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在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航运业脱碳减排政策目标正在推动氢能船舶产业化进程。从全球氢能示范项目看,欧洲具有“船快车慢”特征,国内则体现了“车快船慢”特征。欧洲是全球氢能船舶发展的领头羊,已经在内河、近海等场景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开始探讨远洋氢基燃料船舶的发展。比较而言,国内的氢能船舶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目前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中国是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国内船舶工业GDP超过5000亿人民币,船舶低碳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国内如何完成氢能船舶产业化,如何实现航运业低碳转型的目标,对产业而言是需要突破的挑战,也是产业转型的机遇。

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图片来源:新华社——全球航运业“脱碳”势在必行

2022年以来氢能汽车产业链基本搭建完毕,国内开始加速在氢能船舶领域的政策体系建设、技术探索和项目实践。2023年成为国内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实践年,氢舟1号首航拉开国内中大型氢能船舶示范序幕:三峡氢舟1号公务船举行船舶首航仪式标志国内氢能船舶在技术验证上迈出重要一步,结束了过去”有系统无船舶”的发展状态。同时,2023年国内也开始出现基于氢能船舶商业化目的的合作和探索。

近期,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PI”)与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POWER”)签订了船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在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试制、生产等事项展开深度合作,并在今后的产品配套、市场推广及产品升级等方面结成长期产业合作开发联盟,共同探索和应对全球氢能船舶产业化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023年7月7日, IMO最新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在2030年零或接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的采用至少占国际航运使用能源的5%,争取达到10%。IMO再次确立船舶脱碳的时间表和船舶脱碳目标,代表着航运业脱碳进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个时间窗口,中船CSPI牵手风氢扬G-POWER合作开发氢能船舶具有产业引导意义,对外释放了国内氢能船舶向产业化发展的信号。

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近日风氢扬下线256kW燃料电池系统

根据合作协议,本次中船CSPI与风氢扬G-POWER的合作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1)产品适用性强。覆盖100-3000KW的船用动力功率范围,可满足3000吨船舶的动力需求。

2)模块化程度高。双方将联合开发船用燃料电池模块,通过模块灵活组合,实现不同功率段的系统产品的快速开发。

3)商业化性质强。双方互为对方国产船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唯一合作伙伴,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实现了深度绑定,体现了市场化合作方式。

整体看,中船CSPI与风氢扬G-POWER合作开发氢能船舶的意义在于:1)可以实现应用场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缩短国内氢能船舶技术开发周期;2)加快了国内对氢能船舶应用场景的技术探索和商业化探索;3)共同布局未来国内氢能船舶产业化带来的市场机遇。

中国船舶工业GDP超过5000亿人民币,未来船舶低碳化替代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考虑国内“车快船慢”的产业现状,需要船舶或者航运的头部的企业牵头来搭建产业链,并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航运业低碳转型模式。中船CSPI是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的龙头企业,风氢扬G-POWER是国内技术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双方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协同性强的特征,符合现阶段特征技术协同创新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示范和标杆意义。可以认为,双方基于市场化的技术开发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国内氢能船舶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化进程。

合作双方企业情况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PI”)是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船舶动力系统研发机构,是一家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整合国内外优势动力研发资源,掌握船用发动机核心技术及研发技术,建立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实现自主品牌产品系列化产业化,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动力解决方案提供者。

中船CSPI在与船舶动力相关的自主品牌中低速柴油机、双燃料机、气体机、节能减排装置及系统成套设备的开发中拥有较深厚和完备的技术基础和底蕴,可独立进行自主品牌系列中速机和低速机的开发设计,提供动力装备技术方案解决,并能对相关产品全生命周期(含营销、制造、保障、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中船CSPI基本掌握了中低速船用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性能预测、排放控制以及减振降噪等专项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支撑中低速船用发动机产品开发的方法、流程、法则及规范。

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汽车新能港,是一家专业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开发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资质;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军瑞2022年荣获 “上海产业菁英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23年6月公司位于河南濮阳的研发生产基地将正式投入运营。

G-POWER 团队凭借对新能源汽车的深刻理解和对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 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构建EVO-IN技术品牌体系,赋予产品“长寿命、高能效、高可靠、高安全”四大优势基因,形成支撑G-POWER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以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业务,形成燃料电池系统全产 业链布局,能够对外提供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线包含四大系列: CHIGMA氢格玛、SINGUALR元极、 CHIGMA MINI及固定式发电站,在成都、张家港、安阳、上海、澳大利亚等地已实 现包含城市客车、公路客车、重卡、叉车、港口机械及热电联供等六大场景、百台级的批量化应用落地,车辆总运营里程突破百万公里。

本文转载自 氢云链,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8月28日 16:33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16:08

相关推荐

  •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产品“火”到国外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报道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产品“火”到国外 8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氢能产品“火”到国外的报道。 图为视频截图 据了解,2023年,“锂电池、光伏、电动汽车”这三类新能源产品出口走红,被称为中国外贸“新三样”。眼下,在全球降碳的大背景下,绿氢行业站上了新风口,作为水电解制氢领域的核…

    2024年8月28日
    15900
  • 【GEA专访】亨通“氢”装上阵,且看光纤巨头如何在氢能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光纤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亨通集团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已经在全球光纤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当氢能的浪潮汹涌而来,亨通并没有止步于过往的辉煌,而是毅然决然地扬帆起航,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绿色征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01 人物介绍 郑钦臻,1986年生于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现任江苏亨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制氢装备技术总监。2017年获得浙江大学…

    2024年12月5日
    13700
  • 细数第三批城市群候选地区氢能“家底”几何?

    2020 年五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项目,入选示范城市群的 “3+2” 地区成为产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量优质的产业资源。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部分非示范城市群地区甚至显示出比示范城市群地区更高的产业发展热情。 尽管中央部委还没有放出新一批示范城市群的风声,但多个地方政府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申报新一…

    2023年2月8日
    30600
  • 欧阳明高:中国氢能产业具备10万亿规模潜力

    2023年5月2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国际氢能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在佛山南海开幕,本届大会以“氢能与双碳战略:从现在到未来”为主题,聚焦双碳战略下全球氢能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及装备,以及氢能在交通、能源、化工、冶金及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会上发表以“绿色氢能研发与产业化进展及…

    2023年5月24日
    26500
  • 鉴于氢能经济过度依赖补贴 大摩将普拉格能源评级下调至“减持”

    由于摩根士丹利对普拉格能源(PLUG.US)的流动性以及氢能经济状况的恶化产生担忧,将该公司评级从“持股观望”下调至“减持”,并将目标价从3.50美元下调至3美元。截至周三收盘,普拉格能源收跌5.90%,报3.99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亚瑟·西特朋和安德鲁·珀科科写道,更高的利率、上涨的可再生电力价格以及显著的资本支出通胀使绿色氢能经济越来越依赖补贴,而补贴的…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7日
    1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