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企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传重塑拟于港股IPO

截至目前,“鸿亿重”老三家燃料电池制造商已有两家成功上市,尤其亿华通在港股的二次上市以及国鸿氢能在港股的成功上市似乎打开了国内氢能企业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在推进A股IPO的同时,国内更多的氢能企业也开始尝试在港股上市,如重塑能源一直致力于科创板IPO,并于2024年年初完成了IPO前的第五期辅导工作。

市场消息称,氢燃料电池制造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正准备最早于今年在香港进行IPO。消息指出,重塑能源最快有望于本周递表港交所。本次IPO预期募资逾1亿美元。

国内氢企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截至目前,“鸿亿重”老三家燃料电池制造商已有两家成功上市,尤其亿华通在港股的二次上市以及国鸿氢能在港股的成功上市似乎打开了国内氢能企业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在推进A股IPO的同时,国内更多的氢能企业也开始尝试在港股上市,如重塑能源一直致力于科创板IPO,并于2024年年初完成了IPO前的第五期辅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亿华通和国鸿氢能在港股的成功上市,香港氢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香港首辆双层氢能巴士于2024年2月25日上午11时在城巴20号正式投入载客服务,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香港首次有氢能车辆在路面载客行驶。所以国内氢能企业能够在港股成功上市并不单纯是港股相对宽松的IPO环境,更多的原因是国内包括香港氢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国内通过大力推进氢能商用车的发展,成为了2023年度全球氢燃料电池车最大单一市场,实现了5805辆的销量,以39.6%的全球销量占比位居榜首。

燃料电池+制氢设备

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业内领先的全场景氢能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最亮眼的产品为该公司最新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镜星二十二。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重塑能源已具备在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氢循环系统、升压转换器等关键零部件上的自主开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接近90%,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也有所加强。

在布局燃料电池的同时,重塑能源也卡位布局制氢设备。2023年8月16日,重塑能源在上海总部园区举办了以“重塑·未来”为主题的战略及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新升级企业战略,并宣布正式布局氢能装备领域,此次发布会集中发布的系列新品包括自主开发的100Nm³/h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250Nm³/h兆瓦级PEM纯水电解槽、PEM制氢膜电极、制氢电源和碱性电解槽电极系列产品。

目前,重塑能源在燃料电池领域已获得了显著的成果,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重塑能源在历年燃料电池车招标及装机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过去两年,重塑能源在燃料电池汽车五大示范城市群累计承担、参与各类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超2000辆。

本文转载自氢云链 氢云链,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2月26日 08:34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08:20

相关推荐

  • 国内氢交易平台建设“加速”,氢大宗商品时代可期

    2024年9月14日,上海政府在官网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上海将推进建设氢能、绿色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产品交易平台。上海已不止一次提出建设氢交易平台。早在2022年,上海市发改委就曾提出要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在今年7月份,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临港绿创经济发展有限公…

    2024年9月18日
    23200
  • 氢企为啥青睐赴港上市?

    当前,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氢能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短缺等问题仍待解。受访人士认为,盈利压力下,氢能企业度过当下艰难的起步阶段并非易事,仍旧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

    上市企业 2024年5月28日
    21600
  • 国内首台!200Nm³/h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投运

    近日,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投生物”)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200Nm³/h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在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顺利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已连续运行400余小时,氢气纯度达到5N。 图:国投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 据报道,该装置采用了由中科院生态中心贺泓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高效制氢催化剂,融合了氧化重整制氢工艺…

    2023年7月17日
    37700
  • 加速转型升级 清徐美锦能源“氢”尽全力

    在氢能展示中心项目北边,美锦集团还规划55.5亩土地,主要建设氢燃料重卡的动力系统、车身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装配以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生产,建成后可满足生产组装500辆氢能重卡的能力。届时,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与氢能展示中心将共同搭建起集碳资产管理及交易、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氢能综合体。

    上市企业 2024年3月12日
    31400
  • 氢能产业发展加速,超跌+低市盈率+高增长潜力股请收藏

    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创建广州南沙粤港融合绿色低碳示范区,推进氢能等清洁能源利用。《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预计,2060年我国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1日
    2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