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SK开设国内第二座加氢站 拟促进氢能转型

韩国SK开设国内第二座加氢站 拟促进氢能转型

作为SK集团未来增长动力之一的氢能业务的轮廓正在逐渐清晰。但是,由于氢能这项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SK集团要想实现盈利,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据业界周一(8月7日)透露,SK集团最近正式启动了以液化氢的生产和充电为中心的氢能业务。

6日,SK Innovation的子公司SK能源在韩国仁川Netruck House开设大型氢巴士和卡车氢充电站,这是继4月份在蔚山设立第一个加氢站后,在韩国的第二座加氢站。

据悉,仁川加氢站加氢速度达到120公斤/小时,每天可为60辆重型卡车充电,每小时可为24辆氢能乘用车充电;而蔚山的加氢站每天可以为40辆重型卡车充电,每小时可以为16辆氢动力乘用车充电。

转型之路

氢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被认为是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燃油车的替代品,但缺乏充电站被认为是一个缺点。SK能源的目标是,通过这些加氢站的启动,进一步扩大氢充电业务,并转型为绿色能源平台提供商

SK集团旗下的SK E&S主要负责氢气生产。该公司目前正在仁川市的SK石化基地建设世界最大的液化氢工厂。该设施将气态氢净化到高纯度,并将其冷却到零下253摄氏度使其液化,每天可生产90吨液化氢,每年可生产3万吨。

液化氢的体积是气态氢的八分之一,它更易于运输,并适合快速充电。因此,液化气特别适合作为大量使用氢的重型商用车辆的燃料。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SK E&S的液态氢供应及流通事业将正式启动,届时氢的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SK集团也在加大对氢等替代能源的投资力度。SK在今年发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书”中表示,到2025年为止,将在能源相关事业上投资12.4万亿韩元。

然而目前氢能业务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目前氢燃料主要运用在商用车上,例如公共汽车和卡车,而氢燃料乘用车的需求仍然不大。现代汽车的氢动力乘用车“Nexo”虽然得到了2250万韩元的政府补助金,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为2927辆。

此外,若氢能业务要想给SK集团带来可观的利润,还需要一段时间。业内人士称,SK E&S计划于年底开始运营的液化氢工厂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

来源:财联社

编辑:周子意

本文转载自来源:财联社 编辑:周子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8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

  • 宇通和氢枫等上榜!郑州拟对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及加氢站项目进行奖励

    郑州市工信局发布了关于2022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加氢站建设省级奖励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该文件指出,根据《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2022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郑工信装备〔2023〕10号)、《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省级预拨资金(加氢站建设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郑工信装备〔2023〕9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和第三方审计等程序,初步确定了宇通、氢枫等16家拟支持企业和拟支持项目

    2023年12月26日
    19300
  • 百亿产业基金正在涌入,氢能商业化或将提速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日益受到瞩目。记者近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各类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随后,多支氢能产业相关基金加速落地,助推行业发展提速。 产业基金活跃度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2020年至2060年,我国的氢能消费将实现跨越式增长,从3173万吨激增至近8600万吨,乐观情景下甚至有望突…

    上市企业 2024年12月16日
    7900
  • 航天氢能以航天力量“氢”力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新典范

    作为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上海聚焦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打造产业规模最大、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紫竹高新区入驻企业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氢能)顺应市场发展,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作为闵行区唯一参与燃料电池系统单位、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积极会同整车…

    上市企业 2023年8月4日
    15100
  • 两会提案 | 亿华通张国强: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氢能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的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带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氢能规模化发展》的议案。 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全球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布氢能发展战略。多国以氢能交通为…

    2023年3月5日
    17100
  • 成本下降推动制氢经济性显现,绿氢项目有望迎来开工潮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据各地政府发布的相应氢能政策规划,绿氢产能合计规划量在2025年、2030年、2035年将分别达到100万吨、100万吨、250万吨。而当前已落地绿氢项目产能仅为5万吨。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22日
    2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