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又来了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6月21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合肥、芜湖、六安、宣城四市市委书记共话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江淮等多位整车企业代表就“安徽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言;研发机构、零部件企业和后市场企业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会议旨在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进行推进部署,引导各地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扩大我省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体现安徽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合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当前,合肥正全面实施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发言中介绍,目前,合肥已拥有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集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

  去年,合肥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25.5万辆、居全国城市前10,同比增长133%。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3万辆、同比增长4倍多,全年整车产量有望接近100万辆。到2025年,合肥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超300万辆,培育新能源汽车百亿级企业8户,其中千亿级企业2户。

  同时,合肥还将集中精力打造产业基地,构建“3+N”空间布局,即:打造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百亿级”零部件园区。特别是,今年下塘镇就有望成为“三千”新能源汽车城,即:千亿企业、千亿产业、千年古镇。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人才超10万人,其中研发人才超2万人。

  芜湖:打造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芜湖最大优势、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芜湖顺应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首位谋划、首位支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在会上介绍,去年,芜湖汽车产量111.1万辆、占全省63.6%,新能源汽车产量21.5万辆、占全省40%。今年前5个月,汽车产量35万辆,占全省一半以上。

  经过26年奋斗,奇瑞已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是芜湖汽车产业当仁不让的龙头企业。芜湖坚持舞好奇瑞这个“龙头”,千方百计做大零部件这个“龙身”,做精后市场这个“龙尾”,强化精准招商、精准政策供给、精准要素配置,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先后落地。去年,芜湖新招引亿元以上汽车产业项目127个、总投资超千亿元;今年前5个月,新签约汽车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317亿元。在奇瑞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芜湖首位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14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400多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初步形成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和“关键系统—整车—服务—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下一步,芜湖将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乘用车、商用车、汽车电子等优势细分领域,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产业链企业达4家,规上工业企业450家以上。推动奇瑞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快挂牌上市,力争每年新增汽车领域上市或挂牌企业2家以上。支持奇瑞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奇瑞生产基地一期满产达产,生产基地二期、新能源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布局建设生产基地三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促进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出口,力争奇瑞今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冲击世界500强。

  六安:打造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

  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六安市把建设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高地,作为“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的关键一招,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产业生态和容量空间等势能,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开发区创新升级、“双招双引”“三位一体”这个赶上去决定性工程。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签约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配套产业项目160个、总投资1032.5亿元,已开工项目98个、总投资558.3亿元。获批加入全国首轮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近年来,六安着力打造氢燃料电池创新高地,超前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规划建设全省首个氢能产业园,建成全省首条万套级氢燃料电池自主生产线、首座加氢站,获批全省首个氢燃料电池院士工作站,开通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单车最高行驶里程超20万公里。建成投运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储、发”氢能技术在国内首次全面验证和工程应用。

  宣城:加快打造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宣城市委书记李中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资源建设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成为全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居全省第3位;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占全省五分之一。

  今年1-5月,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19%,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下一步,宣城将积极推进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序转型,提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比重,着力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企业,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汽车研发及检验检测中心,到2025年实现汽车零部件“千亿产业”目标。

  省财政:将设立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千亿元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谷剑锋在会上表示,我省财政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探索“1+2+1”的资金组合方式,全力支持我省汽车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安徽省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超过40亿元、累计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22.3亿元,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集聚态势初步显现。

  为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安徽省财政提出了新阶段支持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初步政策建议。将探索通过“1+2+1”的资金组合方式,连续五年大体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全力支持我省汽车产业发展。其中,“1”是指省财政100亿元,“2”是指全省财政不少于200亿元,最后“1”是指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1000亿元。(记者 汪乔 实习生 王克青)

来源:中安在线

原标题: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肥召开 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本文转载自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25日 09:41
下一篇 2023年6月25日 09:50

相关推荐

  • 中船动力牵手风氢扬,推动氢船产业化进程!

    在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航运业脱碳减排政策目标正在推动氢能船舶产业化进程。从全球氢能示范项目看,欧洲具有“船快车慢”特征,国内则体现了“车快船慢”特征。欧洲是全球氢能船舶发展的领头羊,已经在内河、近海等场景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开始探讨远洋氢基燃料船舶的发展。比较而言,国内的氢能船舶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目前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中国是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国内船舶工业G…

    2023年8月31日
    27300
  • 加速转型升级 清徐美锦能源“氢”尽全力

    在氢能展示中心项目北边,美锦集团还规划55.5亩土地,主要建设氢燃料重卡的动力系统、车身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装配以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生产,建成后可满足生产组装500辆氢能重卡的能力。届时,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与氢能展示中心将共同搭建起集碳资产管理及交易、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氢能综合体。

    上市企业 2024年3月12日
    28900
  • 国鸿氢能携手羚牛氢能交付100台氢能重卡

    2023年12月6日,羚牛氢能喜迎佳讯——东方氢港100台49吨氢燃料电池重卡正式交付,并投入嘉兴港区运营。浙江氢能、浙江飞驰及羚牛氢能的相关领导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按照羚牛氢能重卡每台年行驶里程12万公里计算,该批交付的氢能重卡可实现减碳12620吨,这将进一步引领嘉兴绿色低碳目标,推动“东方氢港”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氢云链获悉,此次交付的100…

    2023年12月7日
    23500
  • 秋招!!氢能上大招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氢能产业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2024年,众多氢能企业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中加大了力度,积极发布招聘公告,广纳人才。大型央国企如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中国钢研、中国有研、中国中车、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成为了2024年氢能人才招聘的主要推动力。他们对于氢能人才的需求覆盖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

    2024年10月18日 上市企业
    23800
  • 未来可期,氢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图为在张家港朝阳综合加能站投入运营的中国石化苏州首座对外商用油氢电综合加能站。该站具备35Mpa加氢能力,日加氢量达500公斤,将有力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 据新华网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说,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

    2023年5月30日
    2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