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氢能运储难提供新路径,这座一体站在广西投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张伟
今天(12月8日),国内首座商用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建成并成功试投产,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为解决氢能运储难提供新路径,这座一体站在广西投产
广西南宁振兴氨分解制氢加能站,采用制、储、加、运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液态氨到站卸入储氨罐,送至制氢舱后,通过自主研发的氨分解-氢气纯化一体化工艺,分解出氢气和氮气,再经过压缩和分离提纯,氢气从制氢舱产出,即可通过管束车运送到周边场站或直接加入车内。
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 李力波:振兴站制氢和加氢直接在站内完成,相比以前只能从外省采购长距离运输,我们的氢气产储运成本降幅将超60%。
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氢气的运输和储存。氨分解制氢是站内制氢的技术路线之一,相比传统加氢站,该站增加了制氢环节,设计氢气回收率达96%以上,有效解决了氢气长距离运输带来高成本等问题。
为解决氢能运储难提供新路径,这座一体站在广西投产
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 李力波:未来,将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打造更多氢能商业化应用场景,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发展。
振兴氨分解制氢加能站具有实时信息采集、云端监控、自动报警等智能控制功能。制氢装置占地面积仅80平方米,每天可产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目前可满足南宁、柳州、北海等地车用氢气需求。此外,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可实现现场快速安装、投运,便于快速推广复制。
为解决氢能运储难提供新路径,这座一体站在广西投产
新闻链接:分布式站内制氢的几种路径
氢气密度小,而储氢容器自重大,所运输氢质量约占总运输质量的1%,整体运输效率很低,运输成本较高,分布式站内制氢技术有效解决了氢气长距离运输困扰,分布式制氢的主要包括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氨分解制氢等几种路径。
电解水制氢技术应用最早,主要有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两类。分布式电解水制氢过程的电耗成本占氢气总成本的75%~85%,而且电价越高,此占比越高。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是新一代电解水制氢技术,与碱性电解水制氢相比,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低于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但设备投资较高,是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价格的5倍左右。
天然气制氢将甲烷和氧气经过催化剂的处理,并用水热技术将甲烷完全燃烧,从而得到含有大量氢原子的氢气,它的优势是原料获取方便。
甲醇制氢以甲醇和水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
氨是高效储氢介质,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运容易、储运成本低、产出的氢气纯度高、用户终端无碳排放等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学品,氨的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和消费国,合成氨产业遍布全国,发展分布式氨制氢具有良好的基础。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首次将“氨”作为重要储氢载体列入重点攻关方向,明确提出开展“氨氢储能”示范。
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已积极布局“氨经济”,通过“氢—氨—氢”这一流程完成“绿氢”运输。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张伟,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13:22
下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15:45

相关推荐

  • 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作业车在襄阳下线

    湖北日报讯(记者雷闯、吴宇睿、通讯员廖梦茹)7月18日,由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研制的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作业车正式在襄阳下线。 该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设计时速80公里,一次加氢30分钟,即可连续运行32小时。作业时不用架设取电网,没有废气和噪音,可广泛应用在地铁、隧道、矿山等作业领域。与传统燃油作业车相比,全生命周期可累计减少碳排放225吨。 “…

    2023年7月19日
    25600
  • 以“氢”为媒 链接全球 | 中国氢能展的“国际力量”

    当前,随着各国陆续明确碳中和时间表,氢能源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被寄予厚望,全球氢能源加速发展,并成为各国能源技术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近日,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氢能展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搭建全球氢能行业合作桥梁,促进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开展国际互动,‌2025中国氢能展(‌CHEE2025)‌已与2025法国巴黎氢能展(2025…

    2024年9月4日 投融资
    25100
  • 我国长距离输氢技术获突破 氢能产业链或受关注

    中信建投认为,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利用非化石能源电力、提升电气化率方面具备广阔应用潜力,是电力的重要补充。从现状到“达峰”到“净零”,氢的利用规模有望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接近1亿吨每年。 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目…

    2023年4月17日
    26200
  • 全国人大代表、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发挥海南得天独厚优势 大力发展氢能汽车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海马集团董事长 景柱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一直在调研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遇到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围绕在海南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等话题积极建言。   “相比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难度高,产业化突破意义大。经过多年发展,海南已具备开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的条件。”景柱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

    2023年3月6日
    28900
  • 氢能如何更好赋能传统产业?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要深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   记者注意到,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12月3…

    前瞻报告 2025年8月11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