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输氢管道建设情况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储运环节是制约当前我国氢能发展的瓶颈之一,安全高效的输氢技术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氢能输运方案中,管道运输是最经济方式,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线掺氢和新建纯氢管道输氢对于氢储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规模输送下,管道输氢具备明显成本优势。

当输送距离为100km时,运氢成本为1.43元/kg,同等运输距离下管道输氢成本远低于高压长管拖车及低温液态输氢。

上海市4公里输氢管道该输氢管道起热十一路纬四路、终经五延路护厂河路,中途延伸至硅钢5期,管道长度3.97公里,设计输氢能力为5040t/a(约7200Nm3/h)。 2022年11月,由上海宝冶冶金工程公司承建的宝钢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标段三项目输氢管道全线贯通并顺利投运。该项目作为全球第一个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项目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定位建设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智慧制造样板工厂。

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 2022年4月22日,玉门油田输氢管道工程正式开工。该输氢管道预计直径200毫米、长度5.77千米、输氢能力1万标方/小时、压力2.5兆帕连接玉门炼厂氢气加注站。 该输氢管道届时将成为甘肃省第一条中长距离纯氢管道,可进一步满足玉门炼厂和玉门老市区周边企业用氢需求,对加快打造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建设中国石油“玉门清洁转型示范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石油乌海-呼和浩特输氢管道 2022年12月23日,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太(苏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三方将合作共建乌海至呼和浩特输氢管道暨“内蒙古氢能走廊”项目,该项目拟建设我国压力最高、长度最长的氢气干线管道。项目以乌海蓝氢基地为起点,途经黄河几字弯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后将是联通蒙东、蒙西的重要氢能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氢能经济走廊的核心储运设施,能够有效支撑“氢-电”耦合发展,降低风电、光伏项目的投资强度,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

中石化京蒙输氢管道 中石化将投资200亿元用于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绿色电力和氢能综合项目。该计划包括陆上风电制氢一体化工程和输氢管道。这条输氢管道长达400公里,将连接乌兰察布的制氢厂和中石化在北京的燕山石化,管道的年吞吐量为10万吨氢气。

乌兰察布10万吨/年输氢管道
2022年12月23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实施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和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通知。 其中,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能力10万吨/年,氢气通过长输管道送至燕山石化,项目投资业主为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公司,计划总投资205亿元,开工时间2023年12月,投产时间2027年6月。

宁夏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
2022年10月11日,管道局承建的宁夏宁东天然气掺氢降碳示范化工程中试项目主体完工。项目包括7.4公里的输氢主管线及一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巴陵-长岭输氢管道 于2014年4月建成,现已安全运行7年以上,全长为42km,年输氢量达4.42万吨,设计压力为4MPa。

济源-洛阳氢气管道 2015年8月建成,国内目前已建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高的氢气管道。该工程线路全长25km,管径为D508mm,设计压力4.0MPa,年输氢量10.04万吨。

通辽纯氢示范应用项目 该项目利用弃风弃电绿色制氢,项目兼具输氢与测试功能。氢气在氢源处分流至测试模块,管路材料设备将在不同氢气压力流量下进行检测。该项目管径为DN400,全场7.8km,设计输氢量可达10万吨/年。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布局输氢管道及管网,力求长距离输氢早日实现。此前,欧盟首条大型绿氢输送走廊H2Med建设计划正式启动,欧盟正在减少对外能源依赖。 国内输氢管道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两年随着项目的加速进行,国内纯氢管道或掺氢管道也在建设当中。据悉,我国纯氢管道目前大约400公里,远远低于国外输氢管道布局规模。但不能忽视的是,氢能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内政策和市场不断协调,建设发展要适度适量,依据我国国情而定。 在长距离输氢运氢上,输氢管道的建设势在必行。碍于成本及技术问题,目前虽未能大规模敷设,但各地区也在规划之中,相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管道建设将会不断提速。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5044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2月1日 20:11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08:45

相关推荐

  • 氢能上中下游重点企业集聚布局,武汉经开区氢能全产业链雏形显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院士曾公开表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已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众多国内氢能企业围绕氢能产业链核心装备持续发力,国产氢能技术和产品快速进步,成本不断下降,武汉市千亿氢能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2023年12月15日 上市企业
    20800
  • 7家企业上榜!上海市公布2022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支持单位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示2022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拟支持单位。 以下为原文 2022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拟支持单位公示 为做好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推动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21〕266号)、《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沪发改规范〔2021…

    2023年2月8日
    24900
  • 康明斯恩泽制氢基地投产,本地化产品助力中国氢能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备受青睐。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氢能规划,央企、上市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竞相加码布局氢能产业,且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氢能发展,氢源先行。4月28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这是目前国…

    2023年5月8日
    27700
  • 成本占比高达40%,氢能储运多路径降本,静待产业链整体放量

    氢能储运是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氢气密度非常小,单车氢气运输量少,导致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其成本占氢气总成本的30%-40%。 以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商用运输手段——高压气态运输为例,20MPa的氢气运输车整车+氢气重量接近40吨左右,但实际有效的氢气运输量仅300多公斤,占整车重量的不足1%。 随着产业链降本诉求不断提升,储运成为氢能降本的关键环节之一…

    2023年7月18日 上市企业
    37010
  • “氢”“水”“风”“光”入画来

    原标题:“氢”“水”“风”“光”入画来(主题) ——河北加快构建稳定可靠、多能互补能源格局(副题)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全国领跑,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国内领先,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等储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京畿大省河北抢抓国家推进能源革命机遇,聚焦建设新型能源强省,实施绿色能源替代行动,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协同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安全有序发展…

    2023年7月10日 创业分享
    24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