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氢能声音: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放量要上规模的呼声声震屋瓦

从发言的具体内容来看,氢燃料电池的发声比较一致,就是要迅速地做大规模要尽快地起量,这跟2019年全国两会有些像——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要求发展加氢站的声音象雪片一样飞来(见链接两会上的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的问题象雪片一样飞来)。也正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的呼吁,“加氢站建设”增补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两会24份氢能议案和提案

2024年全国两会,至少有24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氢能发声,分别提交了议案建议或者提案。分别如下:

【氢燃料电池方面】

1、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

一是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以规模带动产业提质降本;二是打造低成本绿氢保障,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突破产业发展政策瓶颈,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张国强还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氢能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与跨部门联席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重大问题。

2、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

提4条氢能发展建议:建立专门的氢能产业管理政策体系,推动氢能融入国家能源体系;国家层面明确加氢站的主管部门,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拓宽应用示范区域和场景范围;构建氢能减碳交易体系。

3、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

进一步增加氢能重卡产业生态的覆盖范围,支持扩大优先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场景;完善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机制;鼓励“风光氢储用”一体化项目示范;明确氢作为能源使用时的能源属性;支持利用现有加油站或加气站的土地,建设油气氢电等综合能源补给站点;将氢能项目开发的碳资产纳入碳市场交易范围。

4、川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呼吁支持将成渝氢走廊区域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5、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

推动示范城市群扩容,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

6、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中良:

推动绿氢产业利用高质量发展;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7、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炼油二部五班副班长王卿:

建议进一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引导石化、煤炭、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把更多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

8、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总装检测车间“王涛班”班长、首席技能师王建清:

提交《支持湖北省十堰市创建氢能源汽车开发试点城市的建议》。

9、全国人大代表、玉柴股份设备智能物联技术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海桦:

建议设立国家级的分布式、模块化的高效灵活制氢关键技术研究的科技专项,支持加快氢燃料内燃机动力推广应用。

【绿氢方面】

1、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

建议全面落实氢作为能源的国家级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全国性系统产业扶持政策,同时,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变“输电”为“输氢”,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资源、“三北”地区风光资源可开发范围。

2、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

进一步健全完善氢作为能源管理的制度体系

3、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

加强政策支持,促进绿氢及绿氢化工产业发展。

4、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

针对绿氢出台国家级补贴政策;支持绿氢装备的全面国产化研发;出台可再生电力余电上网政策;出台国家级绿氢安全管理办法,将绿氢从危险化学品管理改为能源管理;促进绿氢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广泛的加氢站网络。

5、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

我国绿色甲醇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特别是缺乏统一、清晰的认证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与国际绿色甲醇行业的接轨。因此,要推动绿色甲醇产业长效发展,亟须加快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体系建设。

6、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

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天然气耦合发展。

7、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明森:

能源化工企业普遍具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特点,往往都积累了相当体量的可利用土地、建筑屋顶、废旧厂房、废旧装置等资源,为绿色能源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8、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

氢能产业发展是全世界的大趋势,而中东地区发展氢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在氢能产业方面有领先技术,中国有潜力将这些技术用于中东地区。

9、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白山吉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李文辉:

在吉林省规划建设白城风光火储一体化千万千瓦基地、白城绿电园区新能源消纳基地、氢基绿色能源千万千瓦绿电转化消纳基地等6个基地。

10、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周斌:

盐城待开发的‘风光’资源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发展新能源的潜力巨大。

11、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学科带头人郭建增:

要组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国家队,加快出台海洋氢能发展总体实施方案。

12、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兰玉:

一是加快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试点建设;二是健全钢铁行业绿色能源消纳的支撑体系;三是构建“一中心、多平台”的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四是开展钢铁产品碳足迹登记存证试点建设,提升碳数据质量。

13、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廖明宏:

加快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14、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十三公司总工程师徐字霞:

要把生产过程节能降碳排在首位,其次是源头降碳,最后是二氧化碳末端治理和再利用。.发展绿氢化工不宜用力过猛、要求过严。

15、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

多举措加强氢能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今年全国两会,氢能作为新兴前沿产业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氢能产业终于进入中央政府的视野,极大地提振了氢能行业的信心,因而今年两会上关于氢能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受关注度跟以往相比,没那么大了。

但国家层面虽然明确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怎么发展,落实到执行层面,仍需要一步步实施。因此观察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氢能的发声,仍然很有意思。

总体来说,一共25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10位主要说的是绿氢,15位说的是绿氢。从绝对数量上看,绿氢的关注和参与度要比燃料电池大很多。这说明绿氢产业虽然也就这一两年时间发展起来的,但参与的群体很快就超过了氢燃料电池。

从发言的具体内容来看,氢燃料电池的发声比较一致,就是要迅速地做大规模要尽快地起量,这跟2019年全国两会有些像——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要求发展加氢站的声音象雪片一样飞来(见链接两会上的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的问题象雪片一样飞来)。也正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的呼吁,“加氢站建设”增补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绿氢方面,不少代表委员呼吁要发展,要有政策扶持要有补贴,但讨论的方向则比较多,点也比较散,从急宜缓的声音都有。

这跟股票市场有些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形成了合力,绿氢产业发展,则暂未形成一致的合力。股票市场形成了合力,就可能急剧拉升;没形成合力,就要盘整蓄势。

本文转载自 香评 香橙会研究院,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3月11日 08:56
下一篇 2024年3月11日 09:22

相关推荐

  • 助力京川深化合作 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北汽集团走进东方电气

    7月17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到访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气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进行座谈交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署氢能产业合作协议。北汽集团与东方电气将重点围绕氢能源领域,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共同助力推动京川交流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中国新能源…

    2024年7月22日 投融资
    16100
  • 重磅报告:固态电池行业深度研究

    电池端看,宁德时代推出凝聚态电池,兼顾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量产难度,同时布局硫化物全固态路线;比亚迪全路线布局,后续或升级固态+短刀+CTC体系;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辉能科技技术优异,率先落地产能;固态电解质端看,天目先导、蓝固新能源绑定卫蓝新能源,性能指标优异,上海洗霸、金龙羽也在加速布局,奥克股份从原料端延伸聚合物电解质,瑞泰新材实现原位固化锂…

    前瞻报告 2023年6月1日
    28700
  • SK E&S与普拉格能源向韩国氢能产业投资1万亿韩元

    据韩国《中央日报》,SK E&S在5月2日表示,将与美国氢能企业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合作,投资1万亿韩元在韩建设氢能研究生产基地及基础设施。 SK E&S和普拉格能源将分别出资5100亿韩元和4900亿韩元,通过两家公司去年成立的合作法人“SK Plug Hyverse”进行投资。

    投融资 2023年5月4日
    24600
  • 向车辆供应氢气超千吨,服务16.5万车次

    清洁能源引领绿色低碳生活。记者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旗下3座在营油氢合建站已累计向各类氢燃料电池车供应氢气超千吨,达到1060吨,为各类交通运输车辆提供16.5万次加氢服务。 上海石油向车辆提供清洁氢气加注服务4年间,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零碳排、零污染”的氢动能做出了示范实践。 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场景主要是以物流运输车辆…

    2024年1月2日
    30300
  • 攻克“卡脖子”技术 江增重工在氢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船舶(600150)集团旗下中国重工(601989)子公司江增重工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HC08通过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检验和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   在HC08空压机研制过程中,技术研发团队攻克了“无油离心式空压机”这一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通过精密智能制造工艺、基于神经网络在线参数辨识的智能控制…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日
    2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