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省市!1200公里氢能高速的全程体验

目前我国最长的氢能走廊正式投入使用。它从北京到上海,跨越5省市,全长1200多公里。日前,总台央视记者也乘坐着氢能卡车,从北京出发,全程体验了一把氢能卡车和氢能高速。

01

揭秘氢能重卡

这一路到底有哪些发现?氢能卡车和一般的卡车有什么区别?氢能走廊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个氢能重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您看在车头和货箱之间,有一个这样的大箱子,里面装的就是氢燃料。图片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趁着这辆车正在补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辆氢能重卡。如果是普通燃油车的话,就是排放尾气。但是它这里其实排放的是水蒸气。我们再往前看一个更直观的,车的这个部分也有一个排水口,现在正在往下滴水。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里拿的这杯就是这辆氢能重卡发电中产生的生成物,它看起来是无色透明,非常纯净,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这其实就是一杯纯净水。这样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氢能重卡是非常环保、清洁、无污染。这辆氢能重卡内部看起来可能和普通的卡车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坐起来的感受还是非常不一样的。驾驶室的这个位置,其实就是发动机。因为这没有燃油发动机,所以整个车开起来并没有什么噪声,也没有油烟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422台,同比增加25.5%。

02

探访氢能高速

除了像这样的大卡车用上了氢能,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轿车、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等,也都有氢能的了。随着车型变多,应用场景变多,那么这些车上路后,跑起来的情况怎么样呢?

一大早,记者就来到了北京大兴安固加氢站,此时这里已经排满了车。图片

中国石化安固加氢站员工 王毅:主要是先给加氢车辆消除静电,再一个人体必须也得释放静电。因为咱们这是氢气,属于压缩气体,所以这个枪是沉的。氢气探测仪测氢气是否泄漏,随后咱们开一下机子启动就可以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一辆大卡车,差不多20分钟,就能加满将近60公斤的氢气。这些氢气大概是2000多元,可以跑600多公里。

在现场记者看到,跟储油罐一样,站里也有专门储存氢气的大罐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大罐子每天可以给几十辆车加注氢气。

一路上,记者看到了不少氢能卡车、氢能冷链物流车。在这条氢能高速上,建设有近20座加氢站。

03

氢能产业链加速发展

目前给车辆加注的氢气,大部分都是在工业生产中附带产生的氢气。那么氢能产业链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记者首先来到了生产氢的燕山石化,一走进供氢中心,就看到了一个满是储罐和管道的巨大装置。

图片

燕山石化首席专家 李军良:氢气主要来自工业副产氢,就是炼油厂生产汽油柴油副产出来的。我们生产的这个氢气要往外输送,都要经过这个长管拖车来拉到外边。相当于强压下,把两个游泳池这么大体积的氢气装在这个车里边。

储氢的关键,在于储罐。记者在江苏的一家储氢瓶生产企业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用碳纤维缠绕制作高强度的储氢瓶。

图片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丁镭哲:这里是我们的核心工艺之一,碳纤维缠绕。你可以看到碳丝在后面连接处,就像一个织布机一样,一层一层往上织。碳纤维主要是用来承压的。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液氢储运技术也有了新进展。

图片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凯: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液氢储氢瓶,比常规的三型瓶、35兆帕等级的,储氢质量密度比是它的3倍,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山东在国内率先开启氢能源车高速免费,记者在这里了解到,山东省组织30余家氢能产业优势企业、高校院所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4市开展技术攻关,氢能产业资源集聚发展格局日渐成效。图片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重大专项办主任 韩绍华:从关键的材料、关键的零部件,最终到整车装备,接近200家氢能产业链核心链上的企业,大概带动1000多家相关配套的企业。氢能的社区、园区、港口、码头,基本上全了。

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中国将基本掌握氢能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氢燃料电池车辆的保有量预计将达到约5万辆,同时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此外,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将达到10万吨到20万吨/年,预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到200万吨/年。

04

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氢能产业支持政策,加速发展氢能产业。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多方面进展,氢能产业发展潜力正逐渐释放。

图片

在上海一家氢能重卡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国内第一个燃料电池系统批量搭载国产质子交换膜的企业,质子交换膜是氢能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图片

重塑能源战略市场部总监 刘一粟:这是最关键的一个材料,所以批量使用国产质子交换膜,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氢能技术的应用。另外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我们可以避免供应链的依赖,实现国内的自主化。

目前,批量搭载国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可以行驶百万公里以上。在四川,西南地区首个商业化大规模水电解制氢项目日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年产氢气达1860吨。在陕西,西北首条氢燃料电池电堆全自动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今年首批订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并运营的加氢站数量达到了428座,共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58个,覆盖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预测,2060年我国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

来源 |央视新闻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王琰 朱江 张伟等 氢能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9月10日 08:45
下一篇 2024年9月10日 08:52

相关推荐

  • 大兴:“氢”装上阵 新国门新体验

    【关注两会】《北京出“新” 区委书记说》大兴:“氢”装上阵 新国门新体验! 2024-01-23 20:05 北京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 “新世界七大奇迹” 围绕新机场建设 今年大兴将实现临空经济区 从“白纸作画”到“主体着色” 今天走进大兴,领略新国门 有国书记有话说…… 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 “我们的目标是用五年左右…

    2024年1月24日 投融资
    25500
  • 氢企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传重塑拟于港股IPO

    截至目前,“鸿亿重”老三家燃料电池制造商已有两家成功上市,尤其亿华通在港股的二次上市以及国鸿氢能在港股的成功上市似乎打开了国内氢能企业赴港上市的“潘多拉魔盒”,在推进A股IPO的同时,国内更多的氢能企业也开始尝试在港股上市,如重塑能源一直致力于科创板IPO,并于2024年年初完成了IPO前的第五期辅导工作。

    上市企业 2024年2月28日
    24500
  • 阳光电源副总裁彭超才:氢能市场竞争激烈 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能源行业转型势在必行。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分支,氢能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此外,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023年4月17日
    24800
  • 宇通和氢枫等上榜!郑州拟对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及加氢站项目进行奖励

    郑州市工信局发布了关于2022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加氢站建设省级奖励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该文件指出,根据《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2022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郑工信装备〔2023〕10号)、《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省级预拨资金(加氢站建设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郑工信装备〔2023〕9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和第三方审计等程序,初步确定了宇通、氢枫等16家拟支持企业和拟支持项目

    2023年12月26日
    26100
  • 产业集聚效应展现京南之变

    京南大地正崛起首都新的增长极。生物医药基地、氢能示范区等已现产业集聚效应;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为海外优质项目落户培植沃土;临空经济区正蓄力展翅腾飞……近日,记者随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宣传媒体行”活动走进大兴,感受日新月异的京南发展之变。   记者获悉,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京冀两省市自贸区政策的地区,大兴区正重点打造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三个千…

    投融资 2023年7月24日
    2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