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优化氢能产业布局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氢能是国家战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多位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应进一步优化氢能产业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强化氢能标准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表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链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优化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结构、延续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氢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统筹完善跨行业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为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张庆生建议,应加快统筹建设氢能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氢能在船舶、机车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业脱碳,储能、发电等能源电力领域标准规范覆盖,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监管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链“制储运用”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氢能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打造西部氢能发展走廊

  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阮英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议以甘肃为通道枢纽,利用“一带一路”通道节点城市布局特色和“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过境有利条件,打造西部氢能产业发展走廊。立足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立足陇东地区多种能源富集优势,布局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借力“兰白”科技创新区,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在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示范工程。大力支持区域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化发展高效电解水制氢设备、大容量高压气态储氢设备、固态储氢、70MPa车载储氢瓶、低温液氢及液氢储运装备,以及大规模甲醇反应装置、合成氨反应装置等核心设备。同时,基于西部地区带状或走廊式的远距离城市分布,支持在省内及跨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重点推进化工、传统炼化、煤化工、冶金等行业开展氢能替代应用。

  形成多样化应用场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四催化班内操(技师)阮阳越建议,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优化管理流程,支持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建议在国家部委层面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加油站、加气站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建议相关部委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的引导,引导石油石化、物流、钢铁、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建议相关部委牵头,围绕氢能交通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探索并推动加氢站用设备、氢气储运技术、绿氢制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及测评体系,引领国际氢能利用和发展。建议推动区域氢气管网的建设。在降低氢气运输的成本的同时,实现氢气安全运输。

  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完善氢能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含氟功能膜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明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高效合理的太阳能—氢能耦合体系,建议我国加大太阳能—氢能新能源体系建设,完成电网耦合、局域存储、电解制氢、低价储运、高效用氢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国与区域范围内光—氢能源循环,完成以氢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交通与可再生农业系统,推动动力能源、储备电源、移动能源等关键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太阳能—氢能新能源体系中,西部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氢气后,可通过西氢东输管道和掺氢天然气输运到东部的消费端,大规模替代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领域的煤炭、焦炭和天然气,也可注入加氢站网络,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动力,还可以就地将氢气与随地可取的氮气转化为合成氨,满足农业的需要,也可以将氨作为稳定的储能物质加以利用。”张永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表示,化工过程需要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氢气输送,但是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的特点,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电制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对于风电、光伏直接配电解制氢的项目,超出制氢所需的电量优先上网,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化,同时可配套绿氨、绿色甲醇等,供下游使用。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风光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的部分上电网“储存”,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储存”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适当的服务费。以西部光伏发电制氢为例,有效光照时间约1800小时/年,电解水制氢装置按照7200小时/年连续运行,非发电时间电解水制氢装置按1/3的设计负荷运行,据此测算光伏装机容量按电解槽装机量的2倍左右设计,约50%的光伏发电量上网“储存”,然后在非发电时间下网,即可满足制氢装置连续稳定运行。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李东周 王鹏 徐岩

本文转载自中国化工报 作者:李东周 王鹏 徐岩,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14:38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18:50

相关推荐

  • 本田:今年将推出300辆CRV氢燃料电池车

    本田今年将限量推出300辆CRV-FCV氢燃料电池汽车,使该公司能够在进入大众市场之前收集驾驶员的反馈和数据。本田新的CRV氢电混合动力汽车将为本田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评估驾驶员的行为,当提供两种零排放选项时,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除了续航里程为270英里的燃料电池外,新车还包括续航里程为29英里的小型电池。

    2024年5月6日
    5100
  • 北京盈锐优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邦洪

    创新赋能企业发展, 匠心铸就氢能事业 ——访北京盈锐优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邦洪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是遏制全球气候恶化的必要手段,因此,很多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碳排放行为。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

    2023年6月19日
    18300
  • 北京,又跑出一个氢能独角兽

    原创 岳笑笑 刘博 投资界 依旧火爆。 作者 I 岳笑笑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最新一个氢能独角兽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富海”)成功完成C轮引战融资,融资总额8亿元——由诚通混改基金和建信股权共同领投,国投招商、工银投资、越秀产业基金跟投,原股东兴业国信、中科先行创投、中科创星继续跟投。 这是2023年…

    2023年8月10日
    20600
  • 航天三菱15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点火成功

    航天三菱15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攻克集成控制器、集成气液分离引射器、集成中冷增湿器等技术难关,在重量下降7%的基础上,功率提升了61%,质量功率密度提升83%,在小型轻量化的同时,其功率级别处在业内第一梯队,应用范围覆盖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点火成功后将进入性能标定阶段,为后续通过国家强检认定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12月27日
    5600
  • 德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协会提案:德国的氢气进口战略

    按:这是德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协会给联邦政府国家氢能战略写的氢气进口战略提案。由香橙会研究院驻德国办公室翻译。 从方案看,德国氢气进口的重点是欧盟内部进口,进口形式长期目标是管道输氢,短期也可采取衍生物进口,比如氨。欧盟的战略是把美国和中国当碳中和的竞争对手。 德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战略文件 柏林,2023年6月27日 氢气进口的紧迫性 德国希望在 2030 年…

    上市企业 2023年8月3日
    98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