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氢能作为未来产业之一,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9月11日,工信微报公众号转发了一篇新华社评论文章《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说实话,氢能汇小编也是眼前一亮。氢能利用虽然年代更早,但氢能源真正作为新能源之一走入国家经济体,并逐渐健全产业链,还是始于习总书记“双碳”目标的提出。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可以大量替代化石能源、优化其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系统弹性,是推动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并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实现“双碳”宏伟目标,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就在几天前,9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等主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提出,“要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合作,重点推进绿色氢能、先进储能、新一代核能、碳捕集封存及利用等领先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绿氢在能源变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次习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将使得氢能产将作为“新质生产力”大家族成员之一,获得更高远的发展空间。

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

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此期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同样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7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依托创新。

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

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这些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从曾经的“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来。

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良好基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进布局前沿技术、培育未来产业的动作不断加快。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培育一批新产业集群,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强调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本文转载自氢能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9月5日 11:27
下一篇 2023年9月13日 14:35

相关推荐

  • 海湾多国竞相发展氢经济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6个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拥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石油储量和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天然气储量,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大量未利用的土地,这为生产蓝色氢气(从天然气中生产,通过碳捕获收集二氧化碳)和绿色氢气(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海合会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正在推行氢经济计划,充足的资金、…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9日
    19400
  • 西博会将首设中国西部国际氢能产业博览会

    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以“中国新时代·西部新征程”为主题,于6月29日至7月3日在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记者5月1日获悉,西博会将首设中国西部国际氢能产业博览会,展示氢能产业最新成果。 本届西博会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由主题展示、专业展示、生活市集、西博大舞台四大板块组成,着力打造投资促进、贸易合作、人文…

    投融资 2023年5月3日
    18000
  • 适用于烃醇水氨!辽宁自贸区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发布

    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大连自贸片区在开展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保税区)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据悉,这是该领域全国首个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构建制氢、加氢、储氢、用氢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实践意义。 一、主要做法 1. 探索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为大幅降低制氢成本,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2023年2月2日 氢能园区
    18500
  • “氢”装上阵,北京大兴氢能产业助力绿色发展

    光明网讯 (见习记者 王蕾) “氢燃料电动车只需1分钟即可更换完氢罐,续航总里程约100公里,另一边是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充氢5分钟可行驶800公里……”6月16日,在北京市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讲解员正在向参观国际氢能交流中心的游客介绍未来将上市和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关注。 …

    2023年6月19日
    26010
  • 氢还是锂?一大波数据看透重卡电动化到底走哪条技术路线

    重卡电动化向来认为是氢燃料电池的地盘,因为按质量能量比来看,氢能重卡比电动重卡更有竞争力。 但在我国纯电动乘用车高歌猛进的裹挟之下,锂电池厂商比氢燃料电池厂商在资金实力、市场推广等很多方面都有碾压性优势,氢能重卡竞争不过纯电动重卡。 是哪地方搞错了? 本文向原创作者氢能小鱼约稿,经其一线调研,层层比对氢能重卡和纯电动重卡优劣势,廓清电动重卡市场未来发展路径。…

    2024年11月29日
    1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