和发展格局。

  冯树臣表示,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深入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新能源和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步伐,推进构建“风光氢储融”全产业链集群,是首批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设立伊金霍洛旗先行区助力打造“北疆氢都”,正成为全国氢能规模化发展的代表性示范区。本届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走进鄂尔多斯,是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持续深化中国氢能联盟与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合作,为我国氢能产业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国家能源集团将全力做好支持。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2022年,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首届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大赛是中国氢能联盟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下,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公司)、新华网星火行动、创业黑马等共同打造而成。大赛以“氢创未来”为主题,全国有130家企业和项目、15个氢能产业园区、12家区域氢能组织和30家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主席团、评委和技术专家汇聚了40余位院士、产业学者,30强榜单覆盖“制储运加用”整个氢能产业链,吸引了百余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有力推动了氢能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纵深加速科技创新创业,高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提升我国氢能产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对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整合、宣传和促进作用。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创新驱动再升级,将凝聚中国氢能产业核心力量,汇聚氢能中小企业创新主体,走进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城市,助推创新成果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激活“以赛引企、以赛引才、以赛引资、以赛兴产”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限活力。

以赛引资 以赛兴业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在鄂尔多斯开赛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鄂尔多斯站开幕式现场

  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进行管理,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在终端应用领域逐步展开全面布局。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已经获得批复,涵盖产业规划、应用示范、科技支撑的“1+N”政策体系初步搭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金融与资本的有效利用及高效赋能,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潜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央企强企和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产业链企业股权投资,不断推动产业规模化示范、市场化发展。时下,氢能产业投融资热度持续高涨。2023年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将充分发挥中国氢能联盟产业资源优势,氢能先行区域产业配套,聚焦产学研用融多方力量,协同探寻新型商业合作模式,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估氢能产业阶段性和可行性,选拔氢能产业优质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为繁荣氢能产业生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8-29日,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赛,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书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华瑞锋,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彭苏萍分别围绕《氢电耦合支撑我国新型能源系统建设》、《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做主旨汇报。开幕式由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马天才主持。

以赛引资 以赛兴业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在鄂尔多斯开赛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开赛

  徐梓铭表示,氢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道路,持续加强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工程应用中迭代升级,努力加快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化。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氢能工作,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多场景高效利用,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产业发展,会同各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23年)》、《“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联合组织实施并批复第一批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鼓励探索技能多场景应用高效利用模式。本次大赛秉承以赛引资、以赛兴业的理念,旨在促进氢能深度融合,助力成果转化,对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氢能相关单位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为业界一道加快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国际合作的步伐,共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华瑞锋表示,作为承接先进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的发展高地,伊金霍洛旗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决策部署,布局氢能产业,抢占氢能大规模商用发展制高点。设立1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引进落地国鸿氢能、中船718所、捷氢科技、上海氢枫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氢能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开通6条新能源矿运重卡专线,建成西部地区首家绿电制氢工厂,年内建成17座制氢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到26吨,氢能重卡应用场景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全链条驱动、全方位布局、全场景应用的氢能产业雏形和发展格局。

  冯树臣表示,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深入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新能源和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步伐,推进构建“风光氢储融”全产业链集群,是首批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设立伊金霍洛旗先行区助力打造“北疆氢都”,正成为全国氢能规模化发展的代表性示范区。本届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走进鄂尔多斯,是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持续深化中国氢能联盟与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合作,为我国氢能产业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国家能源集团将全力做好支持。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2022年,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首届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大赛是中国氢能联盟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下,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公司)、新华网星火行动、创业黑马等共同打造而成。大赛以“氢创未来”为主题,全国有130家企业和项目、15个氢能产业园区、12家区域氢能组织和30家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主席团、评委和技术专家汇聚了40余位院士、产业学者,30强榜单覆盖“制储运加用”整个氢能产业链,吸引了百余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有力推动了氢能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纵深加速科技创新创业,高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提升我国氢能产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对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整合、宣传和促进作用。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创新驱动再升级,将凝聚中国氢能产业核心力量,汇聚氢能中小企业创新主体,走进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城市,助推创新成果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激活“以赛引企、以赛引才、以赛引资、以赛兴产”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限活力。

以赛引资 以赛兴业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在鄂尔多斯开赛

  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鄂尔多斯站开幕式现场

  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进行管理,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在终端应用领域逐步展开全面布局。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已经获得批复,涵盖产业规划、应用示范、科技支撑的“1+N”政策体系初步搭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金融与资本的有效利用及高效赋能,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潜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央企强企和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产业链企业股权投资,不断推动产业规模化示范、市场化发展。时下,氢能产业投融资热度持续高涨。2023年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将充分发挥中国氢能联盟产业资源优势,氢能先行区域产业配套,聚焦产学研用融多方力量,协同探寻新型商业合作模式,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估氢能产业阶段性和可行性,选拔氢能产业优质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责任编辑:杨帆】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29日 16:47
下一篇 2023年6月29日 16:51

相关推荐

  • 4月10日,以“H POWER DAY”为主题的未势能源2023年度发布会线上召开。未势能源发布多项领先技术、产品、市场成果,为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带来多元路径与思考,助力中国氢能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市场与产品双驱动 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 此次发布会,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聚焦全球氢能发展共识,提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生态为路径,紧抓“产品”、“市场”两个着力点,加快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与降本增效,与产业链伙伴共同努力,加速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 未势能源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把“氢”作为能源进行布局,从配合风光电的电解制氢、中端储运和终端应用的发电发…

    2023年4月11日 投融资
    35400
  • 为解决氢能运储难提供新路径,这座一体站在广西投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张伟 今天(12月8日),国内首座商用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建成并成功试投产,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广西南宁振兴氨分解制氢加能站,采用制、储、加、运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液态氨到站卸入储氨罐,送至制氢舱后,通过自主研发的氨分解-氢气纯化一体化工艺,分解出氢气和氮气,再经过压缩…

    2023年12月11日
    29900
  • 龙蟠科技陈晓星:上游制氢端已率先引领氢能产业突破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濮振宇 7月26日,在经济观察报举办的“氢启未来 聚力共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研讨会上,龙蟠科技氢能事业部负责人陈晓星表示,氢能产业的突破,目前已经在上游制氢板块开始启动。现在燃料电池车应用最大的问题是氢气价格太贵,核心原因是上游绿氢制备产量不够高,这个领域的突破现在已经开始;受此带动,电解槽行业这两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已变成氢…

    2023年8月1日
    25600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解质材料介绍

    氢能技术情报2025年08月07日 10:15吉林 氢能技术情报 关注氢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装备制造。 公众号电解质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决定着SOFC的运行温度和输出功率。电解质不仅要负责离子的传导,还要将阴阳极的产物相互隔绝,防止燃料气体发生混合。因此,这就要求SOFC的电解质材料必须具有以下性质:(1)具有良好的氧离子传导…

    2025年8月7日 投融资
    1100
  • 氢能产业深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本报讯 记者张守营报道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了《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提到,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多领域开展替代应用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工作的推进,我国车用氢能领域发展迅速。国家氢能规划和各地氢能发展引导政策普遍提出积极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工作…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1日
    2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