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在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航运业脱碳减排政策目标正在推动氢能船舶产业化进程。从全球氢能示范项目看,欧洲具有“船快车慢”特征,国内则体现了“车快船慢”特征。欧洲是全球氢能船舶发展的领头羊,已经在内河、近海等场景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开始探讨远洋氢基燃料船舶的发展。比较而言,国内的氢能船舶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目前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中国是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国内船舶工业GDP超过5000亿人民币,船舶低碳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国内如何完成氢能船舶产业化,如何实现航运业低碳转型的目标,对产业而言是需要突破的挑战,也是产业转型的机遇。

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图片来源:新华社——全球航运业“脱碳”势在必行

2022年以来氢能汽车产业链基本搭建完毕,国内开始加速在氢能船舶领域的政策体系建设、技术探索和项目实践。2023年成为国内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实践年,氢舟1号首航拉开国内中大型氢能船舶示范序幕:三峡氢舟1号公务船举行船舶首航仪式标志国内氢能船舶在技术验证上迈出重要一步,结束了过去”有系统无船舶”的发展状态。同时,2023年国内也开始出现基于氢能船舶商业化目的的合作和探索。

近期,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PI”)与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POWER”)签订了船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在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试制、生产等事项展开深度合作,并在今后的产品配套、市场推广及产品升级等方面结成长期产业合作开发联盟,共同探索和应对全球氢能船舶产业化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023年7月7日, IMO最新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在2030年零或接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的采用至少占国际航运使用能源的5%,争取达到10%。IMO再次确立船舶脱碳的时间表和船舶脱碳目标,代表着航运业脱碳进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个时间窗口,中船CSPI牵手风氢扬G-POWER合作开发氢能船舶具有产业引导意义,对外释放了国内氢能船舶向产业化发展的信号。

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近日风氢扬下线256kW燃料电池系统

根据合作协议,本次中船CSPI与风氢扬G-POWER的合作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1)产品适用性强。覆盖100-3000KW的船用动力功率范围,可满足3000吨船舶的动力需求。

2)模块化程度高。双方将联合开发船用燃料电池模块,通过模块灵活组合,实现不同功率段的系统产品的快速开发。

3)商业化性质强。双方互为对方国产船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唯一合作伙伴,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实现了深度绑定,体现了市场化合作方式。

整体看,中船CSPI与风氢扬G-POWER合作开发氢能船舶的意义在于:1)可以实现应用场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缩短国内氢能船舶技术开发周期;2)加快了国内对氢能船舶应用场景的技术探索和商业化探索;3)共同布局未来国内氢能船舶产业化带来的市场机遇。

中国船舶工业GDP超过5000亿人民币,未来船舶低碳化替代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考虑国内“车快船慢”的产业现状,需要船舶或者航运的头部的企业牵头来搭建产业链,并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航运业低碳转型模式。中船CSPI是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的龙头企业,风氢扬G-POWER是国内技术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双方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协同性强的特征,符合现阶段特征技术协同创新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示范和标杆意义。可以认为,双方基于市场化的技术开发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国内氢能船舶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化进程。

合作双方企业情况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PI”)是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船舶动力系统研发机构,是一家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整合国内外优势动力研发资源,掌握船用发动机核心技术及研发技术,建立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实现自主品牌产品系列化产业化,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动力解决方案提供者。

中船CSPI在与船舶动力相关的自主品牌中低速柴油机、双燃料机、气体机、节能减排装置及系统成套设备的开发中拥有较深厚和完备的技术基础和底蕴,可独立进行自主品牌系列中速机和低速机的开发设计,提供动力装备技术方案解决,并能对相关产品全生命周期(含营销、制造、保障、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中船CSPI基本掌握了中低速船用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性能预测、排放控制以及减振降噪等专项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支撑中低速船用发动机产品开发的方法、流程、法则及规范。

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汽车新能港,是一家专业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开发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资质;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军瑞2022年荣获 “上海产业菁英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23年6月公司位于河南濮阳的研发生产基地将正式投入运营。

G-POWER 团队凭借对新能源汽车的深刻理解和对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 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构建EVO-IN技术品牌体系,赋予产品“长寿命、高能效、高可靠、高安全”四大优势基因,形成支撑G-POWER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以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业务,形成燃料电池系统全产 业链布局,能够对外提供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线包含四大系列: CHIGMA氢格玛、SINGUALR元极、 CHIGMA MINI及固定式发电站,在成都、张家港、安阳、上海、澳大利亚等地已实 现包含城市客车、公路客车、重卡、叉车、港口机械及热电联供等六大场景、百台级的批量化应用落地,车辆总运营里程突破百万公里。

本文转载自 氢云链,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8月28日 16:33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16:08

相关推荐

  • 难题待解 氢燃料电池应用或遭掣肘

    最近燃料电池实在太火,从一级市场上周已经火到二级市场来了。其实燃料电池已经提了好几轮了,有一定的规律:锂电池熄火的时候,燃料电池就开始火,不过火的时间有长有短。 燃料电池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看多看空的人估计谁也说不说服不了谁。诚然,产业发展需要很长时间,成功与否充满不确定性。咱们还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聊聊燃料电池。 1、能源的原理了解一下:燃料电池的确在能量转…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5日
    12300
  • 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如皋)圆满落幕

    2023年06月13日 10:40:00 来源: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 6月9-10日,以“‘氢’启未来,如履‘皋’地”为主题的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在江苏如皋成功举办。来自荷兰、挪威、德国、英国和国内氢能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家共二百余位嘉宾齐聚雉水,聚焦“双碳”背景下氢能应用潜力及产业化路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氢能领域“政产学研金”融合协…

    2023年6月13日
    22210
  • 高纯氢气制备又添新策略

    氢能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团队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能效制备高纯氢气(>99.99%)的新策略——室温电化学水汽变换(EWGS)反应。 氢能源被视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目前,水汽变换(WGS)反应是工业上大规模制备氢气的主要方法,但过程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除了苛刻的反应条件,通过WGS反应制…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3日
    12600
  • 氢能2023:关键之年

    企鹅号分享回顾2022年的氢能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断叠加,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体系渐趋丰富。目前的政策框架大致可分为三个维度:中央的产业顶层设计、正在推行的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补贴政策以及各地方的氢能产业政策规划。   1、顶层设计使氢能发展路径预期更为清晰   国家发改委2022年3月23日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简称“行业中长…

    2023年1月9日
    10900
  • 100亿布局,国家能源集团成立新公司!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2月1日成立,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煤炭开采,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等许可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包含煤炭洗选,煤炭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货物进出口,网络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一般项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上市企业 2024年2月17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