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与国际接轨!绿色甲醇标准体系开始建设

随着海事组织(IMO)通过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以及欧盟的碳市场将扩大并纳入航运业等一系列国际政策的发布,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达飞轮船、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等国际航运巨头发布战略部署转型绿色燃料并采购了以甲醇为燃料的集装箱船,这极大的推动绿色甲醇的需求与发展。

甲醇作为当前主要由化石燃料生产的新兴能源燃料,在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减碳需求日渐迫切,尤其是在难以电气化的航运业,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化石燃料,转而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通过生物质或绿氢和可再生二氧化碳合成生产的绿色甲醇,有望成为最佳脱碳燃料之一。

绿色甲醇当前生产成本高昂且产量较低。与化石燃料生产的工业甲醇相比,两者化学性质相同,但原料不同。绿色甲醇必须符合可再生能源标准,因此用于生产绿色甲醇的所有原料和能源都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例如生物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目前国际认可的绿色甲醇只有两种可生产途径:通过生物质生产的生物甲醇和使用从可再生资源(BECC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和DAC直接空气捕集)中捕集的CO2和绿氢(即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的氢气)生产的电子甲醇。

随着海事组织(IMO)通过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以及欧盟的碳市场将扩大并纳入航运业等一系列国际政策的发布,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达飞轮船、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等国际航运巨头发布战略部署转型绿色燃料并采购了以甲醇为燃料的集装箱船,这极大的推动绿色甲醇的需求与发展。

此外,随着绿氢产业的大规模增长,通过绿氢与绿色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也被广泛关注。绿色甲醇,作为绿色氢能的储能载体,能够有效缓减氢能的制、储、运、加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同时,通过绿色甲醇部分替代化工、交通领域用能,可实现规模化减排二氧化碳,具有亿吨级的减排潜力。

为更好推动绿色甲醇产业长效发展,并与国际形势接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计划组织相关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编制《绿色甲醇》团体标准,通过对绿色甲醇的定义、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运输及储存等角度进行规范,促进绿色甲醇产业项目的长效发展,提高生物质能行业在能源市场中的市场竞争力。

本标准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承担建设

加速与国际接轨!绿色甲醇标准体系开始建设|氢能|生物质能|能源消费总量_网易订阅 (163.com)

加速与国际接轨!绿色甲醇标准体系开始建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9169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月8日 11:25
下一篇 2024年1月8日 11:56

相关推荐

  • 远距离纯氢运输技术取得突破!氢能板块进入明确投资窗口期

    《科创板日报》6月26日讯(编辑 邱思雨) 6月25日,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取得成功。 在哈密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工作人员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氢测试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测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对输氢非金属管道进行的高压在线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对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技术专家邱姝娟表示…

    2023年6月26日
    19400
  • 国家能源集团5座加氢地标点亮氢能产业版图

    2024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蒙西重载铁路加氢站科研示范项目中交,标志着我国首个固定式重载铁路加氢科研示范站正式建成。至此,国家能源集团已在内蒙古、宁夏、河北、江苏等地建成5座“氢驿”加氢站,用绿色氢能新地标丈量中国氢能,融通氢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两横一纵”全国绿氢产业链集群化布局再进一步。

    2024年1月17日 上市企业
    26500
  • 120名专家学者联名抵制:氢能汽车吵上了巴黎奥运会

    1、120位专家学者联名抵制氢能车进入巴黎奥运会,法国专业组织发文反驳 据参考消息报道,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在内的120多名科学家、学者和工程师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敦促奥运组织者更换丰田Mirai作为奥运会官方用车。专家们在信中说,使用Mirai是对本届奥运会是“史上最环保奥运会”的一种破坏。 丰田为此次运动会提供除了500辆Mirai之外,…

    2024年7月22日
    15400
  • 全球首次!谢和平院士团队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

    记者今天(6月2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此次海上中试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集成了原位制氢、智慧能源转换管理、安全检测控制、装卸升降等系统于一体,…

    2023年6月2日 上市企业
    28900
  • 曾称每升汽油从美国到深圳成本7分钱被批!院士:氢能不适合做大众公共能源载体

    快科技9月11日消息,近日,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公开表示,氢能不适合做大众公共能源载体。 “碳中和是房地产后下一个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领域,在新能源领域风能和太阳能或许真正能挑大梁,氢能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安全性不适合做大众公共的能源载体。”刘科说道。 美国、日本、欧洲从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氢能,烧了几千亿,现在依然没…

    2024年9月11日
    1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